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8年11月底的一天,四川省資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副局長張濤,帶著數名工作人員,來到了一個叫老君村的地方。今天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完成對該村所有在世的、以及不在世的退役軍人信息登記工作。在老君村村委會的門口,張濤設置了一個臨時登記地點。
2018年11月底的一天,四川省資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副局長張濤,帶著數名工作人員,來到了一個叫老君村的地方。今天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完成對該村所有在世的、以及不在世的退役軍人信息登記工作。
在老君村村委會的門口,張濤設置了一個臨時登記地點。截止到上午11點半,整個老君村的老兵登記工作全部完成。臨走的時候,張濤大聲詢問道:“請問一下,咱們老君村還有人沒登記的嗎?”
村委會的工作人員,以及周圍的村民們全部都搖了搖頭,說道:“沒有了,已經沒有了!”
要知道,村民們都在一起生活了幾十年,家家戶戶之間也十分熟悉,誰家有沒有人當過兵,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
聽到村民們都說沒有了,張濤一行人很快就整理好了登記表格,乘車趕往了隔壁的一個村莊。其實這個任務從去年4月就開始了,只是苦于事務局人手不足,導致至今還在繼續。
隔壁村的老兵登記工作,開展得也十分順利。只是在兩點多鐘時,村口的公路上突然駛來了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從上面下來了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在家人的攙扶下,緩緩地往登記點走來。
有人認出了老人,和他打招呼道:“咦,這不是張大爺嗎?您來這里干什么???”
“我也是老兵,是來登記信息的!”老人開口回答道。
不料,周圍的人聽到這句話后,頓時有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起來,總之說什么的都有:
“張大爺,我怎么從來沒聽說過你當過兵???”
“老張,你跑來干什么?沒看到人家正忙著呢!”
“你一個沒當過兵的,跑過來湊什么熱鬧?這里不是國家發錢,這是給老兵登記的!”
其實也不怪這些村民,有的人和老人認識有幾十年了,但是從來也沒聽說過老人當兵的事。
這邊吵吵鬧鬧的聲音,已經驚動了正在登記信息的張濤,他看著面前的老人說道:“老人家,您真的當過兵?咱們老君村的名單上沒您的名字啊?!?/strong>
“同志,我真的當過兵,不信的話,你就看看這個,一切都明白了?!?/strong>老人語氣有些焦急,一邊說著,一邊從懷里掏出來一個舊布袋,遞到了張濤面前的桌子上。
張濤打開了袋子,他把里面的東西拿了出來,定眼一看,心里咯噔一下:這是?天啊……
原來,在這個袋子里裝著一沓厚厚的立功證書,還有六枚軍功章,而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其中竟然有三枚是特等功勛章。
這些軍功章,被張濤緊緊地握在手中。這一刻他心里想了很多很多。三次特等功啊,意味著眼前的這位老人,曾經三次在刀尖上跳舞、三次和死神擦肩而過、三次在生與死的邊緣徘徊,并且全身而退。
“同志,你看我當過兵吧!”老人詢問到。
老人的聲音把張濤驚醒,他激動地對老人說道:“老人家,您當過兵,您真的當過兵!”
說完,張濤拉過來自己的椅子,坐在老人的對面,再次開口說道:“老人家,我還有一些問題想和您核實一下!”
這一次的老兵信息登記工作圓滿完成,出人意料的是,在老君村發現了一位三立特等功的特等功臣,張濤趕緊將這件事進行了匯報。
不久以后,很多新聞媒體記者都趕往了老君村,大家都希望能在第一時間采訪到老人當年經歷過的事情。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突然出現了一位國家的特等功臣,實在是太令人震驚了。后來,人民日報還特地為此發表了一篇《埋地雷、炸坦克、三立特等功,95歲老兵深藏功名60年》的報道,詳細講述了老人當年的英雄事跡。
那么,這位叫張良榮的老人,他是如何榮立三次特等功的?國家又會給他什么樣的待遇?關于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還要從頭說起!
榮立三次特等功
時間回到1924年,張良榮出生于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老君村的一個貧困家庭,父母都是種地的農民。
雖然家里條件困難,但是在張良榮上學的年紀,父親忍痛賣掉了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換來了給孩子讀書的機會。
成年以后,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張良榮選擇了去河南打工,憑借著自己會一點簡單的算術,在當地做起了販賣土特產的生意。
1948年,張良榮和往常一樣在集市上賣貨,突然跑過來幾個國民黨士兵,他們不僅買東西不給錢,還把上前理論的張良榮狠打了一頓。
回去的路上,張良榮看到街頭有解放軍的征兵告示,越想越氣的他決定參加解放軍,打倒國民黨。
張良榮被分配到了晉冀魯豫野戰軍四縱十一旅,經歷了半個月左右的訓練,他和其他解放軍戰士一起,正式踏上了戰場,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英勇奮戰。
淮海戰役打響以后,張良榮因為表現出色,已經被提升為了副班長。那天夜里,他和全班戰士收到緊急命令,前往一個叫“小葛莊”的地方,攔截敵人坦克進入前沿陣地。
埋伏了一天一夜,張良榮發現公路的盡頭,開來了五輛敵人的重型坦克。在坦克到達埋伏圈后,張良榮指揮戰士們拉響了引線,隨著一陣陣爆炸聲響起,有兩輛坦克直接被炸翻了。
“不能讓它們過去……”看著剩下的三輛敵人坦克,張良榮不顧危險,他讓戰士們機槍掩護,自己一手抓著一個集束手榴彈,快速地往坦克方向跑去。
接近坦克以后,張良榮拉響了手榴彈,一手一個扔在了坦克的肚皮底下,隨著兩聲巨大的爆炸聲,兩輛坦克都被炸翻了。
這個時候,剩下的一輛坦克回過神來,骨碌碌地往張良榮的方向駛來,打算活活地碾死他。千鈞一發之際,一名戰士沖了過來,炸斷了坦克的履帶,張良榮逃過一劫。
歸隊以后,由于張良榮的英勇表現,在英雄表彰大會上,部隊為他記了特等功一次。
1949年,渡江戰役打響后,張良榮主動報名參加了渡江先遣隊,他和戰士們一起,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拼命駕駛著小船登上了對岸。
沖上岸以后,張良榮一馬當先,率先對敵人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他一個人就炸毀了敵人三處地堡,為后續大部隊順利渡江,提供了巨大的保障。
戰后,張良榮再次被記特等功一次!
解放戰爭結束后,張良榮沒有選擇休息,他跟隨著大部隊開往了大西南,開始參與“西南剿匪”的任務。
西南地區多是重山茂林,部隊在深入大山以后,補給線被越拉越長,戰士們的一日三餐成了最大的難題。
為此,剿匪指揮部下達了命令,要求戰士們一邊開展大生產運動,一邊剿匪,盡快實現自給自足。
西南剿匪結束后,張良榮將開墾的土地贈送給了當地的村民。為了感謝解放軍,村民們家家戶戶湊了五大車的糧食,贈送給了解放軍部隊。
由于這個原因,張良榮再次被部隊記特等功一次,而他也是百萬解放軍戰士中,唯一一位因此榮獲特等功的人。
特等功臣安享晚年
1955年,張良榮響應國家號召,主動提出了回鄉支農。長達60年的時間里,他絕口不提功和名,甚至連他的子女們,都不知道父親當年經歷過的一切。
直到2018年,張良榮特等功臣的身份公開以后,有記者就曾問道:“張老,您為什么要隱瞞自己的身份?”
老人是這樣回答的:“我根本就不是什么功臣,真正的功臣,他們都倒在了我的前面!”
記者之后又問:“張老,您負過傷嗎?”
“上戰場,哪有不掛彩的?”老人一邊說著,一邊摞起衣服給記者看,記者發現老人的身上,竟然足足有幾十道傷疤。而腿上的一處刀傷,更是長達十來厘米。
幾天以后,政府很快就落實了張良榮老人的待遇問題,但是卻遭到老人的拒絕:“我不要什么待遇,不要浪費國家的錢。我能活著走下戰場,多吃這么多年的飯,這就是國家給我的最好的待遇了?!?/strong>
最后,政府的工作人員只能對老人說,這是國家的命令,作為一位老兵,就應該遵守命令。如此這般,老人才點點頭,同意了政府的安排。
如今,張良榮老人享受到了重點優撫對象醫療補助、緊急醫療救助、領取在鄉復員軍人定期撫恤金等相關待遇。
2019年11月14日,患上肺炎的張良榮老人,被接到了資陽市優撫醫院治療,直到痊愈出院,所有的治療費用全部免費。
另外,在老人生病期間,政府對張良榮老人的老伴,以及長期照顧二老生活起居的大女兒也提供了必要的幫助。
金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