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黃鱔是網紅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受消費者歡迎。黃鱔價格上漲原因有三:一是黃鱔肉質鮮嫩,營養價值豐富,富含多種人體需要的元素,能提高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二是野生黃鱔數量持續下降,人工養殖黃鱔技術不成熟;三是互聯網上針對黃鱔的持續炒作,供需關系
黃鱔是網紅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受消費者歡迎。黃鱔價格上漲原因有三:一是黃鱔肉質鮮嫩,營養價值豐富,富含多種人體需要的元素,能提高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二是野生黃鱔數量持續下降,人工養殖黃鱔技術不成熟;三是互聯網上針對黃鱔的持續炒作,供需關系失衡。以上三個因素出現導致黃鱔價格持續走高,整體價格行情趨好。
前段時間,回到農村老家,田里野生黃鱔基本見不到。集市上野生黃鱔能賣到三十左右,品質高的黃鱔能賣到一百元,黃鱔價格堪比豬肉價格。不得不感慨,野生黃鱔價格上漲很快,說明其背后有極大需求市場。
黃鱔數量下降的原因
黃鱔是生長在稻田和水塘中的野物,自古都是人們餐桌上很珍貴的食物。不過最近幾年時間,野生黃鱔數量明顯降低,尤其是體型大的黃鱔很難見到。除黃鱔外,農村地區河蝦、田螺、泥鰍等的數量都有小幅下降。
黃鱔數量降低原因有三:一是農田中化肥和農藥使用,水質被破壞,黃鱔缺乏合適的生長環境;二是黃鱔價格上漲,人們過度捕撈黃鱔,導致黃鱔基數下降;三是不合理的捕捉方式,殃及到黃鱔,比如電魚等。在野外地區,工業的發展,污水不能有效處理,不合理排放,同樣會影響到黃鱔生存。黃鱔對生存環境要求高,環境變化會直接導致數量下降。
人工養殖賺錢嗎?
黃鱔價格堪比現在豬肉價格,賺錢是肯定的,但要謹慎。黃鱔養殖有三大風險:一是黃鱔的種苗很貴,價格能要達到百元左右,前期投入巨大;二是黃鱔的生長周期很長,養殖過程中的飼料成本巨大;三是人工養殖黃鱔技術不成熟,缺乏成熟的理論支撐,養殖風險大。除此以外,黃鱔需求市場不穩定,豬肉有穩定消費群體,而黃鱔消費群體不穩定。
簡單來說,黃鱔人工養殖能賺錢,但投入養殖成本高、養殖周期長、技術不成熟等都會影響到行情。黃鱔養殖看著容易,但實際操作難度極高,錢不是那么簡單就能掙到。
黃鱔養殖想要掙錢,要解決四大問題:一是技術問題,徹底解決黃鱔人工繁殖和養殖的技術壁壘;二是能做到精細控制,將黃鱔養殖細節把控到位,控制成本;三是建立黃鱔穩定的銷售渠道,線上和線下結合的銷售模式,確保能旱澇保收;四是延長黃鱔的產業鏈,瞄準中高端消費人群發力。野生黃鱔賺錢,人工養殖的黃鱔能否得到市場認可依然要打問好,不確定性極高。
在現階段來看,人工養殖黃鱔時機還不成熟,虧損可能性大。疫情影響下,整個大的水產品市場都不理想,小龍蝦、泥鰍等均已折戟。黃鱔價格雖高,但野生和人工畢竟有差距,消費者愿意支付的價格存在未知數。不過能確定的是:黃鱔市場的天花板很高,解決技術問題前提下,開展人工養殖就沒問題。
馬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