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對于常年在外漂泊的異鄉客來說,過年能衣錦還鄉應該是最光榮的一件事了。殊不知除此以外還有少部分人并不滿足于此,他們試圖想要通過更大的動靜來證明自己的歸來。例如說:開飛機回家過年。這個想法聽上去或許有些匪夷所思,但在2010年春節期間,福建的一
對于常年在外漂泊的異鄉客來說,過年能衣錦還鄉應該是最光榮的一件事了。
殊不知除此以外還有少部分人并不滿足于此,他們試圖想要通過更大的動靜來證明自己的歸來。
例如說:開飛機回家過年。
這個想法聽上去或許有些匪夷所思,但在2010年春節期間,福建的一片空地上竟真的降落了一架私人直升機。
飛機停穩后,機艙中緩緩走出一個男人,他就是——鄒建明。
01 夢想萌芽
鄒建明,1964年出生于福建大田縣的一個普通家庭,家中除他以外還有5個兄弟姐妹。
撫養6個孩子長大對大多數家庭來說都有些艱難,所幸鄒建明出生在一個還算富裕的家庭里。
在他的印象中,父親是當地一位著名的竹篾匠,家中堆積的全都是成條的竹片。
這些竹片看似其貌不揚,但在父親的那雙巧手下,很快就變成了一個個漂亮的工藝品。
有時是背簍,有時是簸箕,但不管是什么物件,都是鄒建明與兄弟姐妹生活費與學費的來源。
雖然每日不愁吃穿,但當鄒建明看到父親手上被竹片劃的傷痕累累時,心里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苦楚。
他深知父親一人撐起這個家不容易,眼下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早日成才讓父親享福。
他的努力沒有被辜負,1979年年初,鄒建明成功考上了福建省地質中專學校。
努力學習了三年后,成績優異的他光榮畢業,有幸得到“鐵飯碗”,被分配到福建省地球物理探礦隊工作。
這對于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個大好機會,誰知鄒建明在這里沒干多久便出現了工作調動。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鄒建明被調動的地方正是自己所在的家鄉大田縣,如此一來他便能離父親更近一點了。
1985年年初,鄒建明滿懷著激動與興奮的心情踏上了返鄉的道路,準備迎接大田縣交通局這個新職位。
只是這一路走來,讓他非常的煎熬。
從福州市到大田縣僅僅兩三百公里路,鄒建明卻來回轉了好幾趟車,足足花費了十幾個小時的時間。
再從大田縣到自己的老家,他又徒步走了幾十公里,才算看到了昔日那間熟悉的房屋和父親滄桑的臉龐。
吃過晚飯躺在床上,鄒建明翻來覆去地睡不著,難道以后每次回家都要如此艱難嗎?
恰在此時,窗外漆黑的夜空中閃現出一點點亮光,是夜行的飛機。
緊接著便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中——如果自己能擁有一架飛機就好了,豈不是想飛去哪就飛去哪。
很快,鄒建明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他覺得自己一定是在異想天開,翻了個身便進入了夢鄉。
殊不知沒過多少年,這個看似天方夜譚的想法竟一語成讖。
02 創業奇才
創業或許是每個年輕人都心馳神往的事,鄒建明也不例外。
在大田縣交通局工作了一段時間后,他逐漸開始不滿足于當下的生活。
拋開亙古不變的薪水不說,就連每天的工作都是千篇一律的重復,這對一個年輕人來說實在是沒有任何工作的激情。
正當鄒建明思考自己要不要轉業時,他生命中的一位貴人出現了。
1987年年初的一個傍晚,鄒建明剛下班回家就看到村口停了一輛漂亮的小汽車。
正當他好奇這個千年一遇的“寶物”出自誰家時,不遠處便走來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走近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同學,不過看樣子此時兩人的境遇大不相同。
只見這位老同學從頭到腳穿的都是名牌,手里拿的赫然是這輛價值不菲的小汽車鑰匙。
與其相比,身穿破舊工作服的鄒建明顯得無比寒酸,尤其是手中推的那輛沾滿泥巴的自行車,更是黯然失色。
令鄒建明沒有想到的是,這位老同學絲毫沒有嫌棄自己的模樣,甚至還主動上前同他打招呼。
或許是感受到了對方的熱情,他小心翼翼地詢問道。
“您最近在哪里高就呀?”
話音剛落,這位老同學便把自己最近幾年經商的歷程分享了出來,其中的經歷讓鄒建明大感震撼。
這還是他第一次聽說“下?!边@個詞語,自己何不也去嘗試一番呢?
告別老同學后,鄒建明的腦海里一直都充斥著下海經商的念頭,只是這一選擇需要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
拋開創業失敗不說,就連自己眼下這份穩定的交通局工作也將化為泡影。
拖著沉重的步伐,鄒建明總算走到了家,看著兒子心事重重的樣子,父親不禁擔憂道。
“兒子,今天在工作上遇到了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嗎?”
聽到這里,鄒建明的心里更是五谷雜陳,父親肯定不會同意自己離職的事情。
不過他從小就是一個不會撒謊的孩子,看著父親著急的眼神,他還是選擇了坦言相告。
“爸,我不想在交通局上班了,想去下海經商?!?/strong>
說完這句話,鄒建明便默默低下了頭,準備迎接父親一番斥責。
奇怪的是,他等了幾分鐘都沒有聽到父親大發雷霆的聲音,反而是一個鼓勵。
“想去就去試試,男孩子就應該去外面闖一闖。”
鄒建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真的是一個常年待在院子里做手工活的木訥老父親說的話嗎。
正當他沉浸在不可置信中時,一旁的父親繼續語重心長道。
“但你永遠要記住,要和精明的本分人合作。人不精明,你賺不到錢。人不本分,賺的錢可能全被他拿走了。”
父親的這番話如烙印般深深刻在鄒建明的心里,更成為了他從此以后經商的原則。
在父親的應允下,同年5月他便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上海的道路,邁向了下一個未知的生活。
到了上海沒多久,鄒建明便結識了一位汽車店老板,兩人一見如故,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
對方得知他之前在交通局工作后非常的開心,當下便提議合伙開一家汽車運輸公司。
鄒建明聽后自然滿口答應,只是自己現在手中的積蓄實在是不夠與這位大老板合作。
這位汽車老板也是一位爽快的人,得知鄒建明的困難后,他當下便決定讓鄒建明盡己所能,剩下的由全他補上。
鄒建明也不是一個愛貪小便宜的人。
于是,他便把兩人的具體出資金額擬寫了一份合同,并在合同中聲明盈利后的分紅按照出資比例來分配。
此外,他還自愿負責起公司運輸工程中的大小事務。
不得不說,鄒建明適合經商,汽車運輸公司在他的打理下經營得井井有條,很快便賺得盆滿缽滿。
眼看手里的積蓄越來越多,鄒建明又獨自創立了一家汽配公司,正式成為了一個老板。
在兩家公司的收益下,他很快便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萬。
得到了這筆錢后,鄒建明毫不猶豫地便把它投入了房地產中。
1999年12月13日,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的上海正陽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注冊成功,很快就積累了數千萬元資本。
鄒建明做夢都沒有想到,離家短短十幾載,自己竟然從一個窮小子搖身一變成了身價千億的大老板。
提起做夢,他忽然又想到多年前那個深夜的“白日夢”,也許現在是時候去完成夢想了。
恰逢此時,珠海市兩年一度的直升機航展向鄒建明發出了邀請函,也是在這里,他邂逅了人生的第一架飛機。
2004年9月,鄒建明剛走進航展大門便被一架飛機吸引住了眼球,因為它的機身設計以及結構實在是太干凈利落了。
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他才得知這架飛機名為麥道MD600,而且還是世界上最安靜、最安全的直升機家族成員之一。
聽到這里鄒建明更加欣喜了,真沒想到第一個入自己法眼的飛機竟然是直升機。
來不及多想,航展結束后他便托朋友四處打聽這個型號的飛機,終于在2005年花費1800萬元把這個寶貝買了下來。
為了早日拿到直升機駕照,鄒建明不惜高薪從通用航空公司請來了一位飛行教練專門教自己開飛機。
在不斷地努力下,鄒建明很快便拿到了私人直升機駕照。
與此同時,鄒建明才知道私人直升機每次飛行前都需要向通用航空公司申報,而且申流程非常繁瑣。
折騰幾番后,他便想著成立一家直升機運營公司,自己管理自己的飛機,想什么時候飛就什么時候飛。
誰知他剛把這個提議上報給有關部門后,就收到了拒絕的答復。
“想要加入通用航空公司的行列至少要有兩架飛機以上?!?/strong>
此事對于鄒建明這個暴發戶來說自然沒有太大問題,很快他便又花4800萬元買了第二架直升機。
2006年年初,上海金匯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便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這不僅是上海第一家民營通用航空公司,而且還是經國家民航總局批準籌建的甲類通用航空公司。
隨著時間的流逝,鄒建明開始為金匯通航在全國招募飛行、機務和航務等專業人員。
眼看公司一天天走入正軌,他的心里又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鄒建明雖然常年居住在上海,但是他的心里始終裝著家鄉福建,更何況自己開飛機的目的就是回家方便。
此時的福建只有兩三個機場可使用,相對來說不是很方便,自己倘若能籌辦多建幾個機場就太好了。
在2008年汶川地震抗險救災中,他從新聞上看到直升機將藥品和食品送入災區,又從災區運出傷員。
整個過程方便迅速,讓電視機前的鄒建明極為震撼,也更加堅定了他內心籌建機場的決心。
畢竟越多的直升機投入使用,就會有越多幫助國家的可能,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說此前籌建航空公司和機場都是為了自己方便,那么此時鄒建明一心想得都是為國家做貢獻。
03 衣錦還鄉
只可惜,機場并不是誰想籌建就能籌建的,所以剛開始的時候這個想法也只能停留在美好的想象之中。
恰逢此時,馬上就要迎來2010年春節,鄒建明便想著回家再跟父親商量商量此事,說不定他有更好的方法。
緊接著,他便安排人去商店給家中的親朋好友買禮物,看著被塞得滿滿的后備箱,他的腦海里不由得浮現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要不今年開直升機回家,不僅方便,還能讓父親開開眼界。
來不及猶豫,鄒建明立刻便拿起一旁的紙和筆,瀟灑地寫出“上海—福州—家—福州—上海”的路線圖。
隨后他便撥通桌上的電話,把公司負責財務預算的工作人員喊了過來。
“幫我算一下這次旅程需要花費的費用。”
看著眼前這張紙,工作人員不禁覺得老板這個行為有些奇怪,但他還是認認真真地算了半個小時,然后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鄒總,大概需要300萬。”
本以為鄒建明會因此打退堂鼓,畢竟哪個普通人愿意回一趟家就花費300萬呢,事實證明,他也確實不是個普通人。
因為工作人員的這個回答并沒有讓鄒建明的臉上有什么波瀾,而是淡淡地說了一句。
“去準備吧,下周一我們就出發?!?/strong>
接下來的一周,鄒建明的航空公司都在為這次巨額探親做準備,2010年2月初,這架還鄉直升機便從上海出發了。
起飛3小時后,直升機成功抵達福州,降落在金山展覽城的空地上,供廣大市民觀賞。
短暫停留后,鄒建明便又飛到省內自己家鄉所在的地方,讓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大飽眼福。
不得不說,人們的好奇心都是非常大的,看著鄒建明瀟灑地從直升機上下來,這些老鄉也想坐上去飛一飛。
對此,鄒建明并不在意,當下便答應了他們的請求,前前后后一共做了4個架次的飛行,足足有20余人體驗到了直升機。
春節這段時間,幾乎每家每戶都在口口相傳鄒建明這個年少有為的孩子。
“建明這孩子真厲害,出去沒幾年都能開飛機了······”
“是呀,這孩子真不錯,我打小看他就有出息······”
在眾人的夸獎聲中,唯有一個人始終憂心忡忡,他就是鄒建明的父親。
這也應了那句話,當所有人都在意你飛得高不高的時候,只有最愛你的人關心你飛得累不累。
從鄒建明回家的第一天開始,父親就不斷地提醒他一定要注意安全,盡量不要太招搖。
不過當兒子提起籌辦機場為國家行方便的時候,這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卻露出一絲欣慰的微笑,并且鼓勵道。
“只要對國家有貢獻,咱就去大膽地做,爸爸支持你!”
鄒建明也是個說到做到的人,衣錦還鄉沒多久,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籌建福建的機場中。
功夫不負有心人。
2013年年初,他終于拿到了廈金灣機場和福州直岐直升機機場兩張民用機場使用許可證。
迄今為止,他為了創建公司已然投入上千億,可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始終是做到更好。
2015年開始,金匯通航便正式開展了直升機醫療救援業務,其驚人的速度讓社會上很多人都嘆為觀止。
當然,這份令眾人驚嘆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點一滴堅持下來的結果。
如今鄒建明已經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了,不過在2019年胡潤百富榜排名上仍赫赫有名。
從一個普普通通的交通局職員到如今坐擁上千億資產的大老板,這其中的心酸或許也只有他一個人知道。
幸運的是,鄒建明始終沒有放棄自己年少的夢想,才得以在幾十年后的今天熠熠生輝。
參考資料
《閩商開私人飛機回家過年》新浪網
《福建商人開私人飛機回家過年,花費300萬》中新網
何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