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板藍根大王”離世最近,據多家媒體報道,我國著名醫藥企業家、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徐鏡人在外出公務期間突發心梗離世。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徐鏡人,回顧他的創業史,也是一個勵志的故事。揚子江藥業在創業之初主要對板藍根進行加工生產,徐鏡人的第一桶金就
“板藍根大王”離世
最近,據多家媒體報道,我國著名醫藥企業家、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徐鏡人在外出公務期間突發心梗離世。
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徐鏡人,回顧他的創業史,也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揚子江藥業在創業之初主要對板藍根進行加工生產,徐鏡人的第一桶金就是來自板藍根。
上世紀60年代末,退伍軍人徐鏡人在老家泰州市的泰興創建了一個作坊式的小制藥廠,這個制藥廠由泰興縣口岸鎮儀表廠的一個車間派生而來,全部資產只有六間平房、幾口大缸、幾臺簡易的設備和數名工人。
在老職工鞠明生回憶中,當時沒有國家撥款,沒有銀行貸款,但在徐鏡人帶領下,大家卻有著堅強毅力和不屈信念。
這一批老職工東拼西湊,自己動手建廠房、改造設備,還跑到河南安陽第二制藥廠學制藥工藝,帶回生產菌種。幾經周折后,“泰興縣口岸鎮工農兵制藥廠”總算運轉了起來。
1972年,工廠終于投產。制藥廠配料用的是搪瓷桶,每天天還沒亮,廠子附近的路上就能聽到陣陣叮當響聲——因為買不起水泵,廠里只能由人工挑水,扁擔鉤和水桶互相碰撞發出聲響。
創業時期總是會遇到各種問題。一次徐鏡人托關系從上海買來1噸糊精,為了節省搬運費,他扛著大圓桶,用了兩個多小時,獨自一人把40桶原料裝上了船。而這并非個例。某次徐鏡人和愛人一起搞搬運,結果愛人不慎掉落水中,又驚又怕。
回憶當年的艱難起步時,有老職工感慨:徐鏡人是廠長,也是泥瓦工、建筑工、搬運工。
在1988年時,因為上海爆發甲肝疫情,上海緊急需要400萬包板藍根,徐鏡人自告奮勇報名,抓住了這個機會。
實際上當時揚子江藥業的板藍根每月產量僅5萬包,但徐鏡人還是打算孤注一擲,號召員工加班加急制藥,最終385萬包板藍根干糖漿成功制出,解了當時的燃眉之急。
因為這件事,徐鏡人一戰成名,得到了“板藍根大王”的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揚子江藥業官方網站顯示,1990年至1992年間,徐鏡人還曾因“莫須有”的誣告,受到不公正的處理,暫時離開他一手創辦、并剛有起色的揚子江制藥廠。
在徐鏡人離廠三年多的時間里,企業發展嚴重受挫。到了1993年,徐鏡人被恢復職務,回到虧損兩百多萬、急需改革的揚子江制藥廠。
揚子江藥業在徐鏡人的帶領下快速止損發展,這一年還根據專家藥方“香蘇飲”,研制出我國自《新藥審批辦法》頒布以來第一個國家級純中藥胃藥——胃蘇顆粒,并擁有“板藍根顆粒”“藍芩口服液”“蘇黃止咳膠囊”等知名品牌。
1993年,揚子江制藥廠正式更名為江蘇揚子江藥業集團。
最近幾年,改名后的揚子江集團,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揚子江藥業年營收入突破800億。2019年,揚子江藥業集團實現銷售、利稅同比分別增長11.94%和16.2%。
在2020年發布的國內藥企營收榜單上顯示,揚子江藥業集團的營收已經超過千億,揚子江藥業的成功讓徐鏡人成為“泰州首富”,據天眼查顯示,2020年2月26日,徐鏡人以48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胡潤全球富豪榜》第311位。
公司風波不斷:曾涉及多宗行賄案件,遭到巨額處罰
徐鏡人已經逝世,他一手創辦的揚子江藥業的去向,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雖然揚子江藥業營收超千億,但是卻堅持15年不上市,徐鏡人曾對媒體表示自己的“三不原則”:揚子江藥業“不上市”“不搞兼并聯合”以及“不搞自己不熟悉的產業”。
徐鏡人的管理作風一直偏于保守。2009年,揚子江實現無外債,之后沒有向銀行貸過一分錢。“他們認為我太保守,但是我覺得一旦開了這個口子,7%的利息是要把企業拖垮的。”徐鏡人的謹慎可見一斑。
雖然徐鏡人追求平穩,但揚子江藥業并不太平。徐鏡人的揚子江藥業不上市,也曾為企業帶來官司。股改后揚子江有大量員工持股,但從公開消息顯示,徐鏡人拒絕揚子江上市的決定,讓大批員工的持股無法變現。
徐鏡人彼時提出一個要求,如果持股員工離開,必須把手中股份讓徐鏡人回購,回購價格則是揚子江凈資產的0.5倍,由于不服這項回購規定,曾有12名員工把揚子江告上法庭,但一審二審接連敗訴。
除了被員工“內斗”之外,揚子江藥業也牽涉到“回扣”等行賄等問題。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統計,2012年至2019年,有49份受賄相關判決書與揚子江藥業相關,部分行賄金額上百萬元。其中,2019年10月15日披露的《王金龍受賄罪一審刑事判決書》中顯示,2006年至2018年期間,揚子江藥業駐嘉善市場部業務員張某先后多次向時任嘉善縣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嘉善縣衛生局副局長等職務的王金龍送財物,價值達人民幣27.77萬元。
對于涉及多宗行賄案件,揚子江藥業方面曾多次對外聲稱系“員工個人行為,與企業無關”。
揚子江藥業集團廠區全貌
因為壟斷,揚子江藥業也遭遇過巨額罰款。
2021年4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報對揚子江藥業實施壟斷協議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據處罰決定書顯示,處罰決定書顯示,其壟斷范圍涉及全國,揚子江藥業主要通過和經銷商、零售藥店等簽署合作協議、下發調價函、口頭通知等方式,對藥品價格進行固定或限定,達成價格壟斷協議。
而且在這過程中還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則、考核以及懲罰措施,不定時派人去市場暗訪藥價;除此之外,還聘請中介授權其對公司的五種重點藥品(藍芩口服液、百樂眠膠囊、黃芪精、依帕司他片、蘇黃止咳片)網上零售價格予以監督。
除此之外,懲罰措施也必不可少,不同的等級也對應不同的懲罰,例如為防止經銷商竄貨是通過協議規定,包含威脅斷貨、取消經銷商資質等內容,防止一線的銷售人員竄貨則是通過內部罰款的方式。
如此一系列組合拳下來,定價權就被牢牢掌握在揚子江藥業手中,在市場監管總局的調查中,約92%的被調查對象承認協議存在并執行,最終,市場監管部門對揚子江藥業重罰7.64億元。
較為諷刺的是,在2019年,揚子江還狀告合肥醫工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恩瑞特藥業有限公司、南京海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對枸地氯雷他定原料藥的壟斷行為,并于2020年4月9日一審審理中勝訴,獲賠6882萬元。
下一步怎么走?
徐鏡人的突然離世,留下了近千億的藥企,據其官網顯示,揚子江藥業品牌價值505.95億元,現有員工16000余人,旗下有20多家成員公司。
那么,下一步誰將接管這個百億規模的藥企?
徐鏡人是一個傳統“家文化”濃厚的企業家,從目前來看,徐鏡人的兒子徐浩宇接替的可能性最大。
從股份結構看,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徐鏡人持股揚子江藥業51.00752%的股權,為該公司大股東兼實際控制人;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員工持股平臺)占股46.58647%,一路被外界認為是“徐鏡人接班人”的徐浩宇,在揚子江藥業持股比例不明。
根據簡歷顯示,徐鏡人的兒子徐浩宇出生于1972年,1994年開始工作,從一線銷售員開始做起,歷任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銷售辦科員、省公司經理、銷售一局局長,后于2005年起至今擔任揚子江藥業副董事長。
對于不上市,徐鏡人之子徐浩宇則與父親持反對意見,2012年,徐浩宇曾表示,“對于小型企業而言,最好的發展機遇已經過去了,現在比的是實力、思維、資本。對于資本市場,小型企業一定要盡快進入”。
徐浩宇
徐浩宇早先也證明了自己能力,其通過資本運作,曾將自己創辦的愛源股份登陸新三板。后于2018年11月摘牌。所屬行業為醫療、外科及獸醫用器械制造,主要從事一次性醫療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父子兩人曾多次共同登上各種富豪榜單,身價合計約120億元。2021年5月13日,徐鏡人/徐浩宇以150億元財富位列《2021新財富500富人榜》第313名。
其實提到徐鏡人,很多人會聯想到另外兩個企業家: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聯想創始人柳傳志,這三人都是出生于同一年,三人也都是軍人出身,同樣經歷過創業的艱辛時代,他們也深嘗白手起家的不易,也都為世間留下了不少精神財富。
徐鏡人曾表示,“培養接班人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時間的沉淀與歷練,才能夠擔負得起社會的責任,擔負起萬名員工生存生活的責任。”
巨額罰款的難題還沒有過去,創始人又驟然離去,揚子江藥業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徐鏡人之后,亟需找到能快速接棒穩住大局者,是這家龍頭藥企的要緊事。
參考資料:
《身價470億“板藍根大王”意外離世,曾呼吁讓中藥走向世界》,華商韜略;
《深夜訃告!“板藍根大王”逝世》,南方都市報
李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