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國家高速發展的今天,錢幣收藏市場越來越火熱,不管是普通老百姓、還是收藏界的精英對收藏都非常熱愛。在日常生活中收藏已經變成了職業化,從擺地攤的掏寶者到成系列的古玩城,可以說人數占比是非常大的,這么龐大一個群體必將給收藏市場帶來繁榮。但是隨著
在國家高速發展的今天,錢幣收藏市場越來越火熱,不管是普通老百姓、還是收藏界的精英對收藏都非常熱愛。在日常生活中收藏已經變成了職業化,從擺地攤的掏寶者到成系列的古玩城,可以說人數占比是非常大的,這么龐大一個群體必將給收藏市場帶來繁榮。但是隨著市場的變化和紀念幣的發行量越來越大,紀念幣的行情不容樂觀,促使更多收藏者轉場。雖然如此,但中國第一套紀念幣《建國35周年》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所以今天我們就共同探討一下關于《建國35周年》紀念幣的常識,讓更多的收藏者去了解它。
1、建國35周年基本情況
第一套紀念幣《建國35周年》是1984年發行的,當時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時期,可以說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這套紀念幣是由上海造幣廠和沈陽造幣廠共同制造的,我們稱它為上海版和沈陽版。流通紀念幣1套3枚,面值均為1元,材質銅鎳合金,顏色鎳白,直徑30毫米,厚度1.7毫米,重量9.32克。《建國35周年》是我國第一套流通紀念幣,也是幣面人物最多的一套紀念幣,同時還是唯一一套同組單枚發行量不同的品種。開國大典發行量僅209.2萬套,和寧夏,建行是同一個級別,祖國萬歲發行量906.3萬套,民族大團結879.3萬套。成套幣僅209.2萬套,三枚合計總發行量為1995.3萬枚。
2、建國35周年圖案
精制幣和普制幣
精制幣和普制幣
精制幣和普制幣
《建國35周年》幣正面圖案相同,主圖案均為國徵、禮花和天安門廣場建筑物。五彩繽紛的禮花升騰在天安門廣場上空,使整個畫面充滿歡樂的氣氛。正面下部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和“1949-1984”字樣。背面圖案分別為“開國大典”、“民族大團結”和“祖國萬歲”。《建國35周年》幣圖案生動記錄著天安門前的激動場面,凝聚著天安門廣場的壯麗輝煌。其中第一枚“開國大典”特別引人注目。這枚幣的背面圖案是根據著名畫家董希文1953年所作油畫《開國大典》設計的,生動形象地再現出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情景,栩栩如生地再現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國元勛們的形象,氣勢宏偉地再現出新中國誕生時那激動人心的一刻。這枚幣的鑄造也非常精美,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
3、建國35周年價值
《建國35周年》分精制幣和普制幣兩種,精制幣由上海造幣廠制造,其幣面光亮如鏡面一樣,普制幣由沈陽造幣廠制造。2011年時在中國現代錢幣網上拍賣一套建國35周年上海版精制幣,此套精制幣經NGC評級,獲得了最高的69分,三枚同分,及其難得。競拍時每次加價500元以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多輪競價,最終以88888元的價格成交,創造了該套紀念幣的最高成交紀錄。這是公開成交的首套評級幣,此前成交的都是未評級的原塑封幣,價格多在5萬至6萬之間。普制幣價格一套三枚在600左右,兩者相差懸殊。所以收藏講究老、精、稀就是這個道理。
《建國35周年》是我國第一套紀念幣,也是紀念幣的開山鼻祖,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能造出設計精美,工藝,材質達到及至的幣種真的是不容易,體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永于創新的精神。
金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