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52歲是一個什么樣的年紀?按照正常人來說,年過半百正是頤養天年,在家帶帶孫子,沒事下下棋,嘮嘮嗑,跳跳廣場舞的年紀了。但是在中國有這么一位大爺,他不下棋,不迷信,也不在家躺著享受,而是一心撲在科研上。2017年,52歲的蔡曉民拿出了一個驚人
52歲是一個什么樣的年紀?
按照正常人來說,年過半百正是頤養天年,在家帶帶孫子,沒事下下棋,嘮嘮嗑,跳跳廣場舞的年紀了。
但是在中國有這么一位大爺,他不下棋,不迷信,也不在家躺著享受,而是一心撲在科研上。
2017年,52歲的蔡曉民拿出了一個驚人的發明成果——“水泥毯”。按照蔡曉民的描述,這一發明成果直接就可以改變建筑材料的格局,讓原本操作的混凝土攪拌程序變得簡單快捷,也讓中國在這一領域領先世界。
但當蔡曉民向世界宣布這一成果時,第一時間獲得并非是贊賞,而是質疑。外界基本都不看好這一產品,認為風險太大。但是不久之后,蔡曉民成功獲得千萬投資,現如今這一發明的估值更是達到1.2億。
那么,蔡曉民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的這個發明又究竟有何特別之處?為何一開始不被看好,后來卻能大放光芒呢?
一、中國大爺被日本人氣壞了
蔡曉民這位大爺可不簡單,他畢業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校期間研讀的便是建筑材料方向的。
在他讀大學那會兒,中國在建筑材料領域還十分落后,蔡曉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為中國的建筑事業作出點應有的貢獻。
因此,無論是在校期間,還是在工作之后,蔡曉民對待學習都是十分認真刻苦,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取更多有用的知識,研發出更多新型的建筑材料。
但是讓蔡曉民難過的是,自從他工作之后,他就發現所有先進的建筑材料,無一例外,全部來自于西方發達國家,根本就沒有中國自己生產制造出來的。
身為建筑材料專業的畢業生,蔡曉民無法忍受這些的狀況長久存在,他一直憋著一口氣,一定要在建筑材料領域搞出一個大發明,讓外國人也知道,中國人也是很棒的。
但是研制新型材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蔡曉民還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并非專門出事科研的科學家,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去做這件事。
因此這一想法雖然存在,但蔡曉民一直都沒有真正下定決心去做。直到一次日本之行,才讓蔡曉民決定立馬付諸行動,將這個新型材料做出來。
當時,蔡曉民與同事們一起,到日本新干線去參觀鐵路干線的修改工作。日本在材料學領域上一直都是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在那一時期,中國經常會派專家團隊前往日本參觀學習。
本來這屬于十分正常的交流活動,但就在這次活動中,當蔡曉明團隊參觀到一個重要環節時,日本工作人員突然就中斷了這次參觀,讓中國團隊離開,而且態度蠻橫,十分不友好。
事后,日本方面并沒有給予蔡曉民團隊一個合理的解釋,但是蔡曉民知道,這個環節中使用到了日本研發出來的先進材料,日本方面是害怕中國人“偷學”了這項技術,才趕緊叫停了參觀活動。
在日本受到的待遇讓蔡曉民十分生氣,他知道自己的國家在這一領域的落后,甚至已經到了讓別的國家嫌棄的地步。如果這么下去,那么還會有下一個“蔡曉民”在日本乃至其他國家遭到如此不公待遇。
蔡曉民不想自己的祖國和同胞遭到如此待遇,因此他決定要不惜一切代價,要將全身心都投入到新型材料的研制工作中。他要用自己的成果證明,中國人不靠“偷”,不靠“搶”,靠自己的真正實力,就能站在世界之巔。
到那時,曾經笑話過我們的外國人,就會爭相恐后地前來購買這個新型材料,讓他們后悔曾經犯下的錯誤!
正是抱著這樣的信念,蔡曉民開始了新型材料的研制之路,中國在新型材料研制領域又增添了一名猛將。
二、“水泥毯”是何神物,蔡曉民為何要進行研發
在下定決心之后,蔡曉民與幾位同事立即成立了一家公司,專門進行新型材料的研發工作。經過認真考慮和調查研究,蔡曉民將目光放在了混泥土領域。
眾所周知,自100多年前,混凝土就成為了建筑行業必不可少的材料。但是少有人知,自混凝土被發明出來之后,這一材料被改進完善的次數屈指可數,也就是說今天用的混凝土和100年前用的那款,基本沒有太大的區別。
這種現象的發生,并不是因為科學家們懶得改進這一建筑材料,而是因為想要給予改進的難度太大。這么多年來,即便有想法的人也沒有能夠成功的,想要這上面實現突破十分困難。
蔡曉民之所以選擇進入這一領域,正是因為他認為只有在沒有人能做到的領域做出成績,才能讓外國人心服口服,才能出那口惡氣。因此蔡曉民開始了新型混凝土的研制之路。
但是很快,蔡曉民便發現要想在這上面突破真的非常困難,很多難題都是現有的科學技術無法解決的。面對重重困難,蔡曉民無數次想過放棄,但是在這種時候,他一想到日本人那個嘴臉,想到研制成功便可以出這口惡氣,這一下子便動力十足。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蔡曉民也漸漸有了思路,他想要研制出一種類似于地毯的水泥,也就是“水泥毯”。
在蔡曉民的設想中,這種類型的水泥,在平常時便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毯子,但是一旦澆上水放置一段時間,它便會變成一個非常堅固的混凝土板,完全可以在建筑工程中使用。
有了想法,后面就好辦多了。蔡曉民經過不斷的試驗,不斷地投入實踐,終于在2017年成功研制出了“水泥毯”。這一物品是由水泥粉和三維紡織物構成,在制作過程中,將水泥粉填充到紡織物中,經過特殊的工藝讓兩者結合到一起。
這樣一來,本來笨重難以運輸的混泥土便搖身一變,成為了可以隨意裁剪搬運的“毯子”。
但是每當新事物誕生時勢必要遭到一些質疑,蔡曉民研發出來的這款“水泥毯”也毫不意外。
在研發出來的第一時間,蔡曉民便希望將這款材料“推銷”出去,讓世界都看看中國人研發出了多么厲害的一款材料,但是這時的蔡曉民卻發現“推銷之路”困難重重。
三、歪果仁被瘋狂打臉,“水泥毯”的神奇?
當外界知道蔡曉民的發明時,第一反應并非是歡喜,而是質疑,他們認為這款材料十分“不靠譜”。一個“毯子”灑點水便能成為混凝土板,還能用在建筑物上,這不是開玩笑嗎?
如果這個“毯子”在經過若干年后,再次變回“毯子”,到時候出了安全事故怎么辦呢?
許多外國公司也因為這些疑慮,十分不看好這一產品。但是蔡曉民卻用真實的數據,讓這群外國人知道了什么叫做打臉。
首先,這款“水泥毯”是由編織物和水泥混合而成,它繼承了兩者的優點,在擁有混凝土堅固度的同時,也消除了混凝土容易開裂的缺點,而且在材料的強度上,由于加入了編織物,還讓混凝土在韌性上有所增強,這使得“水泥毯”的抗壓力大大提高。
不光如此,在防水、防腐蝕、防火方面,“水泥毯”的表現也要比正常混凝土要好上不少。最重要的一點,“水泥毯”特別便于運輸,一張一平方米左右的“水泥毯”也才15千克,而且可以卷起來運輸,十分方便。
特別是在施工上面,因為“水泥毯”可以隨意裁剪,因此他可以安放在一些普通混凝土不易成形凝固的地方,例如坡道和溝渠這些地方。而且因為“水泥毯”只需要放置和澆水凝固便可以,所以并不需要太多人力,幾個工人便能完成一片區域的施工。
而“水泥毯”的養護上面,也要比普通混凝土省心,不會發生斷裂現象,穩定性十分強。
這些優點外國人不是看不到,但因為在此之前,英國人曾經做出了一款類似的產品,只是因為缺點太多很快便被拋棄了。有了英國人這個前車之鑒,他們不肯相信中國人會做得更好。
但是外國人不相信,并不意味著中國公司不看好。很快,蔡曉民便得到了國內公司的投資,將這款新型材料進行大面積推廣。
在推廣之后,蔡曉民收到了很多好評。不少建筑公司切切實實感受到了這款材料的長處。
面對這一結果,外國人只能捏鼻子承認,而這款發明創造的估值也水漲船高到了1.2個億,讓蔡曉民一下成為了“億萬富豪”。眼見市場對水泥毯的認可度越來越高,歪果仁們也只能屁顛屁顛地跑到中國和大爺談合作。
這一次蔡曉民終于出了在日本的那口惡氣。在外國人面前能夠挺直了腰板。
蔡曉民這位中國大爺,用彪悍的發明,告訴了全世界,只要中國人想要,沒有任何事情是辦不成的。任何人膽敢瞧不起中國人,勢必要遭到現實的“打臉”。
文/樂宇
參考資料:《深基坑邊坡水泥毯防護施工技術探討》,溫張保
金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