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石飛月 北京報道
被蘋果“拋棄”的歐菲光,在經過三年的業績低迷后,終于重新進入穩定的收入狀態。7月9日晚間,該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3600萬元–4500萬元的盈利,這也是歐菲光時隔三年首次實現半年報盈利。
結合此前的公告和業內人士分析內容,歐菲光盈利主要得益于華為這個大客戶重新占領手機市場,以及歐菲光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增長,且該公司本身的業務結構也在向著更健康的方向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歐菲光對于今年下半年智能手機和智能汽車市場的預期比較樂觀,但該公司仍然非常依賴智能手機市場。業內人士給出建議,歐菲光應該深挖技術“護身河”,持續走多元化的路子。
盈利情況持續改善
公告顯示,歐菲光2024年上半年盈利3600萬元–4500萬元,而上年同期虧損3.54億元,至于營收則未披露。其實今年一季度,歐菲光的業績便實現了大幅增長,實現營業收入46.46億元,同比增長72.33%;歸母凈利潤為1591.04萬元。
至于扭虧為盈的原因,歐菲光在公告中解釋稱:一方面是因為公司上半年業務訂單量較上年同期增加,營業收入增長帶動凈利潤同比增長;另一方面,公司堅持以自主創新引導技術產業化升級,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強化內部管理,穩步提高產品品質,不斷實現關鍵技術突破與產品應用,高附加值產品的收入同比實現較快增長,盈利能力提升。
受業績利好消息影響,7月10日,歐菲光股價漲2.18%至8.42元/股。
歐菲光未就業務層面的情況進行披露。在GKURC產經智庫首席分析師丁少將看來,歐菲光上半年扭虧,一方面是智能手機產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復蘇,歐菲光本身就主營光學、光電子元器件制造,非常依賴于智能手機產業,再加上華為這個大客戶業務反彈,也帶動了歐菲光業績的增長;此外,智能汽車產業在中國市場的蓬勃發展,也給歐菲光開辟了新的業績增長拉力。
歐菲光業績改善是從去年二季度開始的。2023年二季度-四季度,歐菲光分別盈利439萬元、5432萬元和3.76億元。而這個時候也正是華為手機強勢歸來的備貨階段和發售階段。
在此之前的三年,由于華為訂單驟減,接著又失去蘋果這個大客戶,2020年-2022年,歐菲光連續虧損三年,虧損額分別達到19.4億元、26.25億元和51.7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歐菲光2024年上半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仍處于虧損中,虧損900萬元–1800萬元,較上年同期還是實現了大幅改善,上年同期的扣非凈利潤為-5.73億元。
《華夏時報》記者扣非凈利潤虧損的原因采訪了歐菲光方面,對方表示,“公司以現金流為基礎、以經營利潤為導向、以市場客戶為中心,優化產品和客戶結構,鞏固公司在行業內的龍頭地位。”
丁少將認為,扣非凈利潤為負,與歐菲光對于新業務的投入增加,包括研發支出和銷售費用等有一定關系。
下半年市場預期樂觀
據歐菲光2023年財報披露的數據,按產品收入分類,該公司最賺錢的領域當屬智能手機產品,這塊收入占整體營收的比重達到72.66%;來自智能汽車產品的收入占整體營收的比例為11.32%,這也是歐菲光收入增長較多的領域,2023年其收入增長41.67%,而且這塊業務的毛利率最高,為14.85%。
那么在下半年,這兩大市場還會延續好的發展勢頭嗎?
歐菲光相關負責人就此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2024 年,伴隨消費市場信心持續復蘇,疊加技術創新發展和智能化滲透率不斷提升,智能汽車及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有望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今年上半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實現了不錯的增長。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2024年5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2024 年5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3032.9萬部,同比增長 16.5%,1-5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達到1.22億部,同比增長13.3%。
丁少將對下半年的智能手機市場保持謹慎又樂觀的態度。他指出,目前來看,智能手機市場經過三四年的低谷期,現在已經有一定的復蘇勢頭,特別是在AI技術的刺激和帶動下,整個市場有了新的活躍趨勢。
而涉及到智能手機光學行業細分行業,歐菲光相關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盡管行業整體存在多攝升級放緩、攝像頭配置規格下降、行業競爭加劇等諸多不利因素,但一些領先廠商仍堅持在智能手機光學影像領域進行創新,高端產品的光學影像硬件升級趨勢仍在。“面對行業變革趨勢,公司將不斷優化商業模式,積極改進產品結構,強化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增強業務盈利水平。”
至于智能汽車領域,上述負責人認為,公司“智駕域、車身域、座艙域”智能汽車業務規劃和系統級產品定制能力深度貼合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將有效受益于行業技術的不斷進步。“在把握市場趨勢的同時,公司將持續梳理在手訂單,聚焦優勢業務,聚焦核心客戶,集中優勢資源打造明星產品,搶占行業領先地位,以實現業務的持續增長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丁少將也對智能汽車市場持樂觀態度,這一領域現在同樣處于增長期。
歐菲光相關負責人還提到了旗下貢獻了第二大收入的新領域產品板塊,這是目前歐菲光收入增長最快的業務,2023年的收入同比增長43.06%,占整體營收的比重達到14.28%。“各大消費電子終端廠商積極創新產品類型、拓展應用場景,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并不斷探索更多的產業機遇。公司積極探索前瞻性技術領域,開發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爭取中長期發展空間,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這位負責人說。
但需要指出的是,從收入占比來看,歐菲光目前大部分收入仍然來自于智能手機產品。丁少將建議,歐菲光如今最重要的任務還是深挖技術護身河,然后走多元化的路子,包括業務多元化和客戶多元化,形成一個比較穩健的增長拉力,切忌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記者注意到,相較于2022年,歐菲光整體營收中,智能手機所占比例已經有所減少,智能汽車產品和新領域產品所占比重在持續增加。2022年,這三塊業務的收入比重分別為77.46%、9.09%和11.35%。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