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猜,你一定經歷過下面的對話:
“你要去哪啊?”
“又去圖書館啊?”
“哇這么努力嗎,不像我天天躺平。”
“別去卷啦,一起開黑就等你啦!”
這個時候你就會面對著艱難的二選一的抉擇,甚至往往,你都會選擇更容易做到的后者。
接著你就會感受到最無語的時刻,你以為別人是真的和你一樣躺平”度日,天天網上沖浪,現實沒啥欲望。
卻突然發現,別人獎學金科研成果像浪花一樣,一個接一個。
就比如大一的我,臨近期末,室友都出去約會了,我在宿舍昏睡了一天。
晚上,想到即將來臨的考試,我才慢悠悠打開了床頭那盞暖黃色的小燈,開始復習老師劃過的重點。
深夜,她們陸陸續續地回來了,一雙眼睛突然出現在我床簾的縫隙里,我被嚇了一跳。
“哎呀,這么晚了還在卷嗎?別學啦,我約了野王帶我們上分,快上號!”
猶豫只在我的腦海中存在了零點一秒,我就麻溜地打開了手機里的timi,和她們玩到了凌晨兩點。
第二天她們又早早地出去玩,我繼續昏睡。
2
期末成績下來后,我門門都剛好及格,我還在暗自慶幸還好沒掛科,扭頭卻聽見了室友那嬌滴滴的聲音。
“這老師平時分怎么才給我這么點啊,我總成績才89嗚嗚嗚。”
另一個室友說:“還好老師撈我了,我考了95!”
大家嘰嘰喳喳討論著自己的分數,我在一旁卻像是見證他們閃耀的昏暗路燈。
大家不是都去玩了嗎?
怎么我反而成了墊底?
那些邀約躺平的話語在我耳朵邊飛舞跳躍著,好像變成了童話里的惡魔嘲笑著我,我也在那一刻成長了很多。
我后來才知道,她們所謂“躺平”不過是在自習室里奮筆疾書了一整天后的閑暇時光,而我卻是躺在泥濘里慢慢被磨平,直至暗淡無光。
3
提及躺平,對應的大家總喜歡拿“內卷”這個詞來等同于努力,但內卷究竟是什么?
內卷是社會為了爭奪有限的優質資源而進行的非理性的、無需混亂的、不健康的惡性競爭現象。
我們可以拒絕內卷帶來的精神內耗,但不代表著我們可以不努力,可以在光速發展的新時代躺平。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躺平生活,比如小紅在讀高中時受不了學習的壓力,選擇像陶淵明一樣歸隱田園,每天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最后她無緣大學過上了自己“理想”的種地生活。
與之相對小明面對競爭的壓力不僅沒有放棄努力,而是日夜學習考上了清華大學,畢業后在大城市開始課忙忙碌碌的生活。
我們可以大義凜然地說,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沒有錯,人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
但推己及人,如果讓你來選,你會選擇小紅還是小明呢?
很多人都處理不好內卷與躺平之間的關系,其實,在我看來,在內卷和躺平之間還存在著第三種平衡,也就是自我成長。
4
這個社會的年輕人被賦予了太多使命。
它要求我們割舍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割舍那些錯誤的觀念。
真正遵循自己的內心,不顧這套社會范式的束縛,趁著年輕,偏偏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我知道你們在害怕什么:
害怕自己的努力在別人嘴里變成了“內卷”。
害怕努力最終沒有成果,證明不了自己。
害怕自己“笨鳥先飛”,成為被嘲笑的對象。
怕陰陽怪氣、冷嘲熱諷、區別對待。
可是正如山本文緒所言:“一個人的日子固然寂寞,但更多時候是因寂寞而快樂。”
一個人可以成為孤獨路途上的騎士,可以在一片荊棘坎坷中找到美麗鮮艷的花。
但是別人甜言誘惑也可能成為旅途上纏住你的野草,春風吹了又生。
隨心所欲是一種習慣,佛系也是一種難得的心境。
但是我更相信,堅持是一種更可貴的品質,它決定了你是否會走向成功,決定了別人是否認為你是一個值得信賴托付的人。
人不可以迷失方向,要敢于去闖,退場并不丟人,丟人的是你在進場的時候就認定了自己的失敗。
5
我還記得那場奇葩說那場的論題,“應不應該內卷,躺平”。
陳銘說的那句話或許可以給出我們很好的解釋:“人生是一股巨大的逆流,待在原地不動,是需要很高的門檻的。
你可以選擇普通,那是你全力以赴后的結果,如果你都沒有全力以赴過一次,沒有普通不普通。
無目標不是普通,無目標是懈怠,那是浪費你的青春。
你不需要有個多么杰出的目標,但你要有個目標,哪怕是普通的目標都可以。普通是思考之后的概念,你得先思考。”
所以,當你選擇躺平,要先想想自己夠不夠格。
以上,共勉之。
Z的咸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