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熱搜第一!
昨晚,周杰倫演唱會,把很多人都整破防了。
很多人都在刷彈幕感慨:
“爺青回!”
“我愛周杰倫!我愛我的青春!”
“沒有比和千萬人一起在520這天追憶青春更浪漫的事情了!”
雖然這次線上演唱會,只是9年前的重映,但熱度卻比很多全新演唱會都要高。
舞臺上的周杰倫,穿著亮片裝,抱著電吉他,輕易就能把人們的回憶,牽扯回年少的時光。
有人說,華語樂壇里,能夠從出道以來,一直站在巔峰的人,也只有周杰倫了。
盡管時光易逝,但“周杰倫”這個名字,依然像一個精神符號,在歲月的長河里,歷久彌新。
20多年了,為什么周杰倫能這么火?
因為對于很多人來說,他不僅是一個歌手,一個偶像,更是一代人的成長,一代人的青春。
閃光的人品,經得起時間考驗
提起周杰倫最經典的歌曲,或許每個人心里,都有不同的名字。
《青花瓷》、《千里之外》、《七里香》、《菊花臺》、《聽媽媽的話》、《告白氣球》、《本草綱目》……
而和這些歌聲一同響起的,往往還有一整個青春時代。
年歲漸長,我們見過多少明星紅了又翻車,但周杰倫依然和他的歌聲一樣,在人們心中屹立不倒。
他的《蝸?!?、《聽媽媽的話》入選小學課本,《青花瓷》被寫進高考試卷,古風歌曲《發如雪》,甚至被日本人編進了教材里。
周杰倫曾說過,自己身上有一種責任,無論對聽眾,還是對社會。
于是他的歌里,有親人泡的茶,也有童年的稻香;有青春年少的熾烈和青澀,也有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聽他的歌,人們學會了愛與勇氣,也多了一份民族自信。
很少有人知道,周杰倫的祖父周贊文,是抗戰時期的進步人士,他暗地里掩護了很多知識分子轉移,后來迫于壓力,才來到臺灣。
在父輩的影響下,周杰倫的血液里,始終流淌著愛國愛家的情懷。
汶川地震時,他向災區捐款超過4200萬,是臺灣地區捐款最高的藝人。
從2009年開始,周杰倫每年都會捐助300多位貧困兒童,資助額達到500萬。
新冠期間,他不僅第一時間捐了300萬,還為抗疫主題曲《等風雨經過》作曲,致敬勇敢生活的每一位普通人。
好的音樂,經得起時光沉淀;好的人品,也經得起歲月打磨。
走過半生,周杰倫仿佛還是那個懷著赤子之心的少年,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美國詩人惠特曼說,唯有人的品格,最經得起風雨。
從20年前的青年偶像,到一個時代的精神符號,周杰倫始終憑借人格魅力,占據華語樂壇的高處,讓人油然生敬。
不屈的意志,決定人生的高度
周杰倫《聽媽媽的話》里有句歌詞:
“為什么別人在那看漫畫,我卻在學畫畫,對著鋼琴說話?!?/span>
其實這段歌詞,也是周杰倫童年的寫照。
周杰倫的媽媽對孩子非常嚴格,從4歲開始,小周杰倫就要每天練兩個小時鋼琴,練不好,就要挨藤條打。
好在周杰倫熱愛音樂,不怕吃苦,小小年紀,就達到了古典鋼琴8級、大提琴10級的水準。
和出色的音樂天賦形成對比的,是周杰倫的成績。
在學校,周杰倫是公認的差等生。
他中考成績失利,高考也兩次落榜,一度被老師懷疑“智力有問題”。
1996年,考不上大學的周杰倫,只能去一家餐館打工。
但周杰倫并沒有因此放棄心中的音樂夢,每個月發完工資,他都會去買磁帶,嘗試自己寫歌。
18歲那年,周杰倫參加了一檔選秀節目,在節目上,他寫的譜子,引起了主持人吳宗憲的注意。
吳宗憲覺得周杰倫的譜子不僅復雜,而且抄的非常工整,他想:
“能把曲譜寫的這么認真的人,做音樂也會很認真吧?”
于是,吳宗憲把周杰倫簽到了自己的公司。
來到新的環境,周杰倫開始摩拳擦掌,施展自己的創作才華。
然而,現實很快給他當頭一擊。
因為寫的曲子不入流,連續兩年的時間,周杰倫都領著最低的收入,租不起房,吃不飽飯,甚至連衣服,都要問好兄弟劉畊宏借。
老板吳宗憲也為周杰倫操碎了心,他拿著愛徒寫的譜子,四處推廣,可從來沒有被人采用過。
很多當紅明星都覺得,周杰倫“曲風奇怪”,不適合主流市場。
這讓周杰倫很沮喪,但他不想放棄。
“別人不唱,那就自己唱”,周杰倫對吳宗憲說,自己想出個人專輯。
吳宗憲雖然心里沒底,但又不好直接拒絕周杰倫,于是他對周杰倫說:
“10天之內,寫50首歌,我就給你挑10首做專輯。寫不出來,你就自求多福吧?!?/span>
周杰倫聽到這話,立馬出去買了兩箱方便面和一箱礦泉水,然后把自己關在小黑屋里,一寫就是十天。
寫歌是個耗腦力的活兒,周杰倫寫到流鼻血,腦袋也嗡嗡響。
好在10天后,他終于寫完了50首歌。
2000年,周杰倫推出了第一張專輯《Jay》。
整張專輯融合了復古、R&B等多種音樂風格,獨特、新鮮的曲風,很快在華語樂壇掀起一陣風暴。
憑借這張專輯,周杰倫力壓王菲、那英等老前輩,拿下了業界重量級獎項——臺灣金曲獎。
周杰倫的名字,也從此響徹海峽兩岸。
拿下金曲獎的那一年,他重新演繹了自己兩年前寫的歌曲《蝸?!?。
其中有一句歌詞: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任風吹干流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于我的天。”
因為不輕易服輸,周杰倫終于熬過了暗無天日的時光,成就了自己的未來。
認清內心,過上想要的生活
千禧年之后,屬于周杰倫的時代,逐漸拉開序幕。
高曉松說,周杰倫把西方饒舌音樂和中國流行音樂結合在一起,開創一個全新的流派。
他寫《雙截棍》,民族風情搭配新式說唱,讓人過耳難忘;
《愛在西元前》,異域的浪漫融合東方的含蓄,唯美而動人;
《霍元甲》,大膽嘗試女聲花旦唱腔,音域寬廣,十分驚艷。
“我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到極致”,這是周杰倫對自己的人生信條。
憑借不斷的創新,周杰倫迅速風靡全球,接連獲得四次世界音樂大獎,登上美國《時代》周刊。
后來,他又登上全球歌曲下載量排行榜第三名,僅次于Lady Gaga、邁克爾·杰克遜。
該拿的榮譽拿完了,該得的獎也都得了,周杰倫的心愿,卻開始回歸簡單。
上《康熙來了》時,他坦承自己的人生目標,是在35歲結婚。
巧合的是,他的確是在35歲生日的前一天,邁進了婚姻的殿堂。
2015年1月17日,周杰倫與相戀4年的女友昆凌,在英國舉行了浪漫的婚禮。
褪去“天王”的光環,婚后的周杰倫,多了一份成熟和體貼。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昆凌的每一條動態,周杰倫都會互動點贊。
昆凌曬廚藝,周杰倫夸她太有才了;
昆凌曬自拍,周杰倫夸她年輕得像個高中生;
昆凌說演唱會的現場很美,周杰倫回復:
“還有更美的,你去照鏡子?!?/span>
除了嘴甜,周杰倫對妻子的愛,還體現在實際行動上。
昆凌懷孕的時候,周杰倫推掉了金曲獎頒獎典禮,呆在月子中心,做飯煲湯、全程陪護。
而他睡覺的地方,只有一張小小的陪護床。
昆凌生女兒后,周杰倫給女兒起英文名“Hathaway”,意思是“昆凌融化周杰倫”,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結婚后,周杰倫出專輯的頻率減少了,曲風也隨著他的心境,回歸了甜蜜簡單。
有些人揶揄,周杰倫變“懶”了,天天喝奶茶、陪老婆,心思都不在寫歌上面。
嘴上是這么說,但每次周杰倫出專輯,依然會在人群中掀起一陣狂潮。
或許,這就是偶像的魅力吧。
曾經的天王偶像,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當了丈夫,當了爸爸,知道自己的生活重心在哪。
粉絲們也在周杰倫身上,照見了一個人的成長。
年輕時,對自己熱愛的一切,全力以赴;成家后,珍惜愛人和親人,享受平淡又溫暖的每一天。
就像導演樊小純說的,人不需要活太多樣子,你認真做好一件事,會解釋所有事。
很多時候,人無需顧慮太多,在適合的年齡,做適合的選擇,已經足夠。
還記得三年前,微博上掀起一場誰才是華語樂壇“頂流”的罵戰,很多80、90后都自發注冊微博,幫周杰倫打榜。
有粉絲說,看到周杰倫擊敗年下“小鮮肉”,拿下第一的時候,已經忍不住熱淚盈眶,因為感覺守護了青春。
對于很多人來說,即使步入中年,周杰倫仍然代表一段不老的回憶。
每次聽到他的歌聲,仿佛都能穿越回那個暖風吹開蒲公英,耳機里放著《七里香》的年少時光。
我們為什么這么喜歡周杰倫?
或許正是因為,他認真生活、努力追夢,并且一片熱忱反哺社會的樣子,讓我們看到了一種閃光的偶像力量。
就像一句話說的:
“你想要變得更溫暖,所以你喜歡溫暖的人;
你還相信夢想,所以你聽關于夢想的歌;
你想要變得倔強,所以你喜歡倔強而努力的人?!?/span>
點個【在看】,愿每個喜歡周杰倫的人,都能眼中有星光,心中有熱愛,活成自己想成為的模樣。
作者 | 竹西,愛讀書,愛生活。
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十點讀書圖書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