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血脂是血液內脂肪類物質的總稱,主要分兩類:甘油三脂和膽固醇。因為血脂像油一樣是不溶于水的,在血液中它們必須和一類特殊蛋白質(脂蛋白)相結合形成復合物才可以被運送到身體各處,不同的脂蛋白復合物的生理作用不一樣,所以它們發生異常時引起的后果也不
血脂是血液內脂肪類物質的總稱,主要分兩類:甘油三脂和膽固醇。因為血脂像油一樣是不溶于水的,在血液中它們必須和一類特殊蛋白質(脂蛋白)相結合形成復合物才可以被運送到身體各處,不同的脂蛋白復合物的生理作用不一樣,所以它們發生異常時引起的后果也不一樣。
比如膽固醇可以初步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體檢報告或者醫院化驗單上可以經常看到這兩個指標),前者稱為“好膽固醇”、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后者稱之為“壞膽固醇”、它升高時冠心病的危險性就增加。
很多年輕人拿到體檢報告后最不能釋懷的就是自己“血脂高了”,印象中這應該是中老年人才出現的問題啊。現實情況確實是血脂問題開始年輕化,一旦患上高脂血癥就像身體里安裝了定時炸彈,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有中風、心梗、腦梗等意外發生。即使不發生意外,高脂血癥因為影響大腦供血供氧,也常常導致精力差、嗜睡、整個人糊里糊涂、昏昏沉沉,享受不到健康人頭腦清晰、晴空萬里的感覺。
我在和朋友們的交流中發現關于血脂的各種異常大家了解得很不夠,有不少誤解,下面就從五個方面和大家聊聊關于“血脂異常”的幾個認識。
一、血脂不高不代表身體沒問題
血脂高當然不好,血脂不高就沒事了嗎?根據美國國家心肺與血液研究所的統計數據,在美國有50%的心臟病患者膽固醇水平正常。在我們管理的代謝綜合征患者當中也有很多人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在正常范圍,B超檢查同樣發現有動脈斑塊形成。
所以并不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不超標就可以高枕無憂,相對于“高脂血癥”的說法,“血脂代謝異常”才是更準確的概念。有不少人僅僅表現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或者是極低密度脂蛋白顆粒升高,或者是非脂肪類心血管風險因子升高,這些情況都可能最終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二、胖瘦與得高血脂的關聯性并不大
胖的人一定更容易得高血脂么?
事實上有些血脂出問題的人并不胖,瘦弱的人也會由于脂肪代謝障礙導致血脂超標,這種類型的高脂血癥往往和遺傳傾向有關,常常同時還有葉酸還原酶基因異常、載脂蛋白異常、人同型半胱氨酸異常等表現。
我們認為這種體重不超標的高脂血癥患者中風或者患上冠心病的風險甚至更高,更是要引起重視,如果醫生建議做深度體檢項目就應該及時補充檢查。
三、吃素不一定就能降血脂
很多人堅信吃素可以減少血脂高的風險,這事還真不一定。吃素的人往往飯量大,淀粉轉化成血糖以后容易引起甘油三酯升高(這就是肥胖的核心原理,叨叨過無數次了)。其次,即使食物里一點膽固醇都沒有,肝臟每天也會合成至少一克的內源性膽固醇,吃進去的膽固醇越少,內源性膽固醇就合成得越多,畢竟這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
膽固醇的升高無非兩種原因,要么攝入或者生成過多,要么代謝或者排泄不掉。膽固醇的代謝分解離不開一種叫膽堿的物質,而膽堿的主要來源是蛋黃、瘦肉。事實上很多出家人或者素食主義者都有高脂血癥,主要原因就是長期吃素導致膽堿缺乏,代謝不了膽固醇引起的。以上原因還容易讓他們患上膽結石(長期吃素也容易產生腎結石,但原理不同)。
注意:
世上沒有完全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人向死而生,哪怕每呼吸一口氧氣,嚴格說來也都有損健康。研究醫學的目的是可以在各種設定的前提條件下為人們謀取相對更小的傷害,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們尊重因為信仰而堅持素食的人,也有方法幫助素食者減少健康風險。這里只是為了告訴那些因為害怕患高脂血癥而素食、甚至帶動未成年人長期素食的朋友們,從醫學角度上說這種行為恐怕是南轅北轍了。
四、對別人有用的偏方為什么對你沒有效果?
大部分人因為得不到專業的健康指導,很多時候是依靠各種偏方自我保健。因為血脂問題關注度高,網上各路標題黨經常推動起一陣陣潮流,今天流行吃三七粉,明天又流行藏紅花配丹參,有的吃了深海魚油覺得效果很好,有人每天一杯紅酒血脂就恢復了正常。問題是,輪到自己身上,可就不一定管用啦。
原因還是在個體差異,要說引起血脂升高的具體原因還真是比較復雜,隨便舉些例子;飲食攝入脂肪過多、膳食纖維過少、食物總熱量超標、葉酸和B族維生素缺乏、含糖食物和水果吃得多、長期全素食、經常吃深度加工食物、反式脂肪酸食物、缺乏運動、壓力過大、睡眠不足、遺傳影響等等不一而足。
不同的原因引起的血脂代謝異常具有不同的特點,在現代檢測技術和醫生的臨床經驗結合下基本都可以準確判斷,對于不同的發病原因,處理的方法當然也不一樣。比如肥胖引起的甘油三脂升高,不控制飲食總熱量其他措施就是徒勞,喝紅酒對這種情況雪上加霜。但是對于好膽固醇偏低的人,每天一小杯紅酒確實可以改善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深海魚油有一定的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但是對于低密度膽固醇升高的人來說,吃深海魚油可是一點好處都沒有,反而會引起膽固醇升高......
例子太多也舉不完,我想說的是,以前醫學不發達,大家只好靠僥幸養生,現在已經是精準醫學的時代了,要明明白白的追求健康。
五、血脂高一定要吃降脂藥嗎?
一旦檢查發現血脂高或者臨界狀態,有的人就非常緊張馬上要求開始藥物降血脂治療,這個大可不必。我們負責任的說,大多數人的血脂問題不需要服藥,通過生活方式調節就可以恢復正常。根據實踐經驗看就算比較嚴重的血脂異常患者服用一段時間中藥也完全能夠解決問題,我還沒有見過一例患者是通過服用降血脂的西藥康復的,因為你敢停藥馬上就反彈,暫時的指標正常不過是自欺欺人。
何況高脂血癥的藥物副作用不小,以最流行的它汀類藥物舉例說吧,副作用最輕微的是乏力、疲倦、頭疼、抑郁、肝功能異常,嚴重的會發生橫紋肌溶解癥,而根據近期的醫學文獻報道,它汀類藥物目前正被一部分醫療機構質疑會促進動脈硬化和心力衰竭(從藥物作用原理上確實存在這種可能)。
這一點也符合我們在臨床上觀察到的情況,我的好幾位老年患者在接受停止服用它汀的建議后心臟問題得到了比較大的改善,然后我們通過其它方法也同樣獲得了安全的血脂水平。
血脂代謝異常是代謝綜合征的重要一環,隨著科技的進步,在精準醫學模式下的血脂檢測中可以分析的脂蛋白類型已經有十余種之多,它們的顆粒數量及比例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大不一樣,揭示了很多過去無法解釋的臨床現象,也決定了治療和調理方案的個性化差異。
即便在最初淺的區別上來說膽固醇升高和甘油三酯升高所對應的風險以及處理方法都有很大差別。而古老的中醫學在與現代精準檢測技術結合運用之后所展現出的療效優勢非常巨大,我們接下來介紹中醫是怎么看待和治療血脂代謝異常的。
馬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