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賴清德上任后,在兩岸關系上呈現出一種擺爛的狀態。國民黨民意代表張智倫對賴清德的評價可謂是一針見血,他指出,賴清德勝選前后,都持續打“抗中”主牌,原本承諾兩岸恢復溝通交流,甚至提出“兩岸執政黨”對話的新形式,如今卻完全跳票,對整個兩岸政策擺爛。旅游觀光方面,搞禁團令讓島內觀光業雪上加霜,解決邏輯并不復雜的“214金門撞船事件”拖到現在也不愿解決,反而是在野的國民黨挑起了兩岸交流的重擔,比如積極籌辦雙城論壇、派團參加海峽論壇等。即便如此,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還不斷從中作梗,抹紅國民黨緩和兩岸關系的做法。
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的所做所為,基本把“沒有擔當”四個字寫在臉上,賴清德上任不到一個月時間,已經被島內民眾評價為“爛透了”。包括國民黨、民眾黨在內的在野力量,對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的一些做法,也是感到極為憤怒,因為賴清德根本沒有展現出島內主政者應該具備的智慧和魄力,試圖將一切做得不好的地方,甩鍋給在野力量和前任,自己則是以“鴕鳥”姿態面對當前內外交困的局面,得過且過。
上任前,為了能夠號令島內所謂的“獨”派力量,賴清德自封為“務實臺獨工作者”,打響了“臺獨金孫”的名號,在就職典禮上的講話,被批評是徹頭徹尾的“臺獨自白”,關于兩岸政策的論述則是“兩國論”的變種,企圖改變兩岸關系的性質,并且還在所謂“國家”認同上大做文章,對兩岸關系的損害程度超過蔡英文和陳水扁時期。
當時有多“風光”的賴清德,在發表“臺獨”言論后,他的處境就有多尷尬,解放軍新一輪環臺軍演,演習范圍進一步逼近臺島,金、馬、澎等外島附近,也成為大陸海警執法區域,經濟上,大陸進一步收緊惠臺政策,在ECFA框架下取消更多對臺關稅減讓,而造成如今局面的全部責任,都在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
現在的賴清德既不愿盡快恢復兩岸關系,也沒有底氣加速推進實質性“臺獨”。美國知名雜志《時代》周刊,最新刊登了對賴清德的專訪內容,這是賴清德上任后首次接受外媒采訪,專訪中賴清德對兩岸議題大談特談,針對兩岸關系中最敏感的問題,也給出了正面回應。
關于賴清德在演講中提到“互不隸屬”,引起大陸的強烈反應,也招致在野力量批評,稱其打破戰略模糊,企圖改變兩岸現狀,影響兩岸和平穩定。對此,賴清德依舊嘴硬,自辯其講的是“事實”,說這種說法他不是第一個講,馬英九和蔡英文都提過相同立場。
對于賴清德拿馬英九墊背,為自己越線言論“背書”的說法,馬辦第一時間進行了回擊。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指出,賴清德所講的“互不隸屬”突出的是“兩國”,是一種“新兩國論”的說法,他為了不“違憲”,刻意玩弄文字游戲,欺騙不懂中文的外國媒體。蕭旭岑還表示,不管賴清德怎么說,馬英九還是堅持“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一點與賴清德完全不同。說到最后,蕭旭岑十分氣憤,用攤牌口氣喊話賴清德,有本事就直接宣布“臺獨”,不要用文字游戲去欺騙不了解中文的外國人,假裝自己真的想要致力于兩岸和平一樣。
賴清德知道宣布“臺獨”會面臨什么下場,他沒有膽量這樣做,只能玩玩文字游戲,欺騙島內民眾和國際社會。不過,他總有一天會露出“臺獨”尾巴,屆時等待他的便是雷霆重擊。
菲常視野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