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云舒
圖為福建省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一小學一年級吳哲希小朋友在媽媽陪伴下通過網上課堂學習。 新華社發
洗漱,吃早餐,打開電腦。足不出戶,開始一天的學習……2020年春季新學期的打開方式,讓不少學生感慨“太科幻”。
為防止疫情向校園擴散,教育部明確要求各地延遲開學,并提出利用線上平臺,實現停課不停學。一場史無前例的“云端開學”,給廣大師生帶來了新挑戰。
云端開學上課答辯
2月24日,多所高校以在線教學的形式正式開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概論》《工程圖學》《離散數學》等290門課程如期上線,五湖四海的同學們齊聚在“云端”課堂里。據統計,當天部屬高校共推出網絡課程1816門次,涉及教師1842人,覆蓋學生10余萬人次。
同一天,西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皇甫一鳴,在距離學校1000多公里的江蘇南通,通過線上方式與答辯委員會老師們“面對面”,順利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答辯。
“我們本來預計答辯時間也在2月24日左右。寒假期間,我已經準備好畢業答辯的PPT和文稿,沒想到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畢業節奏。好在學校很快就安排了線上答辯,這樣我們便放下心來。”皇甫一鳴說。
對于更多的中小學生而言,他們“上線”的時間要更早。
“親愛的同學們,新學期就要開始了……”
2月10日上午8點15分,江蘇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2000余名師生,伴隨著熟悉的校歌舉行了線上開學儀式。雖然身處家中,但學生們身著校服、佩戴紅領巾、保持肅立,儀式感十足。
據南京市秦淮區教育局副局長成劍介紹,全區8萬名學生,每個年級都有一張課表。“比如小學階段,集中學習安排在上午,下午以自主學習、閱讀活動為主。每節課30分鐘,中間還有眼保健操、體育大課間等活動。”
據各大直播平臺統計,2月10日,全國參與線上學習的超過2億人次。
對福建省廈門市第六中學的高三學生小余來說,這個寒假顯得格外漫長:“春節期間的心情就是焦慮,害怕上不了課,影響高考成績。”
針對考生的備考需求,全國各地紛紛出臺相應政策,保障高三學生宅在家中也能線上沖刺。
在家線上復習兩個星期之后,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元壩中學的高三學生小魏總結自己的感受:“總體而言,體驗還是挺好的。”在他看來,各科老師們準備充分,同學在平臺中互動積極,“課堂”氣氛比他想象中熱烈不少。“而且網課的一些功能很實用,比如回放,可以讓我專心聽完講解后再補充筆記。”
教授知識啟發思考
突如其來的疫情和線上教學需要,讓不少經驗豐富的教師最初也感到有些不太適應。
“線上授課與面授不同,眼前沒有學生,只能對著冷冰冰的設備發揮;沒有黑板,板書很麻煩;和學生互動困難,判斷不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福建省福州市屏東中學的陳老師坦言。
雖然不適應,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陳老師逐漸掌握了線上授課的節奏。“這個知識點絕對會考,背它背它”……直播間里,陳老師化身精通網言網語的“主播”,學生反響熱烈。
為了讓教師們在線上教學中更加游刃有余,各地教育部門加大對教師信息化能力的培訓力度,為教師科學高效開展線上教育教學提供支撐和保障。南開大學推出“在線教學能力培訓系列課程”,培訓涵蓋了課堂講授、課上討論等應用場景。杭州師范大學開設線上教學專題學習項目,精選實用性強、針對性高的課程,面向全省中小學教師免費開放。
上課之余,許多教師還參與到了線上答疑工作中。據北京市教委介紹,為該市初三和高三學生打造的“答疑平臺”上匯聚了一萬余名申報資質的教師。據統計,學生在平臺上提出的問題,平均在7.5分鐘內就能被解決。
一場疫情,讓所有人都面臨一堂人生大課。非常時期的線上教學,不僅做好了線下課程應該教授的,也嘗試從教育的角度,讓學生投入到對家國情懷、社會擔當的思考中去。
“這個課堂中有國事、家事、天下之事,有社情、民情、人間真情,有你,有我,有我們大家。真的希望通過這場疫情,同學們能有更多的思考和成長,也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能在2020年擁有更多的勇氣和力量。”北京市一六六中學及附屬校尉胡同小學校長王蕾以書信的方式,將致辭通過網絡寄給學生。
資源共享創新方式
疫情防控是一次大考,高質量地推動在線教學也是一次考驗。緊急上線的“云端課堂”在短時間內覆蓋全國上億師生,在救急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
“孩子每天看這么長時間平板電腦,既擔心他的視力,又擔心他走神,沉迷玩游戲。”談到在線教育,不少家長都有相同的顧慮。
一些教師也認為,由于隔著屏幕,缺乏在教室內的緊張感,直播時間一長,部分自控能力不強的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用網速不好、沒有麥克風等借口逃避老師的點名。
此外,硬件設備也令許多在線教學用戶感到頭疼。家中沒有網絡信號、缺少電腦和智能手機等設備,這些平時的小問題在線上教學期間變成了不得不解決的大問題。在一些偏遠山區網絡信號不好的地方,學生每天要花費不少時間尋找網絡,缺乏硬件也成為一些貧困生進行在線學習不小的障礙。
“線上教學的開展事發突然,大家準備不充分,‘吐槽點’多也是正常情況。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改進,將此次實踐當成適應現代化教育的契機。”北京大學附屬中學一名語文老師在采訪中表示。
為避免對“停課不停學”的簡單化理解、一刀切執行,教育部專門印發通知,明確提出進一步做好在線教育教學,既不能搞“一刀切”、要求所有教師都制作直播課、所有學生每天上網“打卡”,又要扎實推進線上教學資源共享和教育教學方式創新。
2月17日,教育部會同工信部正式開通了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免費提供小學一年級至普通高中三年級的教學資源。除防疫教育、品德教育、課程學習等板塊以外,還涵蓋了廣播體操、眼保健操等內容。
“中小學生人數眾多,由于各地情況不同、條件不同,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育情況、認知情況也不大相同,所以停課不停學的工作還是要堅持由省級統一部署和因地、因校制宜相結合來實施。”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
各地對線上教學的細化要求也在陸續出臺。浙江省教育廳防控辦發布指導意見,要求科學合理把握線上教學的作息時間。對留守兒童、隨遷子女、困難家庭子女等人群建立清單,對線上學習確有困難的,提供必要的幫扶和指導。
針對缺少上網課條件的地區,中國教育電視臺第四頻道“空中課堂”通過《同上一堂課》,向全國用戶傳授有關課程學習資源。空中課堂完成上星傳輸,覆蓋偏遠貧困農村地區,特別是網絡信號比較弱和有線電視沒有通達的地區,解決這些地區學生的學習問題。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