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躺在病床上,我忍不住思考:人類不該用肛門做任何事,包括排泄和放屁,它應該被悉心供奉著,我們千萬別驚著它。”一次充滿血與淚的割痔瘡經歷如果有可能,我是絕對不會去做痔瘡手術的,從手術開始的那一刻我才知道,之前對痔瘡手術的看法是錯的。我應該是待
“躺在病床上,我忍不住思考:人類不該用肛門做任何事,包括排泄和放屁,它應該被悉心供奉著,我們千萬別驚著它。”
一次充滿血與淚的割痔瘡經歷
如果有可能,我是絕對不會去做痔瘡手術的,從手術開始的那一刻我才知道,之前對痔瘡手術的看法是錯的。
我應該是待在家里的公主,后者馳騁職場的女強人,卻“被迫”躺在了手術床上。整個過程,我像是一具任人擺布的尸體,或者僅僅是一具屁股不疼的死肉。由于有麻醉,所以過程中我還有一口活氣,可隨著麻醉劑的時效逐漸過去,手術后的痛苦才剛剛開始。
或許,這就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吧。
說真的,手術過后的幾個小時,我是被疼醒的。那種墜脹感十分強烈,仿佛一根竹節鋼鞭捅進我菊花內,而且捅得很深,直接就攪動了我的腸道以及膀胱和子宮。
這種感覺怎么說呢,又痛又不痛,憋得難受,還帶著強烈的墜脹感。我在床上坐臥不安,不管什么姿勢都難以緩解這種不舒服。更可怕的是,尿不出來啊,其實那是因為墜脹和擠壓導致的壓迫感,或許可能就根本沒尿。
太痛苦了,我歇斯底里地嚎哭著,以至于同樓層的病人都以為我得了不治之癥,紛紛問醫生我得的是什么病,真是我的“社會死亡”時刻。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我度日如年,難以確定自己是活著還是死去,甚至于中間一天還被記憶折疊了。不過,隨著時間的拉長,癥狀還是在慢慢地減輕。
這場充滿血與淚的記憶,我總算是撐過來了。
為什么只有人類會得痔瘡?
十人九痔,這是說人類得痔瘡幾乎是常態。而且據研究,痔瘡是人類特有的疾病,其余動物都不會得。為啥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類進化出了直立行走的能力,而其他的動物還是四腳著地。
人類站立行走時,會給肛門帶來了持續性的壓迫,最終增加了痔瘡的發生率。直立行走,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肛門直腸部位發生淤積,再加上直腸上下靜脈本身管壁薄、易曲張,久而久之,便形成痔瘡。
這個只是整體性的因素,而在人類社會中,還有一些高危的誘因。
1.久坐或久站
長期保持同一種姿勢,肛門靜脈曲張的風險就會增加。久站或者久坐的人,患痔瘡的概率最高,而經常行走或者下蹲,或者是保持不固定的姿勢,患病風險較低。
2.便秘
頑固性便秘,因為排便的時間過長,增大下推肛墊的垂直壓力,導致肛墊下移。臨床統計顯示,在長期便秘的患者中,七成以上的人患有痔瘡。
3.感染
肛門是糞便出口,長期處于潮濕的環境中,靜脈充血擴張的風險會很高,這也會增加痔瘡的發病風險。
4.飲食
吃的食物太過于精細,如果又嗜辣和經常飲酒,痔瘡的發病率也會增加。
一定要手術嗎?幾種方法,早治早好
無論是哪種痔瘡,一旦出現明顯的癥狀都需要進行治療,只是治療的方式有的保守,有的激進。如果是以下這些情況,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采取手術治療之前,需要進行腸鏡檢查,然后采取相應的手術治療方式。目前主要的手術治療方式有傳統的切除術、吻合器痔切除術、超聲波痔瘡結扎術、單純結扎術、分段貫穿結扎術、橡膠圈結扎法等。
若是癥狀不嚴重,則可以采取相對保守的治療方式,大部分情況是從日常生活方面加以干預。
首先要多喝水,多吃膳食纖維的食物,這樣可以預防便秘,保持大便通暢,縮短排便縮短。
其次,要避免長時間維持一種固定的姿勢,久坐的人要經常活動,久站的人也要時常地變換姿勢。此外,一定要戒煙戒酒,要避免熬夜,同時注意飲食上的健康,防止發生腹瀉。
最后,可以根據醫生的安排,適當使用一些治療方法,例如膏藥、口服藥、藥物坐浴等。
如果保守的方式可以緩解癥狀,那么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痔瘡即可逐步地緩解。若是癥狀有加重的趨勢,則要根據醫生的綜合研判,必要的情況下則要盡快手術,以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
#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有“痔”難言:痔瘡發作怎么辦?.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20.6.22
[2]躺在割痔瘡的手術臺上,我突然不知所措! 割完我就后悔了.華西醫生,2020.9.18
[3]痔瘡如何預防、治療?.吉林省衛健委,2019.10.16
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