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眾所周知,靜安是一個不用大講特講的區域——很容易講出一堆正確的廢話。翻一下之前媒體關于靜安區的解讀,要么是人文底蘊深厚,要么是城市資源發達——用你說?所以環二打算以一個很小的點切入,單講一下靜安區的房地產市場,管中窺豹。01上海各區的特點都
眾所周知,靜安是一個不用大講特講的區域——很容易講出一堆正確的廢話。
翻一下之前媒體關于靜安區的解讀,要么是人文底蘊深厚,要么是城市資源發達——用你說?
所以環二打算以一個很小的點切入,單講一下靜安區的房地產市場,管中窺豹。
01
上海各區的特點都有濃厚的歷史因素。
上海最先開辟的是英美租界(公共租界),主要分布在原黃浦、靜安。
英美人天生是做生意的料,不遠萬里跑到中國來也是為了碎銀幾兩,這片區域自然就以商務、商業為主。
后來法租界不斷向西南部擴展,這個熱愛生活的民族,在這里建設了大量高品質洋房、里弄。
2035規劃中,北徐匯、東長寧、北盧灣區依舊以居住功能(黃色)為主,而老黃浦、靜安依舊是大片的商辦用地(紅色)。
黃浦靜安也有一定區別:黃浦一大片,靜安一條線。
靜安這條線指的是南京西路,在人民廣場一直延伸到靜安寺,是浦西規模最大、定位最高的商業區。
2021年,南京西路稅收億元樓多達26棟,恒隆廣場更是突破百億,創造了上海新紀錄。
這條黃金干線主要涉及南京西路街道、靜安寺街道,這兩個片區住宅市場規模很小。
沒辦法,這里是全市的資源中心,重點培育了輻射全市的商務、商業功能,以及部分醫療資源。
靜安本區的科教文衛中心,是北側的曹家渡街道和江寧路街道。
老靜安一梯隊學區:靜教院、一師附小、靜安一中心,全部位于這兩個板塊。
這兩個片區是傳統的居住中心,大部分標桿小區也坐落于此。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有一個模糊印象:靜安好像沒什么豪宅。
其實靜安曾經朝這個方向努力過,主要戰場就是石門二路街道的幾幅空地。
石門二路這里建設了國際麗都城、遠中風華園等標桿小區,后者是靜安準豪宅代表。
其實更著名的是東八塊,這片大衣料子原來在上海首富手中,計劃打造“超過古北的豪宅區”。
后來首富落馬,這片區域被政府收回,現在部分成為自然博物館、部分做商辦用途。
世紀初靜安的豪宅夢破碎了一半。
2005年后,上海進入真正的豪宅時代,老靜安已經沒有大幅空地開發,只拿出了九龍倉靜安壹號等作品,體量與隔壁的黃浦不可比擬。
2015年后,靜安合并閘北,才迎來了新的房地產時代。
02
兩區合并之前,閘北絕對的中心是不夜城,即天目西路街道。
這里上世紀80年代就在開發,立志打造上海十大商圈。2000年基本建成時也不負眾望,十幾棟商辦大樓壯觀亮麗,三個標桿商場人流如織。
來自十多個國家的跨國企業以及大量外省市駐滬機構在這里落足,形成北上海名副其實的商務中心。
與靜安合并之后,不夜城的地位變得尷尬起來:城市功能與南京西路高度重合。
在老靜安的虹吸之下,不夜城每況愈下,直到2020年代表性商業太平洋百貨倒閉。
兩區合并真正受益的是兩個板塊:大寧與蘇河灣。
大寧背后市北高新,這個園區打造的是全球化的科創中心,與老靜安形成錯位競爭。
2015年后,靜安出錢、閘北出地,市北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與市北一街之隔的是大寧居住區,自然受益匪淺。
其實在合并之前,大寧已經是閘北樓市新貴。
世紀初的閘北大致是一個三明治模型:只有中間的工廠區易于動遷。
所以在這里修建了北上海最大的濕地公園,試圖打造閘北新的宜居片區。
十幾年的發展,大寧各方面資源幾乎都達到頂級。
教育有閘北實驗小學、大寧國際小學、風華中學;
醫療有第十人民醫院;
商業有大寧音樂廣場、久光。
兩區合并后,大寧環境優質、房齡新、社區品質高的優勢凸顯出來,吸收了不少市區改善客群。
不過大寧已經進入開發尾聲,靜安又將目光投向了蘇州河兩岸。
相比于黃浦江,蘇州河更像是上海的母親河,然而長期沒有得到有效開發。
蘇州河最好的景觀段位于普陀長壽路一帶,這里河灣眾多,又地處內環。
不過由于開發過早,做了一堆住宅小區草草了事。
閘北并入靜安后,蘇州河迎來新的開發階段。
蘇河灣定位中央活動區,既承接市區外溢商務需求,又承擔了頂級居住區的功能。
這里的華僑城蘇河灣,一直是靜安區房價天花板(花園洋房除外)。
更重要的是,蘇州河的開發重構了不夜城商圈。不夜城原來的中心是上海站,北廣場南廣場同期開發。
現在的不夜城商圈,中心已經轉移到蘇州河,北廣場沒落之路不可避免。
或者說不夜城時代已經過去,這里已經納入蘇河灣片區。
近幾年蘇河灣持續開發,北站街道近乎全部舊改,成為靜安區又一新貴。
鐵路北側的寶山路街道也在進行舊改。萬科一直在這里深耕,后來收購了中興路壹號50%股權,聯合打造標桿項目。
不過區域開發力度明顯不如北站街道,大量老舊小區無法拆遷。
靜安對閘北的帶動作用是全方位的,即使沒有太多自然稟賦的共和新路街道也進入新一輪開發,談家橋區域舊改已經在有效推動。
再向北的彭浦鎮、彭浦新村街道,目前還沒動靜。閘北需要優化的地方太多,再有錢也需要一步一步來。
03
如上所述,兩區合并后各個片區迅速找到了自己新的定位。
蘇州河北岸的發展目標是與老靜安融為一體,共同構成新的市級公共活動中心。
靜安區的商業中心由一條線變為兩條線,夾在其中的正是江寧路、曹家渡、石門二路三個居住區。
石門二路:與南京西路無縫銜接,將來也是靜安最好的居住區之一。
江寧路:靜安科教文衛中心,正在大面積更新,前景廣闊。
曹家渡:三區交界,公共資源、居住水平均不如江寧路。
另一個發展中心是市北+大寧,一個是市區產業的補充,一個是市區居住的補充。
大寧與蘇河灣之間的廣闊區域,短期不會有太大發展,資源被虹吸后反而淪為發展的成本。
這片區域的另一個痛點是,幾乎是軌交真空。
老靜安地鐵線路發達,7平方公里地面上分布著2號、7號、12號、13號四條線路,密度令人咋舌。
原閘北內環區域地鐵同樣發達,尤其是漢中路這里,竟然可以做到三軌交匯。
然而出了內環,就只有1號線一柱擎天。1號線承擔著寶山客流,進入閘北后趟趟爆滿。
自駕也面臨同樣的尷尬:進出市區與寶山共用南北高架,一到高峰期就堵成停車場。
交通問題導致靜安各個片區資源互動困難,不少市區客流因為通勤放棄大寧。
想想隔壁的黃浦區,合并盧灣、南市后迅速融為一體,無論自駕還是地鐵,都不會有任何隔閡。
其實普通人根本就分不清哪里是南市區、哪里是盧灣區。
這個問題將來會有一定緩解,20號線穿過閘北腹地,1號線北端終于有了換乘線。
20號線沿廣中路而建,重點服務的依舊是大寧和沿線的商務區。
19號線只是擦肩而過,只在彭浦邊緣設了一站,影響不大。
所以原閘北的大片土地,很難像南市區一樣借助靜安登上市級舞臺。
能夠與靜安融為一體的,只能是蘇州河一線。大寧+市北的組合,上限是次級中心中的佼佼者。
靜安的另一個問題是,錯過了豪宅時代。
前面提到過,因為歷史原因2015年前靜安沒有修建大量豪宅:實在是沒有大片空地。
2015年合并閘北,有錢有地,然而很快就出了限價令、很快就加強了70/90政策。
想想之前的豪宅市場,湯臣一品破20萬,中糧海景壹號破25萬,綠城黃浦灣破30萬,不斷刷新我們三觀。
各色別墅爭奇斗艷,要么是幾千平的大花園,要么是高達幾百萬的奢華裝修。
2016年后這些新聞銷聲匿跡,綠地海珀外灘能批到14.2萬已經是價格極限。
盡管蘇州河沿線開發力度可觀,除了原先就動工的華僑城蘇河灣,再也沒有一線豪宅。
安康苑不是,龍盛不是,近期的仁恒也不是。
可以說上海已經失去了豪宅成長的土壤,除非將來限價放開。
另一個大的背景是,上海的中軸線是黃浦江,蘇州河開發力度再強,也達不到黃浦江兩岸的高度。
實際上認真開發蘇州河的只有靜安,黃浦江卻是楊浦、虹口、黃浦、徐匯、浦東共建。
所以將來上海市區豪宅格局是一片、一線:舊租界內的部分區域、黃浦江兩岸。
這兩個片區的光芒,毫無保留的給到了黃浦,靜安只能失之交臂。
當然CAZ區域越來越接近鐵板一塊,老靜安頂級的公共資源與黃浦新興豪宅有機結合,共同構成了上海最好的居住社區。
- 環二文章合輯 -
上海的房地產市場,極度不正常|你是如何買到“垃圾盤”的| 黃浦區,依舊是上海“第一富人區”|為什么重提五大新城? |為何新城開發總是“失敗”?| 終于找到了房價的本質 |安亭這樣的遠郊,未來還會有機會嗎?
▼
以上為正文
編輯∣環線咨詢
?本文版權歸“環線房產咨詢”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進專屬粉絲群
一對一深度分析
請加下方客服小姐姐微信
▼
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