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和一次性扣除政策,加大了企業購置設備器具前期的稅前扣除金額,減少前期應納稅額,有效地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考慮到咱們學苑很多學員,在課程群里經常問到有關「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的相關注意事項等問題。
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和一次性扣除政策,加大了企業購置設備器具前期的稅前扣除金額,減少前期應納稅額,有效地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考慮到咱們學苑很多學員,在課程群里經常問到有關「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的相關注意事項等問題。
于是常月決定專門針對固定資產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給大家做一個重點梳理:對政策特點、優惠條件等注意事項及賬、表、稅的合規處理和大家做相應探討。
首先,咱們先來認真看一下,固定資產一次性稅前扣除的政策規定。
依據財稅〔2018〕54號公告規定: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可以選擇一次性扣除。
以及財稅【2021】6號公告將54號文延期到2023年12月31日。
而2022年3月份,出臺了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新政策,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力度再加碼:單位價值超過500萬元的也可以選擇一次性扣除了。
當然,常月也根據文件中的最低折舊年限,給大家總結了下面的導圖,方便咱們小伙伴們理解:
一看到關于一次性扣除的文件更新,就有很多學員來問:是不是購進固定資產就可以一次性直接計入到成本費用就可以了?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正在看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疑惑?
很多財務人員都認為,以后不管購買的500萬以下還是符合12號文的500萬以上的資產,都可以不計入固定資產了。
現在老師必須告訴大家,這個認識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不管從會計準則還是稅法來看,固定資產都不是以單位價值為依據的。
但是如果僅僅以使用年限為準,將價值很低的金額也直接進入到了固定資產去折舊,也未免太死板了。
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自己企業內部核算的需求,去制定固定資產的相關制度。
這里常月也給大家附上了一個清晰的導圖,關于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的易錯點總結:
第二,咱們再來看看,關于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的賬、表、稅處理的難題。
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案例分享
A公司在2021年12月購入一輛汽車,固定資產入賬價值30萬,假設無殘值,會計按照6年折舊,稅務上享受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那么2022年第3、4季度各自如何填寫申報表?
可以一塊來捋一下:購買了資產,根據入賬成本直接在賬面顯示固定資產的增加,然后按照準則的規定,從次月開始計提折舊;
購買的時候:
借:固定資產300000(有進項要考慮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300000
從次月開始逐月折舊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等4166.67
貸:累計折舊4166.67
第3季度預繳稅款:
一次性扣除,重點在2-4欄次的填報;
那按照稅收一般規定計算的折舊金額如何填寫?一起來看填表說明??
看到沒有,這里說的很清楚,填寫的是1個月的金額哦~
稅收一般規定指的是:稅法層面對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的規定,所以接下來咱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60條,就能知道:
在本案例中,小汽車稅法最低折舊年限是4年,那么,
具體填寫表A201020如下:
注意:這里的第6欄,293750是為了方便稅局管理,對你交稅情況并不影響,不用關注!
附表填寫后,將會自動生成主表。
最終對于本期實際利潤額的影響為,調減了262500元;
而第4季度預繳稅款則為:
資產原值:30萬
帳載折舊:30÷6年??1年=5萬;(比上一季度多了3個月的數據)
按照稅收一般規定計算的折舊:仍然是0.625萬元;
享受加速折舊:30萬;
納稅調減金額:30-5=25萬;
最終對實際利潤額的影響為降低了25萬,因為通過每月折舊已經減去了5萬,所以最終實現30萬一次性扣除的效果;
那也會有小伙伴問到:一次性扣除需要備案嗎?
這是不需要的,自行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即可。
那留存備查的資料,具體有哪些呢?
根據2018年46號文規定的內容,咱們可以清楚地知道:資產購進時點的資料,比如發票、到貨單;資產記賬憑證;
還需要核算好有關的資產稅務處理和會計處理差異的臺帳。
以上就是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相關內容了。
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一起探討~
何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