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幾天在悟空問答的留言很多,關于羊脂玉的問題比較多,這次來系統的說一說。羊脂玉我們俗稱的羊脂玉,其實專業上稱之為“羊脂白玉”。顧名思義就是猶如羊脂(俗稱羊油)一樣的玉石。現代寶玉石學家的解釋是:優質和田玉白玉,其顏色呈脂白色(可稍泛淡青色、
這幾天在悟空問答的留言很多,關于羊脂玉的問題比較多,這次來系統的說一說。
羊脂玉
我們俗稱的羊脂玉,其實專業上稱之為“羊脂白玉”。顧名思義就是猶如羊脂(俗稱羊油)一樣的玉石。
現代寶玉石學家的解釋是:優質和田玉白玉,其顏色呈脂白色(可稍泛淡青色、乳黃色等),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雜質。羊脂白玉中主要含有透閃石(95%)、陽起石和綠簾石,狀如凝脂,為軟玉的一類。
昆侖山
羊脂白玉屬于和田玉白玉玉中的優質品種,羊脂白玉是帶著油脂光澤的純白,在燭光之下的光暈是柔和而微微泛黃的,如同凝脂一般,羊脂白玉的子玉浸泡在昆侖山下荒原或綠洲的地下水土中千百萬年,產量稀少價值很高。羊脂白玉晶瑩潔白,細膩滋潤而少瑕疵,“白如截肪”。其特點就是,特別的細膩、光亮、溫潤。上佳的羊脂白玉近于無瑕,好似剛剛割開的肥羊脂肪肉,而光澤正如凝煉的油脂。
歷史上的羊脂玉
從殷商時期到清代:據考古發現的材料介紹,早在3500年前的殷商時期,昆侖山出產的玉石已經傳入中原。春秋戰國以后,和田玉逐漸成為歷代帝王和王公貴族使用的主要玉料,多數為采集的子料。到元代開始采取山料,到清代以后山料的產量就已經大大超過了籽料。
羊脂白玉戰國玉舞人,動感十足,翩翩起舞,取自和田白玉最精華部分精雕而成,具備最佳光澤和質地,表現為溫潤堅密、瑩透純凈、潔白無暇、如同凝脂;采用透雕技法,鳳鳥環繞,體態蒼勁,局部沁色,養眼可人,表面玻璃光明顯,真是美輪美奐,有些天造地設的意味。是漢代貴族的把玩佳品
羊脂白玉自古以來人們極為重視,是玉中極品,非常珍貴。它不但象征著“仁、義、智、勇、潔”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著“美好、高貴、吉祥、溫柔、安謐”的世俗情感。
在古代,帝王將相才有資格佩上等白玉。考古事實已經證實,很多古代皇帝使用的玉璽是專用白玉玉料。很多各地博物館的館藏的珍品中,莫不把白玉玉料雕琢而成的歷代文物奉為“國寶”,例如出土的西漢“皇后之璽”就是利用晶瑩無瑕的羊脂白子玉琢成。
考古專家的發現已故全國著名考古專家夏鼐先生曾在文章中稱:“漢代玉器材料……乳白色的羊脂玉大量增加”。實物證明就是指漢代水產羊脂白子玉而言。這就從理論到實踐充分證明了羊脂白玉,就是晶瑩潔白而無瑕。
其特點就是,特別潔白、光亮、溫潤、細密、油脂等。上佳的白玉無瑕,最好的“白如截肪”,即好似剛剛割開的肥羊肉脂肪。其硬度僅次于翡翠。因硬度高,入土2000多年,不全沁,但也不是不沁。質軟的有雞骨白,質硬的局部有瓷白,受沁和開窗部位,全呈“老化”現象。并不像原來那么白了,這不是一種毛病,而是出土古玉的特征。
羊脂白玉浸泡在水土中2000余年,其質地硬密,溫潤如初,這就是它的可貴之處,也正是它貴重價值所在。此羊脂白玉,漢代水產的白子玉,肌里有“飯滲”,后代很難仿制,只能天然渾成。明清時期的青白玉,皆無“飯滲”。
羊脂玉的分類
羊脂白玉分“籽玉”與“山料”。
“籽玉”:所謂“籽玉”是從昆侖山下玉河中撈取的,這種“籽玉”細密、溫潤、光澤如脂肪。有的“籽玉”肌里內含“飯滲”,呈欲化未化的白飯狀,這是水產白玉的肌理特征之一;還有的因長期浸泡在水沙中帶有各色的皮子。此種“籽玉”優于山料,極為珍罕。
(上面一堆的料,同行有一個老板30W想收,不賣,一顆基本上在3W左右)
“山料”:產于山上原生礦的稱為山料,是從原生礦床開采所得,呈塊狀,不規則狀,棱角分明,無磨圓及皮殼。純白如脂肪者少。
據有關材料介紹,自春秋戰國至元代之前的和田玉,均為采集的籽料;到元代開始采集山料;到清代,籽料逐漸稀少,始大規模采集山料。
價格高的原因
產量
物以稀為貴,每個事物都適用于這條黃金規則。產量越少需求量越大,價值就越高。“恰如其份的稀少”也是影響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稀少會導致價格高,但有必要注意的是如果它太稀少,以至于人們無法認識到它,甚至慢慢地忘掉了它的美麗,市場的需求自然會減少,它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還有就是,可能沒有人會去宣傳市場上幾乎買不到的產品。
耐久性
對于寶石來說,評價它的質量時,很重要的一點是寶石的耐用性,和田玉也是同樣的道理。白玉從遠古的時候就被人類所認識,并廣泛地用作工具、武器以及宗教祭祀的神器,其堅韌耐用,日久彌新的特點為古代中國人所崇尚。羊脂玉看似柔軟,內質剛強堅韌,可以長久的佩帶使用和傳承。基于羊脂玉優秀的工藝性質,歷代琢玉器名家,無不將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作為施展自己雕刻技藝的首選玉石。
文化
油潤細膩的質地,“色如截脂”的凈白,“常如肥物所染”的光澤,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含蓄的審美觀念,不張揚,不艷麗,不耀眼,用一種“精光內蘊”的美,吸引了中國人幾千年。羊脂玉的美麗之中有一種神秘的魅力,多少人為之癡狂陶醉,千金散盡亦不悔。
古人關于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的種種論述,更將玉石的人文內涵提高到了一種神圣的地步。
古人將玉石的品質、色彩對應上了人品、文化內涵,如今眾多藏家跟風勢頭也很嚴重,往往容易頭腦發熱。
體積小
體積小:體積小,價值高,便于攜帶和收藏是羊脂玉價高的一大因素。自古以來達官貴人、商界巨賈們熱忠于投資于珠寶玉器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體積小,這極大方便了他們隨時、親自、秘密地保存和轉移大量的資產,又可長期保值。
怎么鑒別?
羊脂白玉的鑒別要點必須滿足五個方面,即質地純、結構細、水頭足、顏色羊脂白、油性重。
1、質地純——羊脂玉中透閃石礦物含量達到99%。
羊脂玉存在于圍巖蝕變的地段。當花崗閃長巖體與白云巖接觸產生一系列接觸變質巖系,白云巖變為白云石大理巖,巖漿晚期熱液沿白云石大理巖構造裂隙通道,發生交代作用形成透閃石巖。
圍巖蝕變形成了白云石大理巖-透閃石化白云石大理巖-透閃石巖三種巖相,羊脂玉就賦存于透閃石巖巖相中。
2、結構細——羊脂玉中透閃石呈顯微纖狀變晶結晶及成集合體,在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下可對透閃石結晶粒度進行測定,羊脂玉中透閃石纖維狀長度(縱向)0.033-0.01mm,寬度(橫向)0.0006-0.001mm,這些顯微纖狀、絨毛狀、氈狀透閃石晶體互相交織在一起,組成絨毛狀結構、氈狀結構、交織結構。
顯微纖狀、絨毛狀、氈狀透閃石晶體集合體,在正交偏光下的特點就是在相同角度內,不顯示均一的消光現象。
3、水頭足——水頭、靈地都是玉石透明度的稱謂,在透閃石玉中常從厚度2mm為標準,白玉在這準則中呈現半透明—不透明,羊脂玉的水頭足說明呈現半透明狀。
4、顏色為羊脂白——羊脂白不是純白,而是帶有油脂光澤的白,在白色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黃色,質地差的也可在白色里透出微微的淺灰色調。
5、油性重——羊脂玉在人們手掌中不斷的觸摸過程中,自而然之,在玉石表面產生一種"油性"感,在一些和田細白玉中也有此現象,當羊脂玉墜于水中,提起玉體,可滴水不粘,因此油性重的羊脂玉綿性也特好,所謂綿性,也就是韌性。
怎么保養(使用過程中的禁忌)?
1.避免與硬物撞碰。玉器受碰撞后很容易破裂,有時肉眼雖看不出裂紋,但玉表層內的分子結構已受損壞,產生了暗裂紋,天長日久就會顯露出來。
2.盡可能避免沾染灰塵、油污。玉器表面若有灰塵,宜用軟毛刷清潔;若有污垢或油漬等附著于玉面,可用溫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洗凈。切忌使用化學除油劑。對于嚴重污染的舊玉可到生產、清潔玉器的專業公司用專業的超聲波清洗保養。
3.玉器佩掛件不用時要放妥,最好放進首飾袋或首飾盒內,以免碰傷。
4.避免與香水、化學藥劑、肥皂或人體汗液接觸。因為玉器接觸太多的汗液后,即會受到侵蝕,使外層受損,影響本來的鮮艷度。翡翠、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佩帶之后要用柔弱的布擦凈。
5.避免陽光長期直射。玉器陽光暴曬遇熱膨脹,分子體積增大,會影響玉質。尤其是水晶、瑪瑙等受到高熱會發生爆裂,因此更忌接近熱源。
6.過于干燥的環境容易使水分蒸發,從而損害玉的品質。
因為篇幅的問題,今天先說到這吧,如果你有什么好物件,可以在留言區發出來,讓大家欣賞欣賞,碼子(打字)不易,希望你能給我點個贊,喜歡的話也希望你能夠收藏和轉發,我是一個從事和田玉十幾年的老男孩,有問題或者鑒別,可以留言或者私信告訴我!感謝!
丁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