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果覺得文章合您口味,那您隨手的關注、點贊、收藏、評論、轉發都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本文展示的僅為個人觀點,如果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交流。最近有一首唱少年的歌紅遍了抖音和朋友圈,歌詞大概是:“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
☆如果覺得文章合您口味,那您隨手的關注、點贊、收藏、評論、轉發都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
本文展示的僅為個人觀點,如果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最近有一首唱少年的歌紅遍了抖音和朋友圈,歌詞大概是:“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
眼前這個少年,還是最初那張臉,面前再多艱險不退卻”
也許大家都有一顆不愿老去的心,倔強地與時光做抗爭,然而有時又不服不行,因此更多的時候只有帶著自家小外甥去浪,去體會不退卻的感覺。
小外甥作為一名快上小學的孩子,擁有極其強烈的表現欲望和好勝心,上次教他游泳一直不肯悶水,結果讓他和旁邊小姐姐比賽,一下就悶了十來秒,而最近老姐入手了一臺電動滑板車,小家伙天天就吵著要帶上它去街上浪,而今天我就拿著手機穩定器給小家伙做了一個記錄。
騎行帽
雖然是滑板車,但是該有的裝備我們也不能少。
▲直接給小外甥一頂捷安特騎行帽G833。
G833采用的是PC外殼搭配EPS主體,輕量、堅固而且美觀;一體成型設計比起迪卡儂入門款更安全,而GIANT的LOGO看上去也更專業。 ▲減震吸汗內襯,在緩沖減震的同時讓佩戴更加舒適,小男孩一瘋就出汗,特別是魔都夏日,真的是要熱S個人~
▲第一步,調整好位置,水平戴在頭上,盡量對齊眉毛或者與之平行。
第二步,調整帽帶扣,調節帽帶扣于耳垂正下方一指寬位置。
第三步,調整鎖扣,調節帽帶松緊保證嘴巴張開時覺得緊,閉口時覺得松。鎖扣應位于下顎的位置,不能擺在腮骨的位置。
電動滑板車
再看看小家伙最近很迷的這款電動滑板車:九號兒童電動滑板車E8藍色款。相信很多人都玩過滑板車,無論是古早的鐵桿支架,還是現在普及的塑料支架,甚至不少人還用過電動滑板車,然而一款屬于兒童或者青少年的電動滑板車,市面上卻比較鮮見。今天要推薦的電動滑板車就是專為6~12歲孩子定制的電動滑板車——九號兒童電動滑板車E8。提到九號這個品牌,更多的人可能會想到名聲大噪的平衡車和能組裝的卡丁車,品牌在顏值、安全以及性能方面已經攢下了不少好口碑。
▲E8電動滑板車包裝外有滑板車的廣告圖,一側有E8的優勢介紹:電動/助力/安全三種模式自由切換,手剎/腳剎/電剎三重制動,超輕的鋁合金車架整車才8公斤,續航10KM,極速14KM/H,快速折疊輕松攜帶,整車IPX4防護。適用于身高115~145cm,6歲以上的孩子。
滑板車許多地方采用了航空鋁合金材質,比如車架、立管還有把手,使得滑板車堅固且輕便。官網查到滑板車的極限靜載達600kg,且通過了2000km耐久測試,我尋思這要不是桿子對我這個1米9的人來說太短,否則都可以去跑代駕了啊。
▲輪胎胎紋應該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在滑行過程中能感受到出色的抓地力和防滑性能,至少,200斤的我玩得很快樂~大體重的我加速、轉彎、調頭均輕松自如; ▲充電口沒有用常見的數碼類USB,而是3.5mm接口的。 ▲盡管定位青少年,然而踏板上的線條頗有藝術感,而磨砂材質的應用讓孩童不易腳滑;在踏板下面集成了動力鋰電池(大廠商高安全性的18650電池)+BMS+控制器的大模塊,這種設計方式能讓踏板處更輕薄,整車也得以更緊湊和可靠;
在官網特地看了下資訊,E8整車有IPX4防水且通過了UL2272和UL8871(針對電池)的認證測試,對于不明所以的朋友我一言以蔽之的解釋吧,這些認證測試就是讓使用者不用擔心電動滑板車過充、短路、過放,通過震動、沖擊、擠壓、跌落、過載等測試。
▲E8采用了創新的無感算法替代電機霍爾傳感器,可以讓響應快速,簡單可靠;充電和開機時,LED指示燈會亮,晚上更增添安全。
▲每次短按開關機鍵都能切換騎行模式,電助力、電動、安全三種模式,當使用滑板車累積行程超過1km之后,電動和電助力的限速會從10km/h提升到最高。
電助力:開啟電助力模式后,腳蹬地,傳感器會檢測到蹬地加速動作和識別蹬到的最高速度,在蹬地滑行速度 3km/h 及以上時滑板車會自動啟動電助力,滑板車會自動保持當前速度前行,不會像普通滑板車那樣速度會慢下來,在滑板車的最高時速內可連續蹬行加速,蹬地越猛,加速越快。
電動:滑行時速達到 3km/h 及以上時啟動,按動指撥油門持續加速,最高可達14km/h。
安全:原理同電動模式,最高時速限定 10km/h。
▲前后輪光淺藍色圈均采用二次包膠工藝,這種工藝可以避免熊孩子玩車經常剮蹭而輕易褪色,能長久保持色彩的鮮艷;而配備的高彈橡膠輪胎更耐磨,由于無需充氣,更加不必擔心爆胎,省去維護的煩惱;后輪剎車片上配有3M 警示反光貼,增添夜間騎行安全感,E8不會真的打算開辟代駕市場吧.... ▲E8的收納和展開還是很便捷的,但是記住圖上的卡片應該在使用滑板車時貼住立管。 ▲組裝滑板車時一定要按說明書安裝到位。 ▲立管上有一個掛扣,當然它還有另一個用處。
▲E8的收納很方便,支架上的掛鉤便能在收納時鎖扣在后輪罩上。
▲E8細節做的還是不錯的,比如車把位置采用彎折工藝,提升外觀辨識度的同時也融入了動感的設計因素;軟質TPR把套易清潔,且能在提升握時手感時增加防滑性能,這個設計對孩子來說很貼心;指撥式油門的阻力不大不小,很適合孩子。
E8提供三種剎車方式:手動剎車、EBS能量回收剎車、后擋泥板剎車三重。
手剎:專為小朋友設計的小握距剎把,握持舒服,制動方便快速。
EBS能量回收剎車:松開油門時,立即啟動能量回收,起到主動減速的效果。
后擋泥板腳剎:順應小孩子使用無動力滑板車的剎車習慣,通過腳踩擋泥板進一步提升制動效率。
跳車后剎車保護,腳搓地剎車保護:程序里設置的檢測算法,收集車體速度、加速度信息,來判斷用戶是否跳車,假如監測到用戶跳車則立即減速剎車。
▲來時手剎,去時腳剎,效果見動圖,很好!
▲在試試拖鞋情況下的坑洼地形。作為170斤的大體重人士,這款E8滑板車照樣能承載讓我飛起,當然,其實它不該承受這個青少年款滑板車應承載的重量;動圖可見,E8在粗糙的地面上依舊可以順利滑行,有一定的避震性能。
穩定器
再看看我記錄小外甥街浪的裝備,一臺手持穩定器:飛宇Vlog Pocekt2手機穩定器
▲這款Vlog Pocekt2產品里沒有多余的東西。除穩定器本體,還有三腳架底座(通用1/4螺絲)、Type-C口的充電線(好評,不要省下改接口的錢,C口對消費者來說真的很方便)、收納袋(很方便,基本我都是放進袋子里就帶走了)、保修卡好說明書。 ▲一開始我納悶為什么你手持穩定器給我一個三角支架,看不起人還是怎么? ▲但是用過之后我只想說真香,有了它可以拍180°照片甚至360°全景照片,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要下載飛宇的官方APP,其次在APP里選中對應的拍攝選項,看看效果。
▲180°模式
▲360°模式,當拍攝完畢后會自動回中并進行合并操作。
▲Pocekt2不重,對比了下手機,比2個蘋果XR要輕,體積很小,有多小呢?
▲紅色圈出來是我準備放入,而藍色是已經放入,便捷!
▲每次用pocket2前,我們要手動解鎖機身上的3個卡點(明顯的鎖定和解鎖標識);機身上的功能按鈕,正前方的四個功能按鈕分別是四向搖桿、錄像鍵、拍照鍵(短按拍照,長按連拍)以及模式切換M鍵,雙擊M鍵即可切換橫/豎兩種模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方式。
▲如果不解鎖,穩定器是無法正常工作的。
第三張圖手握的是手機夾。
▲力矩挺大,不用擔心使用時手機會掉。 ▲通過POCKET2左側的對焦推拉鍵,能進行拉近/推遠的縮放操作,很人性化,畢竟我們不可能一手操控手機一手去移動穩定器吧。 ▲機身為磨砂質感的復合塑質,手握處粗顆粒設計增加了摩擦感,讓握力更緊。
▲在沒有安裝手機情況下,APP會有警告而穩定器則抖動警告。
▲飛宇APP也很給力,選擇的功能很多。
這款穩定器創新了折疊設計,方便我們折疊裝入口袋,即用即收,支持主流大屏手機,我這次使用的是小米8SE。 三軸電機鎖設計,固定便攜易折疊。 手勢控制,自拍/多人合影一“擺”即拍。 斜臂設計,不擋手機廣角,視野更自由。 簡單調平即可使用,告別繁瑣步驟。 亮點獵影模式,敏銳動作快速捕捉精彩瞬間。 全跟隨POV模式,360°無限制&第一視角,創作靈感不斷。
加入的盜夢空間,任意旋轉構圖,輕松突破常規。 一鍵切換橫豎屏,抖音直播隨手拍。 撥桿設計,操控萬象,完成不同角度的拍攝需求。 藍牙直接控制手機原生相機和主流美顏APP,提供更多可玩性。 自帶過載,過熱保護和未解鎖等提示,提供更友好的用戶體驗。 全新APP界面設計,自動連接,軌跡延時,重疊影像,光軌拍攝。
街浪
▲用飛宇POCKET2來拍九號電動滑板車,當然自己的手還是會不自覺的跟著小娃死神移動,不過還是可以看到穩定器自己根據追蹤而移動的。
▲拇指操控焦距很方便,為了拍這個動圖,小外甥一直在抱怨我,而動圖中他那急不可耐的狀態,以肢體語言告訴我,老子等不及了。
▲用了電動滑板車的助力模式,一溜煙就到遠處了,一路小跑過去也的確穩定。
▲當穩定器上操控方向時,手機里拍出的成品效果是這樣的。
▲光軌模式可以開啟魔幻動圖,如果是晚上看車燈,那處處都可以是車尾燈殘影。
▲盜夢空間特效
▲小姐姐登場,洗洗眼。
而利用飛宇app中的編輯功能處理視頻,獲得更多的視覺效果體驗,超級炫酷。
↓↓↓
尾聲
其實無論男孩女孩,總有一個年齡段對滑板車是忠愛的,而小外甥對他的熱愛之情從來沒有減少過,因此在得到了電動滑板車之后再一次每天必去廣場刷一圈,記得帶上安全防護裝備呀!
而作為記錄者,拿著VLOG手持穩定器記錄著小外甥的成長,為他已經我們自己留下一波比較清晰穩定的影像很重要,為什么有些電影已經有槍版(法外狂徒張三們去電源院翻拍的版本),但很多人依然能忍住不看呢?槍版那晃的觀看者要吐的影像,留下的只有糟糕回憶而非對電影浸入的感受。自己拍攝的影像雖然不會說要吐,但是一段穩定的影像顯然能留下更多更好的回憶不是嗎?
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