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聚焦“金融科技:規范發展與高效賦能”的“第四屆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舉辦,提升效率同時兼顧風險,賦能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監管科技等等成為本屆峰會的關鍵詞,監管者及產學研嘉賓共同為金融科技的未來描繪了一種越來越清晰的發展愿景。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提出,“發展金融科技的初心是運用現代科技的成果賦能金融提質增效,通過科技的驅動,創新引領,為金融的發展注入正能量。”踐行普惠、服務小微無疑是當仁不讓的正能量,因為“民營和小微企業是培育新動能的重要源泉,在經濟發展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為促進經濟增長、就業增長、激活活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網商銀行行長金曉龍認為,好的數字金融具有三個特點:第一,可負擔,客戶是用得起的;第二,可獲得,是大面積可獲得,而不是小面積可獲得;第三,可持續,小微金融服務提供商自身在商業上是可持續的,只有這三點同時具備,才能夠把小微金融的事業持續、健康地堅持下去。
如何做?金融科技無疑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世界銀行高級金融專家邵長毅引述了世行的一份最新報告的結論,“金融科技是解決小微融資難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個手段。”
企業界深化金融科技創新、推動金融和科技融合方面積累了獨特而又豐富的經驗。例如,網商銀行的310模式頗受好評,因為它做風控時不預設任何一個人是壞人的立場,陪伴客戶成長,把個體賬戶關聯和網絡評估結合起來,經營數據和行為數據結合起來,實時動態評估。再比如,銅板街的“雙向普惠”模式也格外知名,在為中等收入群體提供此前只有私人銀行客戶才能享有的品質服務的同時,幫助小微企業和個人獲得了透明、平等、高效、成本合理的普惠金融服務。其支撐是已在全流程、全場景實現了AI賦能的智能金融服務體系,包括AI KYC、AIKYP、AI風控、AI安全、AI決策支持等。在經營管理理念上,銅板街也以“敬畏科技,敬畏風險”著稱,正是因為有敬畏心,它才走得又穩又好。
一個基本共識是,在踐行普惠和金融科技創新方面,中國的金融科技企業和金融機構做得很好。例如,“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2018年我國金融科技發展指數排在全球第二位,僅次于美國。”“小微融資難是各國都有的問題,中國解決得很好,只是進一步發展的問題。”有理由相信,在中國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小微金融事業、普惠金融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