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眼下多種傳聞表明iPadmini6將在3月23日發布,而根據此前曝光的信息,iPadmini6是一款由內而外都發生改變的產品。包括全新的機身設計、更強的硬件配置等。與此同時,電源指紋按鍵、全功能USB-C接口也會應用在這款產品。不過在教授看
眼下多種傳聞表明iPad mini6將在3月23日發布,而根據此前曝光的信息,iPad mini6是一款由內而外都發生改變的產品。
包括全新的機身設計、更強的硬件配置等。與此同時,電源指紋按鍵、全功能USB-C接口也會應用在這款產品。
不過在教授看來,全新的iPad mini6更像是iPad Air4的縮小版。
畢竟從各種板上釘釘的信息來看,iPad mini4有的iPad Air4全都有:同款A14芯片,支持第二代Apple pencil以及后置單攝的成像方案...
要說它們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可能只有屏幕大小和機身尺寸方面。
傳聞iPad mini6采用8.9英寸的60Hz屏幕,要比iPad Air 4的10.9英寸小一點,比12 Pro Max的6.7英寸大一點。
但也正因為iPad mini6的定位如此,讓教授不禁在想它究竟能做什么?
對此教授找來iPad Air4和一些它的配套周邊,包括Apple pencil二代、綠聯專屬拓展塢,甚至還貼了某書上說得很有必要的綠聯類紙膜。
另外作為11英寸iPad Pro 2020款的用戶,教授也會用Pro的體驗去看待這個問題。
1、性能再出色,屏幕大小也會限制發揮
一直以來教授都不擔心iPad的性能,畢竟日常操作下很難讓人察覺到卡,而非要說讓人能察覺到性能差異的,更多是在高負載操作時。
例如在剪輯多條視頻流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搭載A14芯片的iPad Air4要吃力一些。
當然這種感知差異還體現在導出視頻時,同樣搭載A12Z芯片的iPad Pro要快一些。
不過考慮到iPad mini6的屏幕尺寸較小,一些較為復雜的剪輯操作會變得不順手。
但對于很多小屏設備來說,通過綠聯拓展塢外接大屏,倒也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說白了就是將iPad變成一個mini主機,通過綠聯拓展塢外接顯示器、鍵盤鼠標,以及外接電源給iPad供電,帶來一種頗具「儀式感」的使用體驗。
另外也可以用iPad mini6作為辦公電腦,讓操作在大屏和小屏之間無縫切換。
既然屏幕限制了iPad mini6的發揮,所以其也就只能用來輕辦公,部分場景還是需要通過綠聯拓展塢進行外接。
更何況就蘋果目前的配件生態來看,給mini推出一款帶鍵盤的保護殼,或者是專用的妙控鍵盤可能性不大。
2、利用好屏幕優勢,體驗比Pro還爽
但是回到端游方面iPad mini6就有絕對優勢了,機身小屏幕尺寸又剛剛合適,直接解決了屏幕過大不好操作、屏幕太小限制發揮的尷尬。
配合A14芯片、立體聲揚聲器,妥妥的會像像上一代iPad mini一樣,成為很多游戲玩家的專屬設備。
其次mini屏幕在搭配Apple pencil聯動使用時,雖說沒有Air4動輒10.9英寸的大,但是便利性明顯會有優勢。
比如腦海里突然迸發出某個想法時,可以很快地拿出iPad記錄下來,注意要是貼了綠聯類紙膜的話,那種記錄的感覺富有真實書寫的質感。
如果是Mac用戶在開啟「隨航」功能后,mini同樣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副屏。
比如mini屏幕專門用來放一些提示類窗口,可以讓自己更專注在主屏幕,在無線投屏進行分享、拓展屏幕標記時,反而小尺寸屏幕可能會有更不一樣的體驗。
3、只要價格合適,終究逃不過「真香」定律
還記得上一代iPad mini發布時,其不到三千就能入手的價格,讓很多坐等Pro的用戶紛紛入手。
而對于全新換代的iPad mini6來說,只要價格合適就依舊逃不過「真香」定律,即便相比上一代產品會漲價的前提下。
最后就目前的整個平板市場來說,蘋果iPad系列算是最為成熟的產品。
除了不斷提升的生產力屬性,其還可以提供豐富的軟件服務、聯動性出色的配件體驗等。至于iPad mini究竟能做什么還是得看如何用,畢竟拿iPad Pro來蓋泡面的人都不占少數。
你們覺得iPad最大的用途是什么呢?
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