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常言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無論是何物,有興盛就有衰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白酒也不例外。每一款酒從誕生以來,地位就岌岌可危,唯一的區別就是,有的酒可以輝煌幾十年不衰敗,像茅臺、五糧液,而有的酒只輝煌了短短幾年,像張弓酒,鴨溪窖。今天咱
常言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無論是何物,有興盛就有衰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白酒也不例外。
每一款酒從誕生以來,地位就岌岌可危,唯一的區別就是,有的酒可以輝煌幾十年不衰敗,像茅臺、五糧液,而有的酒只輝煌了短短幾年,像張弓酒,鴨溪窖。
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江蘇的一款白酒,隕落得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
曾躋身八大名酒行列——洋河大曲
老一輩人應該很熟悉,它有300多年的歷史,早年可是洋河酒廠的牌面,幾乎賣遍全國。
更是在1979年--1989年的全國評酒會上,連續3次入圍中國八大名酒行列。
可如今的洋河大曲早已沒了當年的名氣,甚至出了當地就沒有人認識,一直是用純糧為原料,傳統固態工藝發酵,酒質和口碑一直很好,為何如今少有人記得?
① 酒廠經營模式遇瓶頸
隨著白酒市場的迅速發展,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等都卯足了勁往上走,其中川酒的發展最好,而且主攻濃香型白酒。
出自江蘇的洋河大曲,也是濃香型,但它完全沒有意識到外地酒帶來的壓力。
經營模式一成不變,發展受限,酒廠員工看不到希望,都紛紛離職,尋求更好的歸屬,正是這樣突如其來的變故,令洋河大曲受重創。
可見,經營跟做優級酒質一樣難。
② 被新產品“搶盡風頭”
看著眼前的內憂外患,洋河酒廠想要挽回,決定放手一搏。
在2003年,先后推出了“洋河系列白酒”,也就是我們現在非常熟悉的洋河海之藍、夢之藍、天之藍。
果然新突破很受用,一上市就受到大家的歡迎,瞬間打開了銷路。
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洋河酒廠把全部的精力、資源都投入到了系列白酒上,從而忽略了洋河大曲,它的市場定位、知名度、宣傳等等都變得模糊。
也就是這樣,洋河大曲在市面上才沒了一點消息,只有當地的一些老酒友熟知。
正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洋河大曲本來有很高的名氣,還有國家名酒的頭銜,卻因為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缺乏競爭手段,才隕落至此。
可見好酒質固然重要,但想要長遠的發展,宣傳也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2款酒就是因為沒有好的營銷宣傳,才一直困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盡管有好酒質,但不被人知道也是白搭。
君中元私藏酒
出自貴州仁懷,是一款高性價比醬香酒。
釀造人,曾傳政,國家級釀造大師,師承茅臺原廠長李興發。
釀酒用的工藝、原料都和茅臺無二,高淀粉糯高粱+12987坤沙工藝,釀造過程中就將雜質去除,有害物質甲醇、雜醇油都控制在安全范圍內。
耗時1年釀出的新酒,又窖藏6年。
成酒老熟醇厚,搖晃酒水,流動緩慢,十分黏稠。
一入口,老酒味和醬香味就爆開,醇香幽雅,摻雜著糧香、果香,以及微酸,口感十分協調豐富,就算咽下去,喉間也回蕩著飽滿的焦甜味,持久不散。
就算忍不住喝醉了,第二天也不會有任何不適,反而還意猶未盡。
這個酒價格實惠,酒質上乘,大眾都能喝得起,且能放心喝,可惜宣傳沒做好,導致名氣不大,除了老客知道酒好,其它知道的人很少。
張弓酒
出自河南,有著4000多年的歷史。
開創了低度酒釀造技術,為白酒行業做出巨大貢獻,早年輝煌時家喻戶曉,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瓶張弓酒,就是面子的象征。
作為濃香型白酒,在原料、工藝上一直精益求精,口感綿潤爽口,濃香甘甜,入口沒有一絲辣味和雜味,喝后非常舒適。
可惜在最輝煌的時候,迷失了自我。
員工都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導致內部競爭激烈,而外面又有強大的競爭對手,內憂外患之下,沒有好的應對策略,才慢慢落寞,導致現在少有人知。
結語
可見在白酒行業,沒有永遠的王者,想要長遠發展,除了有好酒質,還得有很高的經營手段,得跟上時代發展,大家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何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