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牽頭,聯合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塔吉克斯坦科學院、塔吉克斯坦緊急情況與民防委員會等單位,在塔吉克斯坦的薩雷茲湖大壩上建成首個基于北斗技術的大壩變形監測系統并正式運行,可提供實時毫米級變形監測服務,將為保障薩雷茲湖大壩安全和中亞地區人民生活安寧起發揮作用。同時,也標志著中塔國際減災防災合作和北斗“一帶一路”國際應用取得實質性成效。
據國家授時中心該團隊專家介紹,薩雷茲湖大壩變形監測系統由北斗信號采集模塊、太陽能光伏供電模塊、區域網絡傳輸和VSAT衛星網絡通信模塊、實時數據精密解算模塊四部分構成,實現對薩雷茲湖大壩的實時連續毫米級變形監測,為大壩的安全提供重要科學參考。
據了解,該研制團隊十多年來在“北斗”相關項目的攻堅基礎上,結合薩雷茲湖惡劣環境條件,相繼攻克了低功耗輕重量便攜式北斗監測終端技術、超長時間連續穩定光伏供電技術、局域廣域聯合的穩定通信技術、復雜環境氣候下北斗實時毫米級可靠定位技術和監測系統完好性監測與防控技術,又經過國內模擬測試、國外聯合調試、大壩實地集成,最終成功完成 系統建設工作。
薩雷茲湖位于塔吉克斯坦東部海拔3263米的帕米爾地區,1911年因該地區發生強烈地震后山體崩塌形成的天然湖泊。同時,塔吉克斯坦地處地震活躍地帶,一旦發生地震,薩雷茲湖堤壩有崩潰決堤的危險,湖水將吞沒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和土庫曼斯坦等相關地區,殃及幾百萬人口并破壞中亞地區生態環境,損失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