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家居裝修是人們生活狀態變化最為真實的反映。我國成立至今70年的發展歷程中,從家庭中的家居裝飾,就可以看出時代的變化。50-70年代,大白墻、水泥地、木制門窗是大多百姓家庭的標配;而到了80、90年代,電器開始進入家庭,裝修行業也開始萌芽興起。在建國70年歷程中的最后20年,是家裝行業迅速發展的時期。家裝行業的發展、壯大,再到如今在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下產生的種種巨變,體現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為建國70周年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一段悅耳的樂章。
在這20年的時間,消費需求和行業變化相輔相成。上個世紀末到2010年之前,低價套餐模式、追求環保健康等相繼成為行業熱點,而在2008年之后,互聯網技術的興起、資本的加持,讓家裝行業迎來更多發展機遇,消費者獲取信息和支付方式上占據了話語權,裝修行業種種“潛規則”也暴露在陽光之下,裝修公司除了立足市場,也肩負著引導消費升級的責任,給消費者提供更透明、全面、優質的家裝產品和服務。
在這其中,以土巴兔為代表的家裝行業新生力量,以技術創新顛覆行業現有模式,打破現有格局,成為重塑家裝行業價值的領軍者。
賦予消費者話語權
上個世紀末到2008年大約十年的時間,家裝行業蓬勃發展。當時,行業用“魚龍混雜”形容并不為過:有從正規院校畢業的“學院派”,又有半路出家的“野戰軍”。以北京市場為例,1995年,中國第一個家裝市場——北京百姓家庭裝飾市場成立。這個攤位制的市場內,90%以上是10平米左右的個體店面,很多店面就只有一張桌子、一個凳子、一個銷售員。如果用一句話形容當時市場的運營模式就是:零門檻吆喝化的攬客模式。當時每天在市場里,人們耳邊都充斥著各種表達式的一句標準臺詞——“裝修嗎您?”
行業初始狀態,“路邊游擊隊”也伴隨正規家裝公司野蠻生長,無資質、無設計、甚至無營業執照,“路邊游擊隊”卻成為很多消費者光顧的對象,一度占據了行業90%以上的份額。伴隨裝修消費需求的“井噴”式發展,種種消費亂象也隨之而來:報價不透明、增項多、設計施工水平差、收錢后公司跑路……
在消費者選擇裝修公司時,前期的信息篩選很大程度決定之后的裝修進程是否順利。而在這十年,很多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方式還很“原始”的,要么通過“熟人介紹”,要么通過大眾媒體選擇,絕大多數在選擇裝修公司之前,對這家公司的資質、能力并沒有深入了解。信息的不透明,為后續消費環節埋下諸多隱患。
互聯網家裝平臺的出現則打破了這種信息不平衡。互聯網家裝平臺通過整合買方和賣方的信息,為消費者提供決策幫助。無論是整合裝修公司、室內設計公司、工長、設計師等服務商資源,還是通過內容、社區等資源吸引業主訪問整合消費端資源,真實、優質、規模化的信息集合,給消費者更多話語權,平臺效應初顯。
“互聯網+ ”的本質是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對于家裝行業亦是如此。互聯網家裝平臺的出現就是帶著這樣的使命。無論成立前身的業務有何不同,早期的互聯網家裝平臺業務不外乎是“整合”和“引流”,通過網絡將分散的商家資源或者消費者需求整合到一起促成交易,以規模優勢降低成本,在消費端達到信息透明等優勢。
改變行業生產方式
如果僅僅是做一個信息中介平臺,那么互聯網家裝行業的真正價值還沒發揮出來。消費者在獲取免費信息后,還在支付、工程交付、售后多個環節存在痛點。這就要求互聯網家裝平臺除了需要做好中介的角色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進化提升,開拓新的路徑,通過新技術、新模式,重塑行業的發展。
從2015年開始,家裝行業進入“洗牌期”,隨著資本的進入,裝修行業現狀被打破,曾經在業內獨占一方的勢力逐漸瓦解。2017年末,在行業深耕近20年的老牌裝修公司因資金鏈斷裂宣布解散,給其合作的供應商、消費者帶來措手不及的打擊;曾經在短時間內席卷全國市場的蘋果裝飾集團也突然跑路,多地消費者表示店面一夜關門,蒙受巨大損失。裝修消費的諸多痛點中,支付安全首當其位。
對此,土巴兔早在2012年就推出“先裝修后支付”業務。被譽為裝修行業的“支付寶”,業主在選擇了裝修資金保障產品后,裝修款項由第三方全國性銀行專項管理,等到相應的環節完工且用戶驗收合格后,裝修公司才能拿到對應的款項,這對于業主的裝修資金與裝修質量都是一個保障。
土巴兔以技術優勢,全面介入裝修公司與消費者的具體環節,改變傳統裝修公司的生產方式。首先,在消費者獲取信息環節,土巴兔以“用戶評價”影響裝企平臺排名。通過網店模式,消費者可以看到真實的裝修案例、真實的裝修日記和商家評價,家裝企業的特色也凸顯出來,與消費者建立高效的連接方式;其次,在裝企運營管理上,土巴兔平臺現有的3D云設計軟件"圖滿意"、CRM管理系統、施工管理工具等“手把手”輔導裝企,使得整個家裝運營體系的業務流程都通過信息管理系統而得到固化,家裝的標準化運營得到進一步鞏固;此外,針對裝企自建產品鏈較弱、規模小的行業現狀,土巴兔引入上游建材供應鏈后,不僅在后臺給裝企提供支持,還通過在裝企頁面點亮“正品材料”等標簽的方式,展示裝企優勢,鼓勵入駐企業形成正向競爭關系。
除了內部效率的提升,土巴兔還在逐漸構建網絡協同的效應,建立平臺生態。土巴兔還引入多種角色進入平臺,例如消費金融服務。在過去,金融機構提供家裝分期付款服務有一個業務上的難題——如何確保專款專用?通過三方簽約、現場檢查等服務,土巴兔作為場景見證者,幫助金融機構給真正的需求客戶提供分期服務。此外,當前對信用好的入駐企業提供工地保險服務。保險最終的受益人是一線工人,在工地上工作傷害風險更高,保險賠款則減輕公司和個人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行業的進步。
平臺賦能改變家裝運營方式
2014年,對于家裝行業來說又是一個小小分水嶺。以愛空間為代表的諸多互聯網家裝品牌的出現,打破了消費者對裝修產品的認知:以* 99元/平方米定價的套餐產品、不到40天的超短工期成為互聯網家裝的“標配”,在這背后,是家裝產業鏈標準化的呼聲。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當下裝修行業生產效率低、行業分散的根本原因來自標準化過低,一旦企業實現了高度標準化,產值也將成倍提升。
裝修,本身就是一個個性化的需求,如何在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和標準化生產之間尋求平衡,平臺的責任便凸顯出來。2017年,阿里參謀長曾鳴教授曾提出未來商業的核心是:挖掘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提供一個標準化的制造產品。企業如果不跟客戶建立一個持續的互動關系,就沒有辦法去理解客戶,也就沒有辦法得到客戶的實時反饋,沒有辦法挖掘潛在需求。只要提供服務,就必須有一個互聯網的界面跟客戶持續互動。而土巴兔作為讓家裝與互聯網產生連接的平臺,便以前瞻性戰略思維的平臺嗅到了巨大的市場潛力,潛心研究如何打造具有超前體驗感的消費服務產品。
平臺賦能,也是土巴兔未來的發展戰略。針對裝修行業信用不透明、規模不經濟、組織不協同的現狀,土巴兔通過推出“先裝修后支付”服務、建設口碑管理系統等重建行業信用體系;通過對設計、施工、物流等各環節進行優化,幫助裝企實現智能化運營;通過開發相應軟件幫助裝企解決人力、技術方面的難題,幫他們減少冗余成本,運營更輕盈。讓萬億級家裝市場,誕生出一批優質的、具有相當規模的企業是某種必然,這也是土巴兔平臺的價值所在。
曾鳴將土巴兔的模式作為互聯網改造產業的代表性案例放進了《智能商業》一書中,互聯網正在改變家裝運營的組織方式,當通過互聯網實現了充分信息互動后,傳統組織的界限開始模糊了,傳統的家裝流程也正在被改變,形成互聯網時代嶄新的家裝業務流程。可以預見,在未來的20年,互聯網家裝平臺將改變家裝運營方式,面對近萬億級的家裝市場,互聯網家裝平臺的發展值得期待。
丁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