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何向“老賴”維權一直都是個社會性難題,而對網貸行業,面對這個問題更是難上加難。
繼7月5日深圳金融監管局發布關于打擊網貸行業嚴重失信行為的工作通知后,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下稱“北京互金協會”)近日也召開了“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舉行網貸行業催收問題研討會”。
與會專家表示,目前,社會上存在部分借款人和企業打著“反暴力催收”名義進行惡意逃廢債的行為,需要聯合各種社會力量共同打擊,把網貸行業惡意逃廢債名單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并建立失信懲戒制度。
惡意逃廢債行為不僅是對于出借人利益的侵害,更是對整個網貸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巨大傷害。日前,作為網貸行業的頭部平臺,點融多方聯動向“老賴”維權,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維護平臺出借人的合法權益。
引入網絡仲裁高效向“老賴”維權
在行業內,點融是最早引入仲裁手段,借助仲裁機制約束借款人“老賴”行為,維護出借人利益的平臺。2014年9月,中國P2P行業依法催收第一案在上海宣判,點融起訴老賴獲勝訴。此后,訴訟成為平臺維護出借人利益的有效手段,也為妄圖逃脫還款的老賴敲響了警鐘。
針對訴訟成本高、時間時間長等維權痛點,2018年9月,點融正式接入廣州仲裁委員會網絡仲裁,一旦借款人違約,點融即可依照約定申請網絡仲裁,要求借款人還款,無需經過傳統仲裁的各種流程,最快僅需7個工作日便可取得仲裁裁決書,個案維權成本甚至可以低至40元。
針對逾期的借款人,仲裁委一般會裁決借款人歸還借款本金,并支付利息和逾期罰息。根據規定,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自作出之日起即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借款人在仲裁后仍不履行還款義務,點融有權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并申請將逾期借款人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由法院限制其高消費,同時被執行人的收入、銀行存款、股票、車輛、機器設備、房屋、土地等全部資產都將被納入可供執行財產。如果被執行人轉移財產逃避執行的,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目前,網絡仲裁已經成為點融打擊老賴的有效方式之一。
將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信息納入征信系統
除了通過訴訟、仲裁等法律手段制衡“老賴”,點融還積極參與征信系統的完善。
2016年,點融加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信用信息共享系統”,持續向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上報借款人的征信數據。2018年,點融又與百行征信簽訂業務合作和信息共享協議,積極配合央行征信系統建設。
2018年8月,在接到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P2P平臺盡快報送老賴信息的通知后,點融第一時間梳理全部逾期用戶信息,將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名單上傳監管部門。據悉,這些逃廢債的借款人信息均會納入征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
此外,點融還與隸屬于最高法院的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簽約,以“共筑金融風險防線、聯合懲戒失信被執行人”為目標展開合作。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涉訴信息服務系統的接入,無疑為點融借款風險控制又提供了一道“防火墻”。
通過向監管上報“老賴信息”、接入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等舉措,點融持續豐富著平臺的信貸共享數據,實現行業及監管部門的信息共享。隨著征信系統的完善,對于老賴等失信人群的懲戒范圍將進一步擴大,惡意逃廢債行為有望得到遏制。
讓金融為真正有需要的群體服務
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離不開科技的加持。作為行業內頭部平臺,點融堅持金融+科技融合,運用整體風控體系將互聯網科技的大數據應用、科技化偵測管理手段與銀行、跨國金融和咨詢機構的風控體系相結合,同時依據相應區域小微的市場需求、客戶畫像和對資產表現的分析,將風控管理做在前期。
點融運用多維度大數據結合機器學習,對借款用戶進行多維度風險識別、深入分析和交叉驗證,實現反欺詐有效防控和全流程風控覆蓋。點融還將科技運用在催收上,通過分群模型和賬齡策略結合,對不同用戶群采取相應的催收手段,有效提升了催收的效率。
通過對區塊鏈承載信用記錄的分布式賬本特點的充分利用,點融將區塊鏈融入供應鏈金融中,使供應鏈每個環節參與者的交易情況進行記錄并開放給鏈條中其他參與者,不僅做到項目工程進展透明化,也能看到資金的流動,為上下游小微企業提供可靠的增信憑證。此外,以大數據為基礎,深度分析和挖掘數據中蘊含或折射的信息,通過構建全新的算法和模型,一定程度上能夠為傳統征信缺失的個人和小微企業解決信用評估提供新的解決思路。
據悉,未來點融網更是要立足大數據風控、云計算和區塊鏈領域,力爭做信用經濟的推動者和服務者,并將繼續在云計算和區塊鏈深耕布局,推動良好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令金融真正服務到有需要的群體。
高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