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
酷炫科技風一直是云計算這種“高科技”選擇宣傳片的慣用風格,電路、電流、芯片再加上漂亮或帥氣的客戶代言人表示XX云對自己有多大的支持,一個宣傳片就宣告完成。
然而,最近京東云一支品牌視頻卻拍出了不一樣的東西。
沒有太多光影渲染下的科技感和酷炫感,只有三個典型客戶——金蝶、達達、360的基層員工實拍,從員工的視角前后對比出使用京東云帶來的不同。
盡管新穎生動,但真實員工實拍反應真實業務情況,還是讓看慣了高高在上品牌宣傳TVC的我們感到一絲另類。
但是,結合“后進者”京東云的業務實際,這支品牌視頻的出現又絕非偶然。
今天,越來越多的“要素”加到了云計算之上,而京東云卻試圖將云計算回歸“純粹”,在智能云時代遵循“極致分工”的云計算業務本質 ,找到屬于自己的市場機會和競爭優勢。
TVC是這種“純粹”的表現。
云計算,是時候回歸“純粹”了
時至今日,很少有云計算平臺是以“服務好客戶”為唯一目標。
它往往承載一個巨頭企業的理想,或是“生態”:不斷賦予云計算各種“責任”,例如商業資源分享的平臺,例如C端用戶資源的集合……服務客戶背后更在兜售自己龐雜的各類業務;
又或是企業下一階段“押寶”:連接企業內外部方方面面,技術、產品和服務的設計都考慮“大船轉向”。
客觀地說,不能認為這些“負累”就一定造成云計算服務不好客戶,只不過在根本上,這些云計算更偏向于實現自己而不是實現客戶。
云計算的本質究竟是什么?本地設備的云端化,還是共享經濟的“高科技”版本?
其實,云計算在根本上是社會化大分工的產物。
在久遠的過去,人們造一個房子,從燒磚開始到蓋好屋頂都需要自己動手,現在,磚有人造、有人送,水泥、沙子、鋼筋各有來處,除了最核心的戶型安排和家居布置,人們幾乎不需要操心什么事。
這就是社會化大分工,一件事被拆分成鏈條,最終被服務者只需要關注最核心的那幾個環節。
云計算就是信息時代鏈條分工的結果,客戶從硬件到軟件到智能被云計算“包攬”,信息時代的商業鏈條被拆分,云計算占據IT和智能基礎服務的大部分環節。
“純粹”的云計算服務下,客戶除了自己核心業務思考和探索,其他信息化鏈條是否能夠做到“毫不費力”。
從這個角度看,京東云這支新穎、行業里顯得另類的TVC,以真實員工的視角對外展示出了智能云時代回歸“純粹”的愿景。
三大案例,也是對“純粹”的三重檢驗
TVC的參與方達達、金蝶云、360視頻三家企業,也恰恰從三個層面反映了京東云服務客戶的“純粹”。
1、360視頻:基礎存儲與傳輸服務的“純粹”
這是“硬”的層面,是云計算最底層、最系統的能力,是分工鏈條最前端的環節。
360旗下視頻產品&業務眾多,帶寬費用龐大,要防止用戶訪問數過多時發生堵塞造成的用戶流失。
360通過大量自建CDN來解決用戶體驗問題,但需要在成本和人力上投入大量資源。
通過京東云內容分發網絡,360視頻搭建起了更穩定可靠的傳輸架構,京東云優秀的CDN網絡能力使360視頻內容能夠更快加載,基本可以實現視頻秒開觀影。
在這種情況下,360視頻的運營成本大大降低,一線的視頻云工程師和產品經理們把目光聚焦到視頻業務發展和創新本身,而不用把精力過多放到視頻存儲與分發這些環節上。
2、金蝶云:部署與運維的“純粹”
這是“軟”的層面,主要聚焦于部署、運維這些“軟件”環節,它們是硬件基礎上關系到信息系統成敗的關鍵環節。
對于金蝶這種老牌ERP廠商而言,云服務的部署和運維就更加重要。
金蝶云星空涵蓋財務、供應鏈、全渠道營銷、新零售、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ERP業務,服務諸多大中型企業,但最開始卻面臨如何為用戶快速部署和開通云ERP業務、安全+穩定+高效+可靠運行等痛點問題。
京東云介入后,正常情況下一天時間即可完成業務的部署和開通,整體效率提升80%以上;在運維環節,基礎設施被優化使用,加上24小時技術服務,成本和反應能力上都大大優化。
緊張焦灼的代碼修改、爭分奪秒的業務部署、通宵達旦的后臺運維……金蝶云開發者們告別這些,把精力集中到了云ERP軟件的優化上。
3、達達:高峰承壓與即時運算的“純粹”
“硬”+“軟”層面后,與云計算天然捆綁的“智”層面能力走向臺前。
專注同城配送的達達在硬+軟層面肯定有自己的需求,但這個直接服務C端的平臺,更面臨著自己的難題:瞬時高并發的處理,以及最優配送策略的制定。
它們一方面考驗著平臺處理高峰突發流量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對智能決策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井噴式爆發的訂單量,持續抗壓的服務器,隨時可能出現的bug,一天內千變萬化的路況……每年618是一線程序員們最緊張的時候。與京東云合作后,今年618,達達抗壓能力提升100%,午間2小時配送完成百萬筆快遞,“最后三公里”實現高效履約。
通過與京東云的深度合作,達達增強了大數據平臺的處理能力、大幅提高了達達騎士的配送效率,最終保證了達達在用戶端的高效履約。強大的技術支撐著達達平臺為用戶提供快捷、專業的配送體驗,在邁向未來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加速前進。
極致分工,才有極致云生態
“云生態”是共識,但不同的出發點,云生態的屬性也將各不相同。
京東云三大典型案例,在共同反映著這個現實:“不費力”+聚焦核心業務,才是“生態”最“純粹”的價值所在。
360視頻可以暢想視頻業務創新,不要天天擔心網絡擁堵、運營成本這些事務性的工作;
金蝶云工程師們不用半夜被一個電話弄醒,也不用擔心運營成本太高而限制優秀的idea釋放,“更專注與軟件本身”;
達達配送員減少了被堵在路上的可能,運營工程師也不用再為瞬時高并發而擔憂,達達可以更專注地拓展業務、思考更多業務方式;
雖然TVC中的三大案例各自對京東云的需求不同,但它們都實現了兩個共同的價值:“不費力”+聚焦核心業務。
當一棵樹處在一片森林中,就不用擔心雨水、土壤和養分,只需要盡力生長即可,這就是生態。云計算的“生態”,也本該如此。
反過來看,一片森林,誰才是核心,誰才是“掌控者”?其實并沒有。
生態,本來就是沒有核心的概念,它在根本上是一個不斷自我強化的共享服務平臺 。京東云把自己放到“純粹”的硬+軟+智三位一體服務的位置上,就是在“去生態中心化”。
為幫助更多行業和企業充分利用云服務承載業務創新,京東云一直致力于持續提升云平臺的數據處理、存儲、傳輸能力。為此,京東云與英特爾開展了密切的技術合作,定制化了第二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并搭載傲騰TM數據中心級持久內存,幫助云基礎設施高效擴展內存,提升企業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從而加速企業進行業務決策和轉型的效率。
而這樣的生態,或才最能打動用戶、解決用戶痛點,在智能云時代形成穩固、自增強的生態,催生一個又一個智能時代的“創造者”。
*此內容為【科技向令說】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多家創投、科技網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嘯獎高級評委;
3作家:【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4《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雜志撰稿人;
5鈦媒體、界面、虎嗅等近80家專欄作者;
6“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為“自媒體”,成為一個行業。
7現為“今日頭條問答簽約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傳播顧問。
曾響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