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年五一假期,因為意料之外的四天長假,激發了用戶的出行熱情,帶來的連鎖反應是民宿預訂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公開數據顯示,五一期間民宿預訂量增速可觀。途家五一期間三四線城市平均增速在5倍以上,木鳥短租五一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263%。民宿在用戶群體的使用率攀升可見一斑。
除了普通用戶之外,民宿在投資圈也備受關注。5月8日,木鳥短租對外宣布完成數千萬B2輪融資,這無疑成為短租市場資本流入的破冰之舉。
今年,不少國內玩家迎來了7周年。回望整個短租市場,短租平臺在國內出現7年之久,憑借穩健的步調,穩妥的商業模式,在經歷共享單車的動蕩之年后,依然堅挺,成為共享經濟領域的常青樹。
近期,短租平臺鼻祖Airbnb在加強本土化戰略上不斷發力,在中國市場大動干戈,謀求站位。目光回到國內玩家身上,途家的一體兩翼戰略發布,木鳥的融資周年和logo換新,小豬請新代言人和發布新logo。國內主要短租平臺的頻繁動作,導致關于短租進入下半場的觀點甚囂塵上,但筆者卻不以為然。
短租下半場未至 玩家仍需努力
回答市場是否進入下半場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弄清楚關于下半場的界定。
首先看市場飽和度。一般競爭進入下半場之后,就意味著市場基本處于飽和狀態,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而事實上,短租市場依然有不少新玩家入局:巨頭的加入,例如美團旗下榛果民宿的獨立;酒店跨界,例如OYO收購歐洲民宿品牌Leisure,不斷加碼民宿,試圖趕上民宿的潮流。
其次,看競爭對手的狀態。目前市場上的元老級玩家所剩不多,除了老師Airbnb之外,優秀學生代表也只剩途家、木鳥短租和小豬三家。榛果作為后加入的玩家,背靠美團這棵大樹,不斷在拓展城市和房源數量上趕追老玩家。從現存玩家的狀態來看,大家還是以自身業務的拓展為主,并沒有到你死我活一決勝負的廝殺階段。放眼整個國內短租市場,各短租平臺依然處在與酒店搶用戶的階段,酒店才是頭號競爭對手。
再次,看市場發展潛力。最新發布的《中國共享住宿發展報告2018》顯示,主要共享住宿平臺的國內房源數量約300萬套,占比僅為3%左右,遠低于歐美20%市場。“在有些民宿業發達的國家,民宿數量能與酒店持平,甚至是酒店的兩倍,而我國民宿短租在大住宿市場上只占了很小的比例”,木鳥短租CEO黃越在接受IT時報采訪時提到。這些民宿數字,跟酒店相比更像九牛一毛,如此差距,似乎在暗示我們,國內短租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上半場也許才剛剛開始。
修煉內功 民宿平臺如何立足競爭賽道
短租市場的巨大蛋糕在整個住宿行業幾乎成為了公開的秘密,酒店、OTA甚至是電商平臺,都不免覬覦,已經入局者不用多說,未來依然會有各種入局方式。現有短租平臺如何才能在更多競爭者不斷涌入的賽道中立足,保有一席之地。
以酒店為對標,民宿作為一種新興住宿方式,除了在保持民宿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根源優勢之外,民宿平臺想要長久發展,還需下足功夫修煉內功,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
第一,在房源數量和品質上下功夫。 短租市場上現有玩家,紛紛坐擁幾十萬套房源,這點先發優勢是后來者在短時間內難以趕超的。除了數量之外,平臺還需在房源的品質和房東服務上下足功夫,以優質的用戶體驗留住用戶,站穩腳跟。民宿市場的短租平臺屈指可數,但是新晉的品牌民宿如雨后春筍般崛起,類似花間堂、詩茉莉、墅家等。關于快速提升房源品質,跟部分高品質的品牌民宿商合作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第二,在品牌建設上下功夫。 鑒于短租平臺在國內的發展情況,目前依舊處于教育市場和培育用戶的階段,用戶的品牌意識還很薄弱。木鳥短租曾委托調研機構在一線城市和二三線旅游業發達的城市調研民眾最喜歡的民宿短租品牌結果絕大部分用戶無法做出選擇,因為他們不知道任何一家民宿短租平臺。所以各平臺在品牌建設及差異化服務上,還需繼續深挖,找到自己的亮點不斷在用戶群體中放大。如果有用戶體驗好的獨家特色房源上線,將成為品牌建設道路上的加分項。
第三,在大數據算法上下功夫。 這是數據驅動時代,用戶體驗除了房源品質和房東服務之外,平臺使用的流暢度和瀏覽預訂效率也直接影響用戶對平臺的打分?;诖髷祿惴?,做到千人千面的頁面,這只是第一步。下一步還需更精準的數據算法對用戶貼標簽,推薦匹配度和滿意度更高的房源。
從當前市場發展情況來看,平臺加強修煉內功,靠自身盈利來保證活下去是第一位的,如此才能在不斷變窄的賽道上繼續奔跑。
短租距離下半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革命尚未成功,玩家仍需努力!
棠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