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沃斯
近日,原計劃于5月16日在紐交所敲鐘上市的斗魚發布公告稱,將推遲至少一周再上市,臨門一腳,為何總是差一點點?
回看斗魚上市之路,曲折坎坷。從2018年計劃上市起,距今已過去一年,而與其同時期披露上市計劃的虎牙和映客,一個登陸紐交所,一個在聯交所上市,斗魚卻一拖再拖。
2018年初,斗魚跟隨港股熱潮計劃上市,然而面對僧多粥少的局面,斗魚在港股融資的難度頗大。加之連續虧損,財務數據并不好看,在港股嚴格的財務要求下,斗魚被迫轉戰海外。
美股市場對于斗魚要寬容很多,不過意外的是,虎牙捷足先登成了“游戲直播第一股”。
就在斗魚猶豫去哪上市的這一年,估值從40億美元一路縮水至25億美元,CBInsights(美國知名市場研究機構)給斗魚的最新估值為15.1億美元。商業信息提供商Crunchbase給斗魚的估值更低,只有約11億美元。兜兜轉轉一年,2019年4月22日晚斗魚正式向紐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交易代碼為“DOYU”,將最高融資5億美元。
模式單一,盈利壓力大
招股書顯示,斗魚2016-2018年度凈收入分別為7.87億元、18.86億元和36.54億元,經調整后(Non-GAAP)凈虧損分別為7.56億元、5.94億元和8.19億元。連續三年虧損。
斗魚招股書截圖
這樣看來,斗魚虧損上市似乎是個定局。當然虧損也不是什么難題,難題主要集中在如何實現扭虧。目前來看,直播平臺收入來源主要靠粉絲打賞主播,然后平臺抽成,這一收入占到總營收90%以上,收入模式非常單一,斗魚也沒能跳出這個模式。
招股書顯示,斗魚2018全年營收36.54億元,其中,來自直播的收入達31.47億元。
作為對比,虎牙2018年總營收約46.63億元,來自直播的收入為44.43億元,占總收入的95.3%。
另外,映客2018年營收為38.6億元,其中直播營收37.3億元,占比約96.6%。
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斗魚如不在營收結構上有所突破,怕是撐不起其上市之夢。
此外,近幾年主播出走事件頻頻發生,直播平臺相互挖腳讓運營風險大幅提高。
前不久,斗魚主播神超和久哥(有“國服第一妖姬”之稱)均已跳槽虎牙,主播包子也離開了,短時間內失去三位主播,這對斗魚來說不是好事。頭部主播相繼出走,要是沒有新主播的加入帶來新的流量,重度依賴直播打賞抽成無疑是自斷后路。
除了主播外流,股東也在今年出現波動。企查查顯示,1月9日,湖北長江招銀成長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新余金誠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招銀共贏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退出斗魚股東隊伍,在此之前,上述三家公司分別持有斗魚4.6942%、0.6315%、0.0426%的股權。
企查查信息公開圖
斗魚在新提交的招股書中表明,陳少杰持有公司28.4%的股份,而騰訊通過全資子公司Nectarine間接持有40.1%的股份,為公司第一大機構股東。
從股權變化來看,斗魚此次上市似乎是為了與騰訊完成交接棒,斗魚將正式被騰訊“收編”,那么上市前老股東的相繼退出就不難理解了。
自2016年起,斗魚B輪、C輪及E輪皆有騰訊系資金入局。同時,騰訊在游戲內容、電競賽事、產品運營等多個方面都給予斗魚支持。
借助騰訊在全球游戲領域的資源,斗魚已經獲得29個全球性及全國性電競賽事的獨家直播權,包括《英雄聯盟》《絕地求生》《DOTA2》等。2018年,斗魚直播約337場電競賽事,承辦85場電競賽事,其中最受歡迎的《絕地求生》黃金大獎賽吸引超過1870萬的觀眾。
換個角度理解,斗魚似乎有些過于依賴騰訊這條“大魚”。實際上,不止斗魚獨一份,包括企鵝電競、虎牙、龍珠等直播平臺背后都有騰訊支持,未來,倘若因為某些因素導致騰訊減少了對斗魚的支持力度,不知斗魚能否“獨自存活”下來。
格局生變,如何突圍?
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游戲直播市場趨于冷靜,隨著頭部游戲直播平臺的上市,行業內部競爭態勢加劇,未來整體行業將會進一步整合。
資本層面,BAT、萬達系、360、蘇寧、京東、網易以及谷歌等多家公司已注資直播平臺,同時入場的還有軟銀和紅杉等資本巨頭。
斗魚不僅面臨來自騰訊系內部虎牙、斗魚、企鵝電競的競爭,還有來自YY、觸手、戰旗、網易CC等其他強勢平臺的壓力。
招股書顯示,斗魚2018年第四季度平均月活躍用戶(MAU)為1.11億人次,平均移動MAU為4210萬人次;虎牙2018年第四季度平均MAU為1.17億人次,平均移動MAU達5070萬人次,略勝斗魚一籌。
除此之外,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抖音、快手、映客等產品快速崛起,也分流了大量游戲粉絲。
雪上加霜的是,自2017年起,我國游戲直播平臺用戶增速明顯放緩,據艾瑞資訊預估2018年用戶增速將同比下降37.5個百分點。且流量獲取成本越來越高,研究顯示2019年3月全國互聯網流量價格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0%。
來源:艾瑞咨詢《2018中國游戲直播市場研究報告》
面臨如此局面,斗魚所謂“游戲+娛樂”戰略需要獲取更有流量價值的內容才可能成功,換句話說,就是用內容資源留住現有用戶的同時,還需要不斷簽約新主播增加流量。
事實上,簽約主播成本也很高。根據小葫蘆榜單數據,2017年12月中國游戲直播平臺的主播訂閱數集中在2000以下,僅占整體5%。在訂閱數TOP10000的主播中,單個粉絲給主播打賞的金額中超過91%的用戶打賞金額低于10元。而目前主播市場簽約費用動輒千萬,甚至上億,短期內投入與回報比并不理想。
在直播過程中,用戶發彈幕比例很高但整體付費打賞率卻很低,有接近70%的用戶愿意通過評論與彈幕進行互動,僅17%的用戶有過付費打賞行為。
來源:艾瑞咨詢《2018中國游戲直播市場研究報告》
在管理層面,斗魚也問題頻發,據媒體報道,從2018年上半年開始斗魚被曝光出現大量的虛假直播間。
以《絕地求生:刺激戰場》為例,同時開播1822個,熱度為4.0的直播間有1360個,并且無法點開觀看。而實際開播的462個直播間中,存在大量名字怪異并且高度相似的直播間,類似“club+亂碼”的直播間名字:clubtYBUx08F、clubOvGtGZnR等。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QQ飛車》《王者榮耀》《第五人格》等游戲直播分類中。
還有媒體曝光斗魚直播平臺發展背后滋生出了一條成熟的黑產鏈,除了主播或粉絲可以購買特制的軟件,向指定的直播間發送彈幕,以達到增加熱度或進行廣告營銷的目的外,還有專業的第三方提供刷熱度的服務。斗魚方面對此諱莫如深。
面對外患內憂,斗魚想要成功登陸美股,獲得市場和華爾街的認可,難上加難。
風波不斷,監管升級
一直以來,高昂的帶寬成本已經成為直播平臺少有盈利者的重要原因,這也是為什么平臺連續虧損,即使上市了可能也無法扭虧的原因。
斗魚在招股書中提到,由于支持用戶流量的增長以及提升用戶體驗所需的帶寬的增加,平臺帶寬成本從2017年的433.6百萬元增至2018年555.9百萬元,增幅28.2%。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我國各類網絡直播帶寬占比統計情況顯示,從2017年3月以后游戲直播帶寬占比均超80%,同年6月游戲直播類帶寬指數超210%。參照國內帶寬收費標準,以較低的碼率為800K來算,一個同時在線百萬用戶的直播平臺,每個月僅帶寬費用就高達3000萬到4000萬元之間,換言之平臺的流量需求越大,質量需求越高,其支出就越多。
另外,如鯁在喉的不僅是高昂的寬帶成本,還有相關監管政策的加強。
從2016年開始,相關部門加大對短視頻、直播行業監管力度,推出一系列直播行業法規,同年9月《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未經批準,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在互聯網上使用“電視臺”“廣播電臺”“電臺”“TV”等廣播電視專有名稱開展業務,因此部分直播平臺被責令中止運營、關停平臺或是被吊銷營業執照。
2018年斗魚多位主播遭點名甚至封禁,1月,盧本偉教唆粉絲辱罵質疑他開外掛的人,隨后被處罰;7月,斗魚主播陳一發兒在早年的直播中公然把南京大屠殺作為調侃笑料,其直播間被無限關閉;10月,斗魚APP被各大應用商店下架;隨后,B總001的“精日言論”視頻流出,引發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對斗魚的強烈批評,今年3月,斗魚平臺一直播間被指利用抽獎變相組織網絡賭博,整個過程持續近兩小時……
在經歷了野蠻生長后,斗魚的方向需要重新調整。
總 結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游戲直播市場,而游戲直播行業廝殺過后,網易薄荷、土豆泥、熊貓TV關停退出歷史舞臺,戰旗逐漸退居二線?;⒀郎鲜幸粋€月后,股價從15.25美元漲到50.82美元。但是這種現象卻沒有維持很久,五個月后,虎牙就轉盈為虧,截至昨日,其股價為22.58美元,股價腰斬。
股價背后折射出的是資本對于中國游戲直播市場的態度,從最開始的看好和肯定,到如今的不確定和觀望,資本的態度必將越來越謹慎,斗魚上市的一再推遲或許就是最好的證明。
斗魚直播副總裁王巖曾在2018年的演講中表示,通過斗魚嘉年華以及一系列的跨界、聯動合作,斗魚已經探索出了全新的發展方向,構建一個直播娛樂生態。同時,他強調了多元化線下體驗場景的必要性,他表示,未來直播一定要跟線下做深度結合。
而此舉又恰恰跟虎牙和YY的戰略相似,或許斗魚成功上市后又將面對一場線下大戰。
節點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