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為公認的世界級難題,小微企業融資是全球各國共同努力的方向,國家在政策方面不斷推動對小微的支持,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則通過技術的創新改變著銀行等傳統金融行業的布局,并開始嘗試與傳統金融進行深度結合,共同破解小微金融服務瓶頸。
據了解,飛貸金融科技作為 唯一入選美國沃頓商學院的中國金融科技案例、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中國金融科技企業 , 通過向金融機構輸出移動信貸整體技術,為百萬小微企業主提供隨時隨地、隨借隨還的融資服務,助力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落地,從而以最高分榮獲由世界銀行和G20聯合頒發的"全球小微金融獎"最高獎鉑金獎,這是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首次榮膺由世界銀行級別權威組織頒發的國際性大獎,也是唯一獲得此項大獎的中國企業 。
目前,飛貸金融科技 已與 人保財險、 北京銀行 、華潤信托、通聯支付等多家涵蓋保險、銀行、信托、支付四大金融子行業的頭部企業達成整體技術輸出合作 的金融科技企業 。在頒獎現場,由G20成立的中小企業金融論壇首席執行官Matt Gamser在為飛貸頒獎時表示:“飛貸金融科技在服務小微企業融資方面的成就值得肯定和稱贊。飛貸金融科技秉承奉獻精神,利用創新實踐幫助中國的中小微企業,飛貸金融科技將會鼓舞我們和我們的同行繼續前行。”
飛貸金融科技獲全球小微金融獎
作為一家中國深圳金融科技企業,飛貸金融科技憑何斬獲世界級大獎?據官方介紹,全球小微金融獎評獎標準主要涵蓋四個維度,即“廣度”、“獨特性與創新”、“有效性與影響力”、以及“活力與可拓展性”。在這四個維度上,飛貸金融科技均表現優異。自2013年以來,飛貸金融科技助力其合作的銀行、信托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累計發放貸款超400億元人民幣,惠及數百萬用戶。此前,飛貸金融科技擁有幾十家物理網點、數千員工,服務能力則局限于每年十億級人民幣;如今,只有不足400員工,完全不依賴物理網點,服務能力卻拓展至百億級,二者疊加,效率提升了幾十倍。2013年飛貸金融科技在國內率先嘗試運用移動技術服務中小微金融時,市場的主流觀點是質疑其可行性;而如今,使用移動APP提供包括信貸在內的各種金融服務,已成為各類市場參與者、包括傳統銀行和數字金融服務商的主流產品。可以說,在全行業、全市場層面上,飛貸金融科技引領了一場信貸技術革命。
對于飛貸的信貸技術革命,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世界銀行為什么把這個最高獎頒給了飛貸金融科技?》一文中肯定道,“從人海戰術到O2O,到數據驅動的移動端信貸,再到全面賦能金融機構,飛貸金融科技的數次轉型升級真可以說是教科書級的。”
吳曉波專訪飛貸金融科技董事長唐俠
除了數次引領行業的轉型動作,飛貸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在商業模式及技術突破上對普惠金融的貢獻,也是獲獎的重要原因。
在商業模式方面,中國人民大學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長貝多廣在接受《中國經營報》采訪時評價道,“飛貸金融科技所引領的革命,簡單說就是B2B2C模式,是飛貸金融科技在移動信貸領域整合各種應用技術、數字化能力甚至是客戶資源,為眾多中小銀行(B)提供‘一條龍’的技術和資源服務,讓廣大的借款人(C)得到銀行高效、精準、友好的信貸服務。通過移動信貸整體技術的賦能,金融機構可從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三個方面帶來普惠金融基本面的改善。從而為普惠金融落地提供了可持續的市場化解決方案。”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教授則在《求解治理麥克米倫缺口與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創新之路》文中點評,“飛貸金融科技為治理麥克米倫缺口、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提供了一個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創新模式——科技賦能。”
在技術突破方面,著名經濟學家劉勝軍認為,“飛貸金融科技在移動信貸技術上的專業和創新,為解決世界普惠金融難題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實現路徑。”
全球小微金融獎的頒獎詞中也對移動信貸整體技術給予評價,"飛貸金融科技憑借其技術的先進性、創新性和運營的高效性,為小微企業的利益帶來了巨大潛能。此外,飛貸金融科技通過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輸出其移動信貸技術產品,助力后者實現了獲客的高投資回報率、客戶的高貢獻度以及運營的高效率,從而減少了資金周轉周期,加強風險管理能力。機器學習能力使得信用決策持續優化,從而實現更具競爭力的定價。"
我們看到,飛貸金融科技數次轉型變革在行業內引領的信貸技術革命、移動信貸整體技術的商業模式及技術突破所彰顯的普惠價值,正是飛貸金融科技成為首個且唯一奪得“全球小微金融獎”大獎的中國企業的原因。
王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