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這是“一帶一路”框架下最高規格的國際合作平臺,來自150多個國家的代表共商合作大計,推動實現“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2019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六年。六年中,從倡議到實現,與“一帶一路”有關的項目成果斐然。同時,在“走出去”這一國家戰略的指導下,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主體,也經歷了從國企為主向民企為主的逐漸過渡。
越來越多的事實顯示,民營企業正日漸成為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
但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由于中資銀行“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網點覆蓋水平仍落后于國際先進同業。因此,中國企業“走出去”,尤其是民企更容易遇到融資難等問題。
對此,輝騰金控指出,“一帶一路”既是國際制造業的合作與發展,也是國際貿易的合作與發展,更是金融的合作與發展,這一復合生態的形成離不開產、融的結合。
所以,在“一帶一路”中不能僅靠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來滿足實際需求,探索新的產融結合之路已經十分必要。
輝騰金控認為,和傳統金融不同,供應鏈金融是產融結合的生態系統,是區域經濟發展中產業創新與金融創新有機融合的載體。無論是對于國際發展戰略布局,還是國內產業轉型戰略進程,供應鏈金融都恰逢其時。
需要看到,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縱深發展,迫切需要綜合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金融科技手段建設供應鏈金融服務網絡。這既有助于提高金融機構的風控水平,又能完善供應鏈中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將供應鏈金融作為傳統金融服務的補充,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能,打造出產融結合的新生態。
據悉,自2015年開始,輝騰金控便對大數據和物聯網進行了投資和追蹤。形成一套圍繞物聯網的技術生態鏈條——從信息安全、數據抓取、影像識別,到信息管理和數據分析。
通過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信息技術,輝騰金控已將供應鏈上的各個信息孤島連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產業服務體系,提供采購、倉儲、物流、分銷結算、金融質押等一整套供應鏈管理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在輝騰金控看來,“一帶一路”仍然需要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向更多元、更高價值的方向延展,更多包括工具、手段、服務和支持在內的新動能將逐步完善,促進“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