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微盟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孫濤勇曾經說過,基于微信生態會誕生5家以上的上市公司,而微盟會是其中之一。
2019年1月15日,微盟集團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新經濟SaaS第一股”。自上市以后股價已經逐漸企穩,截至3月22日收盤,微盟股價報收3.93港元,較上市發行價漲了40%,可以說是受到了市場投資者認可。
而就在昨天(3月24日),我們終于迎來了微盟上市后的首份業績報告。
營收亮眼,利潤大幅增長
財報顯示,2018年微盟集團營業收入為8.65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同期的5.34億元增長62%。經調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由2017年的人民幣2318.7萬元增長至2018年的人民幣7260.9萬元,大幅增長213.1%。經調整凈利潤由2017年的人民幣1116.5萬元增長至2018年的人民幣5083.8萬元,大幅增長355.3%。數據十分亮眼。
此前在中金公司3月10日發布的證券研究中,也以“好賽道,好選手”的理由對微盟集團公司給出了“推薦”評級。盡管已有良好預期,但本次財報中的實際營收數據(8.65億人民幣)依然超出了中金公司的預計營收(8.43億人民幣)。
SaaS與精準營銷兩大核心業務雙雙增長
微盟集團是中國領軍的云端商業及營銷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時也是中國領軍的騰訊社交網絡服務平臺中小企業營銷服務提供商。主要通過SaaS產品和精準營銷為商戶提供服務。
財報顯示,微盟SaaS產品和精準營銷兩大核心業務在2018年均取得了強勁的收入增長。
首先,在本次財報中最值得關注的數據之一是,微盟精準營銷業務毛收入已達2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6%;營收達5.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0.9%。
自2016年首次推出精準營銷服務以后,微盟迅速成長為領先的騰訊社交網絡服務平臺中小企業精準營銷服務提供商。現如今,精準營銷已經是微盟最重要的現金牛業務之一。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微盟的精準營銷業務已經擁有了810 家渠道合作伙伴,公司龐大的銷售網絡覆蓋了國內大部分地區。
而毛利率方面,整體毛利率由2017年的64.5%降至2018年的59.8%。這與精準營銷收益的占比增加有很大關系,因為精準營銷的毛利率大體較低,故而進一步影響了整體水平。
但需要了解的是,無論是從消費者還是企業方來說,精準營銷都是更高效更有價值的選擇,這也與微盟一直所秉持的價值觀“讓商業變得更智慧”所契合。從長遠來看,精準營銷在集團戰略中必將越來越大地發揮出相應的價值。
微盟另一大核心業務——SaaS產品同樣表現不俗。財報顯示,微盟SaaS產品營收3.47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1%。
自2013年推出第一款SaaS產品,基于微信公眾號的深度開發,為企業商戶提供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受益于微信的發展,微盟一路成長為微信生態最大的第三方開發服務提供商。
2017年初微信小程序上線,2018年上半年,小程序數量就突破了100萬。趁著小程序風口,微盟制定了“all in 小程序”戰略,小程序成為微盟繼微信公眾號開發之后又一大戰略布局。微盟也成為微信小程序首批商業及營銷解決方案提供者之一,推出了多個小程序相關的行業解決方案。微盟SaaS至今已覆蓋商業云、營銷云、銷售云三大領域,包含十多個解決方案。依靠微盟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品牌可以迅速建立自己的微信小程序。
前不久,騰訊也剛剛發布了2018年Q4及全年財報。在財報中騰訊充分強調了小程序及產業互聯網在其未來布局中的戰略地位。在其財報中,關于小程序,騰訊方面稱:“我們的小程序擁有強大功能,深受用戶及企業采用,現在已建立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及最具有活力的小程序生態系統。”而在未來的展望中騰訊也明確表示:“我們將利用小程序、微信支付及企業微信加強與企業的聯系。”
而兩個多月前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微盟已是“小程序服務商第一股”。
以此為背景,微盟集團逐步形成了“SaaS+精準營銷”的雙輪驅動,全面服務于中小企業的增長需求。報告期內,微盟擁有約280萬注冊商戶。
在去年,由于版號原因騰訊的現金牛游戲業務遭受到了極大影響,但其“云服務”收入表現亮眼。2018年,騰訊的云收入增長超過100%至人民幣91億元。并且于2018年第四季,付費客戶同比增長逾一倍。這在一定程度上堅定了騰訊持續向To B產業互聯網轉型的信心。
而作為一家依托于微信生態的企業,微盟和騰訊之間有著密切的業務往來。由于微盟業務的特殊性以及同騰訊的共生關系,其必將在騰訊的2B轉型中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一同達成商業共贏。
首先,微信是微盟SaaS產品的主要運行環境,包括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在精準營銷業務上,微盟主要通過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Q、QQ空間等騰訊社交媒體平臺向廣告主提供精準營銷服務,騰訊是微盟重要媒體發布商。騰訊亦是微盟云端技術基礎設施的服務提供商。
不過這不并不代表微盟對騰訊是完全依賴的關系。微盟的SaaS產品實際上是可以在任何環境下運營的,例如手機瀏覽器、百度等;微盟同時也在拓展新的流量來支持精準營銷業務的發展,例如知乎、今日頭條等的流量。
搶灘布局產業互聯網
在去年,BAT三家先后完成了布局調整,預示著時代趨勢已由消費互聯網轉向產業互聯網。
騰訊方面,調整組織架構,從七大事業群改為六大,把toB業務全部整合進CSIG事業群,并委以重任,同時,明確表示未來20年發力To B業務。
而百度方面,百度Apollo、DuerOS、ABC戰略全面To B,并且其大當家李彥宏多次在不同場合下不斷提及AI賦能傳統企業。
至于阿里,本身就是B2B起家,早已在產業互聯網方面占據C位。而馬云提出的“五大變革”將進一步加強阿里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方面的領跑優勢。
這些巨頭的種種舉措,無一不在表明著產業互聯網的風口已經吹起。
回到微盟,作為一家專注于為企業提供基于微信的SaaS 產品以及精準營銷服務的To B公司,可以說是正好迎來了自己的風口。
SaaS 業務方面:根據 Frost & Sullivan 數據,按 2017 年收入計算,微盟是國內領先的企業云端商業及營銷解決方案提供商(市場份額為 5.8%)。
精準營銷方面:2016年,微盟首次推出精準營銷服務并在 2017 年迅速成為最大的騰訊社交網絡服務平臺中小企業精準營銷服務提供商(按消耗量計算,市場份額為 17%)。
得益于領先的市場地位,我們可以預計微盟有望持續受益于兩個市場的強勁增長。
另外,與巨頭們聚焦大型企業有所不同,微盟所服務的客戶中,中小企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這部分市場其實有著不容忽視的長尾需求。
根據 Frost & Sullivan 數據,2017 年中國中小企業數量在國內所有企業中所占比重約為 94%,中小企業就業人數在全國總就業人數中所占比重超過 80%,中小企業產值在全國 GDP 中所占比重超過 60%。這些數據都說明了該市場的廣闊前景。
中國中小企業數量及預測(資料來源:Frost & Sullivan,中金公司研究部)
但是,處于起步階段的企業通常無力購買客戶關系管理軟件,以及使用精準營銷服務來幫助其線上線下業務有效結合。而微盟通過技術手段在保障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可以達到集成降低成本的目標,往往會成為多數中小企業的首選。
除了中小企業,微盟也在強化對的客戶的服務能力。“精準營銷+SaaS產品”相結合的方式,可以為企業客戶打造從推廣引流到銷售轉化的閉環。
此外,微盟在財報中提到,“我們將更加鼓勵第三方開發商在我們的微盟云平臺上開發應用程序,以擴大我們提供予客戶的產品范圍,我們不再只是提供標準的解決方案服務中小客戶,而是可以和我們的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個性定制的解決方案服務大客戶。”
另外,從財報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作為中小企業云端商業及營銷服務提供商,抑或是作為騰訊社交網絡服務平臺中小企業精準營銷服務提供商,微盟均延續了2017年的領先優勢,年收入均居行業首位。布局產業互聯網,微盟的先發優勢已經凸顯。
展望2019,微盟仍在路上
在財報中,關于微盟未來的戰略方向歷來都是許多人關心的事。而“去中心化”方向的持續堅持,以及對“技術”的強調,則是微盟最看重的事。
財報稱:“展望2019年,我們將拓展更多的云服務品類,加強現有客戶的變現能力、加強與騰訊及其他去中心化平臺合作、構建微盟云平臺開放合作生態、探索更多的戰略合作關系和收購機會,堅持以去中心化業態,為商業賦能。”
現如今,中國經濟已經邁過劉易斯拐點,資源環境約束廣泛顯現,潛在增速仍趨勢性放緩。在此情形下,長周期經濟增長依靠“增質”驅動勢在必行。對此,我國確立了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并提出了2025中國智造計劃這樣的行動綱領。
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互聯網企業角色愈發重要,而專注于通過技術賦能企業數字化升級的微盟集團,更是處在了這一浪潮中的第一線。
作為一家技術公司,微盟關于未來的戰略布局,也幾乎都在圍繞著技術這一主題。在SaaS領域,微盟將延著商業云、營銷云、服務云、銷售云四朵云作外延拓展。在商業云方面,微盟將布局更多垂直細分領域;關于營銷云,微盟將持續圍繞MarTech在客戶數據平臺(CDP),營銷自動化,數據分析,商業智能等領域進行布局。而在服務云領域,微盟將圍繞著智能客服機器人,云呼叫,在線客戶平臺,工單系統,云外呼等去進行布局;銷售云方面,微盟將圍繞著SCRM,銷售管理,辦公協同去深耕。
關于企業理念,微盟表示:“我們將始終堅持以去中心化的形式為商家賦能。我們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應該有自己的會員和數據,擁有自己的私域流量。通過建立商家和客戶的直接連接,微盟在連接的基礎上提供了一系列的智慧商業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向數字化轉型,讓商業變得更智慧。”
讓商業變得更智慧。
這條路很長。從改革開放初期發揮勞動力、土地等成本優勢承接全球制造業轉移,到提升產品品質、優化產業結構,再到自主研發創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終于踏上了“智能驅動”的路程。
這條路很艱難,無數個工程師披星戴月,無數個創業者篳路藍縷。大浪淘沙,商海浮沉。
但這條路也很美,為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服務質量,改善消費者體驗,實現技術與商業的連通,促進繁榮生態,提升商業效率,引領商業創新,充分發揮企業的社會價值。
這條路,微盟在走。
科技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