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為大灣區未來發展指明方向,要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同時,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有利于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臺。
依托《規劃》的前瞻性引領,大灣區的未來必然聯系更加融合,科技創新更加活躍。
2019年3月8日,富途控股(FHL.US)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大灣區2019年首家美股上市公司,作為匯聚深港兩地創新基因的金融科技公司,成功的將“科技+券商”有機結合,逐漸成長為證券領域的獨角獸,是中港資本、人才、創新的融合標桿,其成功上市證明了:只有大融合才有大發展。
一、資本市場融合
時勢造英雄?
回看富途發展的歷程,其發跡、發展于大灣區有其必然性。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深圳作為創新型城市,在人才、資源、政策方面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即便是一片肥沃的土壤,要長出參天大樹,還是需要天時的配合,這個關鍵的大勢就是中港資本市場的大融合。
南下方面,自1993年7月,青島啤酒(168.HK)成為第一家以H股架構在香港上市至今,H股、紅籌等國內上市公司已逐步成為香港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兩地資本市場的融合的腳步并沒有停止,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啟動,中港兩地資本市場正式進入互聯互通時代;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啟動,港股可投資標的的市值門檻下降到了50億,兩地資本市場聯系更加緊密。
港股市場在進入互聯互通時代之后,市場的構成、生態、流動性都有了顯著的變化,2018年,恒指全年成交26.69萬億港元,創歷史新高。
北上方面,國際投資者通過滬深股通進入A股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也逐漸為A股帶來價值投資的清風,2017年6月21日,MSCI官方公布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2019年3月1日,MSCI宣布通過三步把中國A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至20%。
2019年以來,A股市場迎來久違的生機,一個很重要的推手就是外資源源不斷的涌入,互聯互通將中港兩地資本市場進行大融合,新變量的加入,給兩地市場帶來了新氣象,聯系日益密切的資本市場,自然離不開交易信道的大發展。兩地資金通過港股通進行流動,跟著南下炒港股、跟著北上炒A股,也成為一個常見的策略。
如果說港股通是服務于機構、高凈值用戶的大動脈;那富途就是毛細血管,是用科技賦能金融,服務中港兩地投資者投資升級的普惠金融,滿足投資者從通道服務到綜合服務、從本土市場到全球視野的投資升級需求。截止2018年12月底,富途擁有560萬注冊用戶,客戶平均年齡為34歲,收入普遍較高,約44.7%的客戶從事互聯網、IT和金融服務行業,是中港兩地投資升級人群的先鋒,為大量個人用戶提供了科技含量更高、體驗更好、服務更全面的證券服務。
作為富途的老用戶,還記得2015年復活節大時代行情下,朋友們組團開戶時的盛況,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既要有陽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多層次的投資者才能構成健康的資本市場。正是依托于兩地金融市場改革的歷史性紅利,孕育了新市場機遇的天時,在大灣區這個開放、包容的創新土壤的地利下,才有了富途從邊緣處崛起、迅速成長壯大的故事。
毫無疑問,時勢造就富途。
二、金融科技融合
英雄造時勢?
如果說政策紅利是天時,大灣區的創新土壤是地利,那最為關鍵的人和就是大灣區內的人才流動。從地利決定論的角度來看,每個地方都會逐步形成自己的比較優勢并日益強化,進而形成路徑依賴反而形成自我限制。正是由于大灣區的深度融合,深港間便利的人才流動、互動帶來了新的變化,突破了單一地域的無形限制。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制度建設、人才儲備上都有很強的先發優勢,程序正義、法治精神更是金融中心的堅實基礎,過去這些年的改革路徑也無處不體現其精神內核,回看這輪港股發行制度改革,從2017年6月16日提出征求意見稿,經過廣泛的討論,幾經調整,到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才宣布大致落實《上市規則修訂咨詢文件》的建議,自此,港股才進入新經濟時代。
正是由于富途團隊中的香港基因,在過去的發展中,積極擁抱監管,充分發揮香港的地域優勢。早在2012年,富途在香港成立了富途證券,并于同年獲香港證監會發牌并成為香港交易所參與者,富途證券正式對外營業,如今持有香港證監會認可第1/2/4/5/9類牌照(中央編號:AZT137)以及美國Finra頒發的證券經紀牌照,擁抱規則,先合規、再展業,在紅線內創新,才是富途穩步做大的根基。
深圳,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深圳精神中首位便是:開拓創新。經過多年的發展,成長出騰訊、華為、平安、大疆、比亞迪、華大基因等等行業創新巨頭,深圳有著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和科技人才,富途從創始人到產品研發團隊,都有著濃厚的科技基因,從客戶使用的App前端,到交易的中端到整個清算的后端的系統都完全重做,打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金融產品,正是這種“把所有的輪子都造一遍”的堅持,讓從一開始就確立了富途的產品會在體驗和創新上的巨大不同。根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末,富途控股的研發費用為1.5億港元,占營收比重為18.5%,研發開支依然領跑同行。
前些年,關于金融和科技的融合,業界有過一場大討論,究竟是FinTech?還是TechFin?
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從來不是易事,一個強調風險,一個強調效率,天然的導向不一致,很多時候更是矛盾,兩者的平衡是藝術而不是科學,需要的是在堅守底線的同時進行大膽嘗試,而這個底線必然不僅僅是文件中的條條框框,因為有限的條款限制不住無限的欲望。真正的底線往往是執行者在規則之上的共識或者價值觀,富途用“堅持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的價值觀匯聚中港兩地的行業人才,在滿足客戶需求的過程中做好金融和科技的平衡與發展,富途的成功上市,說明其團隊在金融科技的融合取得了平衡之道。
一如馬化騰先生所說:很多創新往往是自下而上的,總是在不經意的邊緣地方出現。大灣區融合帶來的天時、地利、人和,讓擁有金融、科技基因的富途出現、壯大在不經意間有其必然性。
毫無疑問,富途造就了新的時勢。
三、政策引領發展
天時、地利、人和,大灣區天然就具備了金融科技創新的土壤,然而,當生產要素要演變成實際生產力的過程中,即離不開政府主管部門的積極引導、有所作為的管理理念,也離不開企業的積極擁護、快速響應的經營策略。
此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表示,香港在金融科技方面大有可為,具有獨特優勢,憑借香港在金融方面的固有優勢,深港兩地合作可以產生很好的協同效應,實現優勢互補,互惠共贏,香港政府近年來在金融科技方面做出了相當多務實的舉措。
金融行業是強監管的行業,強調的是通過流程來規范行為,此前,香港券商開戶通常需要親身遞交相關文件及當面見證以核實身份、或者郵寄支票及身份文件進行開戶,開戶過程達一個星期甚至以上。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更高效的解決方案具備了出現的可能。
2018年7月12日,香港證監會發布通函,允許使用獲得《電子交易條例》認可的驗證服務,在網上環境下核實客戶的身份,以減輕中介人在開戶方面的負擔,并同時減控在網上與客戶建立業務關系所涉的風險。通函表明允許證券商透過本地持牌銀行戶口設立以及同名賬戶匯款程序核實客戶身份,在政策上為線上開戶開路。
在政策明朗后,富途迅速響應政策號召,只用10日就完成整套網上開戶服務流程的設計、開發與測試,成為全港首家開通全線上開戶的券商。得益于富途集團有超過400人的產品研發團隊,不僅以最佳的效果推出新的網上開戶服務,更一直在KYC&AML以及客戶數據、賬戶與資產安全方面進行嚴格風險管控,提供全方位、高等級保障。從此,投資者進入全在線開戶時代,更加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可隨時隨地操作。
2018年9月1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推出快速支付系統,全面連接銀行的快速支付系統,客戶可以進行365x24x7實時跨行轉賬,命名為“轉數快”。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轉數快”是全球獨一無二的小額實時支付平臺,支持港元和人民幣以手機號碼、電郵地址或二維碼轉賬,并全面接通銀行和儲值支付工具賬戶。此舉,大大提高了投資者銀行、證券賬戶間資金劃轉的效率與體驗。
香港政府在金融創新上大步前進,深圳政府則是繼續發揮好深圳既有的競爭優勢:人才。
早在2016年12月,深圳市政府就率先大幅放寬了落戶的門檻,規定年齡在35歲以下,學歷在專科以上的人員可以申請人才落戶,并同步提高各級人才落戶補貼,同時,區政府層面繼續對高素質人才進行二次補貼,深圳政府“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心態,在2018年這波各大城市搶人大戰中穩占頭籌。富途團隊的持續擴張也受益于政府的人才政策的保障,畢竟,有人才,才有未來。
大灣區政府、企業良性互動、互相配合才能讓金融科技創新的步伐走得更穩、更快。
四、客戶需求融合
一個產品或者業務,要有長久的生命力,就必須持續的為用戶創造價值,換句話說就是順應人性,如果回到洞察用戶的需求的話,人性其實就是希望一站式的服務的,因為追求效率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從零售業來看,從最早的小賣部、專賣店、超市、百貨商場到如今的電商,不僅僅是類目集成更多、流通效率也更高。移動互聯網時代,APP領域也是如此,從早期的百花齊放到如今的超級頭部APP,都是用戶追求效率的天性決定的,長期來看,資源往頭部收斂是必然的,只是速度受限制于當時的生產力。
回到證券行業,其實圍繞著投資者的用戶行為,可以分解成四個大的需求:行情、交易、資訊、社交。曾經,由于各類用戶需求需要的競爭優勢不一樣,這幾個需求曾經都是相對割裂的,由不同的公司提供服務,然而,有強勢業務板塊的產品很難平衡好多業務線的同步發展。要突破行業原有的桎梏,就必須有新的路徑。
圍繞著用戶需求的自然延伸,富途從零開始,沒有歷史包袱的牽制,通過自主研發的一站式數字化金融服務平臺富途牛牛,提供面向C端的港股、美股、A股通的股票交易和清算、融資融券、市場數據及資訊、社交服務,并以用戶為中心構建完善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連接用戶、投資者、企業、證券分析師、媒體和意見領袖。用戶需求被滿足的結果就是來了就走不了,從2017年1月起,富途季度的客戶留存率大于97%。
同時,富途亦向B端企業客戶提供ESOP員工股權激勵解決方案及IPO承銷等企業服務,實現企業業務與零售經紀業務高度互補。2018年,富途累計參與14家IPO分銷,其中不乏重磅新經濟公司,在小米上市之時,富途證券作為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參與其中,也是互聯網券商的唯一代表。而在美團點評、華興資本、同程藝龍等新經濟公司來港上市之時,富途證券同樣也成為其聯席賬簿管理人和聯席牽頭經辦人,在認購規模上顯著領先,成為新經濟公司IPO的重要合作伙伴。
源于大灣區開放、包容的基因,匯聚灣區各地人才,富途才能將投資者的多種需求在一個產品中形成閉環,完成行業業態的巨大跨越,成為行業中重要的創新標桿。其發展路徑與過去幾十年香港、深圳的發展路徑類似,堅持創新,從沒有路的地方走出自己的路。
結語:
回看社會發展規律,開放包容一定是社會的主旋律,以鄰為壑的保守主義必然是開歷史的倒車,大灣區的未來一定是越來越緊密的融合,在互相碰撞中產生新的機遇。
富途的成功上市,有力的證明了大灣區在金融科技領域有著良好的發展土壤與機遇,地區經濟發展充滿活力,隨著《規劃》的落地,完全可預期大灣區的融合將更為深入與徹底,也為富途的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馬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