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FPGA市場的競爭正在發生變化,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趨勢就是應用領域不斷拓寬。
傳統上,FPGA的應用很大程度受到通信、工業等市場主導,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智能汽車以及物聯網邊緣計算的發展,對FPGA的需求大增,FPGA的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轉變,同時也為苦苦尋求突破口的中國FPGA廠商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會。
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場與應用部副總經理陳利光博士認為,差異化競爭將是中國FPGA企業發展的可行之策。
FPGA 是在PROM、PLD、PLA、GAL等可編程器件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一種半定制化集成電路芯片,具有硬件可編程、開發周期短、并行計算、靈活性高等特點。通信、工控是FPGA傳統的主流應用市場,然而近年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的發展,FPGA開始向新領域擴展。
研調機構GlobalMarketInsights的報告顯示,FPGA市場在2015~2022年間將出現8.4%的年復合增長率,屆時規模可望超過99.8億美元。
從技術趨勢上看,由于云端數據中心處理業務復雜、靈活、多樣,FPGA所具有的硬件現場可編程性和靈活性,使得FPGA非常適合處理云端數據中心業務,在大型數據中心逐步得到大規模應用。
目前,全球主要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廠商,如亞馬遜AWS、微軟Azure、Facebook、阿里云、騰訊云、百度云等都開始采用FPGA作為加速解決方案。
為應對這一趨勢,賽靈思、英特爾等主要廠商正在將FPGA構造成為一個緊密集成的異構計算平臺,如賽靈思日前推出了Versal平臺,通過異構集成以及采用先進工藝等,以滿足日益高漲的處理性能需求。
盡管賽靈思和英特爾等國際大廠擁有技術和市場上的壟斷地位,但并不意味著其他廠商毫無機會。
近年來,國產FPGA廠商雖然起步艱難,但是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在產品布局上已經初見成效。
陳博士認為,賽靈思、英特爾朝云計算、數據中心等高端市場發力,這樣就在中低端市場給國內廠商留下一定的市場空間。國際大廠采用的先進工藝,在面向出貨量大的中低端市場的時候,產品的性價比并不劃算。同時,國內廠商更加貼近客戶,具有本地化服務的優勢,可以結合用戶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產品開發與服務。總之,通過錯位競爭,國內廠商依然具有很生存和發展空間。
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人工智能硬件的核心是大規模并行計算和并行處理,FPGA的高速并行運算陣列,分布式存儲單元和可重構計算特性,非常適合人工智能的需求,可以說是為FPGA提供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陳博士指出,按照應用場景劃分,人工智能可以分為云端和終端兩大方向。目前,賽靈思、英特爾正在積極爭奪云端人工智能市場,終端側的市場則給了國內FPGA廠商以機會。比如在安防智能終端方面,現在已經有很多FPGA需求,FPGA在功耗、靈活性、性能方面具有優勢。
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專注于為客戶提供高集成度、高性價比的可編程邏輯器件、可編程系統級芯片、定制化可編程芯片、及相關軟件設計工具以及創新系統解決方案。經過多年發展,上海安路的產品在高、中、低端都有布局,包括高端的PHOENIX(鳳凰)系列、中端的EAGLE(獵鷹)系列和低端的ELF(精靈)系列,產品應用于通信、工業、視頻顯示、汽車、以及人工智能等市場。
劉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