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自去年8月份以來,國家互金整治辦、各地方金融工作局,互金協會組織等密集出臺各項監管政策,監管層正不斷加快整治步伐,網貸平臺積極響應,嚴格按照監管要求,自查自糾,共同助推行業風險出清,籠罩在行業上方的陰霾也逐漸散去,漸顯回暖跡象。
據網貸之家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后新增問題平臺數量為零,而目前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1056家。
隨著“網貸108條”細則落地以及存管銀行白名單的發布,盡管各地在具體時間要求上略有不同,但可以明確的是,網貸平臺備案工作已經進入倒計時。這預示著,今后定有平臺因監管收緊慘遭淘汰,而那些在日常運營中,緊跟政策風向,積極開展合規整改,真正從事網貸信息中介服務的平臺則迎來跨越式發展,網貸平臺的前景將漸漸明朗。
合規整改路徑清晰,引導行業良性發展
根據監管要求,此次網貸行業合規檢查分為機構自查、行業協會的自律檢查和監管機構的行政核查,由此可見,行業合規路徑已經十分清晰,平臺在實現最終合規備案前,均需要經歷這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公司自查,要求2018年11月份前出自查報告,該自查報告要求報地方互金行業協會及金融局,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員還需遞交給中國互金協會。
第二階段是行業協會牽頭的自律檢查,部分地區也由中國互金協會牽頭。
第三階段是在自律檢查后,由地方金融局、銀保監會等監管部門聯合檢查。
監管的態度十分明確,可以說是“邊查邊整改,發現問題立馬改,改了再繼續查,直到合規或被取締”。
在中國互金協會統計分析專業委員會2018年第二次工作會議上,主任委員盛松成強調,當前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進入了關鍵階段。
持續幾個月的“出清”,淘汰了大量不合規、質量差的平臺。與此同時,各地監管層也加快了監管步伐,及時迅速地防范風險,引導網貸行業良性發展。
合規運營方能才能長久擁抱未來市場
這對于一直堅持合規運營的平臺來說,優勝劣汰無疑是重大利好。
在監管合規的驅動和正規平臺的帶動下,P2P市場環境逐漸趨向陽光健康,整個行業也在恢復信心。
通過最新數據來看,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回落,不少平臺成交、人氣開始回升,行業回暖跡象愈發明顯。成交量的下降速度有所放緩,這表明行業情緒有所好轉,出借人的信心也開始逐漸恢復。
網貸行業已經走過亂象叢生的初期,進入發展關鍵期,平臺與平臺之間的較量將在更嚴格的監管下健康、有序、平穩地進行。行業人士預計,未來一到兩年內,行業集中度將有望持續提升,良幣驅逐劣幣現象有望進一步顯現。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艷近日撰文指出,只有那些能同時讓監管部門和公眾有信心的平臺,才能長久擁抱未來市場。這類平臺專注于為中小微企業和有償還能力的個人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在解決“貸款貴、貸款難”方面可圈可點。這些平臺應該具備三個特征:
一是要有立足于服務實體經濟的真實場景;二是要有與其愿景相匹配的產品、技術或者業務模式創新;三是要能夠實現和監管部門以及公眾的有效溝通。
舉個例子,錢盆網作為南寧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 緊跟政策步伐,在日常運營中“下足功夫”,銀行存管、信息披露、項目限額、備案登記等合規條件,一個不落。且在成立之初就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準則,并依靠廣西當地特殊經濟條件,大力發展資金助農項目,以創新模式推動實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一系列舉措,也昭示著平臺對長久發展主動追求的決心。
當越來越多平臺踏實致力于用真實又負責任的創新來經營這一仍有巨大發展前景的事業時,行業“轉危回暖”就不遠了。
王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