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很多人都認為教育產業是一個注重營銷和概念的行業,因為這些企業所提供的服務和產品基本上無法實現直接量化。故而影響消費者做出選擇的基礎大都是知名度和企業所呈現在自己眼前的已有信息。這也正是很多教培企業樂于花重金聘請明星代言和不斷推出新概念的直接原因。
不過,在海風教育聯合創始人兼COO俞昊晟看來,做教育其實并非一種選擇,如果對營銷和概念形成了路徑依賴,反而會得不償失。
作為K12在線一對一教育領域擁有超700萬注冊學員的頭部企業運營負責人,俞昊晟認為教育還是應該回歸到“因材施教”的教育本質上。在他看來,教育企業雖然提供的是較為抽象的教學產品和服務,但學員的教學效果卻是關乎平臺能否走得更高更遠的核心根基。因此不管是營銷還是其他方面,都應該圍繞“因材施教”的教育本質來進行。
海風教育過去幾年的發展歷程也清晰的呈現出這一運營理念。雖然也相繼在央視《開年第一課》和湖南衛視等權威媒體上投放了廣告,但俞昊晟始終強調的是“練好教學內功和廣告投放之間的平衡”。在他看來,為了讓更多的目標客戶群知道海風教育品牌,一定的廣告投放是必須的,但如果步子邁的太多,將重心集中在了廣告投放來爭取曝光度,那就可能導致教學服務跟不上,這不是海風教育所想要的結果。
注重“回歸因材施教”教學本質的理念也體現在對AI教育等科技新概念的應用上。過去一年間,AI教育成為了在線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很多教育企業都相繼上線了AI教育產品并著力宣傳。海風教育雖然也在2018年4月份推出了AI應用系統好望角,但俞昊晟始終是將其作為教學的輔助性應用來對待。。
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AI其實是一個技術手段,它更多是輔助我們因材施教。如何讓學生和家長在經過一段學期的學習之后,第二個階段能夠隨著前一個階段有一些反饋,無論是學習的大方向、成績的進步;還是一些細節上,比如說題目的對錯、根據學生上課情緒的判斷,給予不同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學習更有成就感,以及如何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訓練,這些都要落實到具體的因材施教上,AI技術在這一環節仍然是一個輔助的手段。”
這種審慎但卻對平臺學員負責的平臺理念正愈發顯示出其在行業內的競爭力,隨著消費者選擇的日趨理性,其未來發展走向將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