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從事多年媒體行業的資深媒體人徐波,就近些年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傳統媒體的機構調整和人員流動正在不斷變化的這個問題,淺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徐波表示目前傳統媒體的人才正在嚴重流失,每年新聞專業的高校畢業生進入三分之一進入媒體行業。
近幾年,隨著新媒體行業的異軍突起,傳統媒體的日子不太好過。新媒體因為具有即時性,內容豐富,且能與受眾形成良好互動傳播速度非常快,對傳統媒體形成了強烈的沖擊。傳統媒體通過組織機構的重組合并等進行資源的整合,一部分媒體退出了市場,有一部分關停并轉,合并出版。 徐波通過宏觀分析出,因為媒體機構的調整帶來了從業人員的變動,傳統媒體流失人才大增,一批資深傳媒人離開了傳統媒體,服務于新媒體。
徐波還提到:“因為大部分記者會覺得從事傳統的媒體行業,沒有了職業成就感和榮譽感,而且收入不高還吃力不討好,所以大部分會選擇放棄。”這種現象在三四線城市尤其突出。三四線城市的相關待遇成為基層記者流失的重要原因。經濟上和職業上的榮譽兩方面的激勵都沒有,有一些媒體人寧愿改行去企業做宣傳、公關等。
“另一方面,言論空間收緊的政治高壓的同時,體制愈加板結化,媒體的報道已經很難能像早期那樣影響到公共政策了。”徐波說,日趨板結的社會生態和更加收緊的政治輿論空間,使得傳統媒體行業更顯頹勢,對新聞采編人員的擠出效應持續不減。
許多記者,為追求心中的理想信念,先后轉型為公益人士,以另一種路徑實現他們所追求的公共利益。徐波指出,記者轉型公益大多數時候是為了彌補做輿論監督、調查報道所面對的尷尬與無奈。
徐波指出,傳統媒體為適應現下的發展趨勢,必須要做出轉型,必須要通過先進的技術和創新來實現與新媒體的共存。而且在內容上要展現多樣化,要重視人才培養和人才儲備。只有這樣傳統媒體行業才不會被發展的“洪流”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