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昨晚又是一年一度的“震驚我三觀”晚會(3·15晚會)。在晚會中揭露的“土坑酸菜”,怕是讓不少家庭的餐桌上從此“杜絕酸菜”?,F在大眾產品中出現假冒偽劣、防腐超標的現象并不難見,為了避免這些,一方面除了依靠政府力量的嚴厲打擊,另一方面我們自己也
昨晚又是一年一度的“震驚我三觀”晚會(3·15晚會)。在晚會中揭露的“土坑酸菜”,怕是讓不少家庭的餐桌上從此“杜絕酸菜”。現在大眾產品中出現假冒偽劣、防腐超標的現象并不難見,為了避免這些,一方面除了依靠政府力量的嚴厲打擊,另一方面我們自己也要學會擦亮眼睛。
而目前古琴這一小眾市場,也難免會有不正之心的人混到其中。作為入門“價格不低”的小眾文化,古琴也是“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為了避免想加入古琴文化的新道友們買到古琴中的“土坑酸菜”,今天大家就和小編一起學習下,什么樣材料制作出的古琴才是“優材優質”。
古琴的制作步驟在前面的文章(古琴身上也有工匠精神?)中已經有過介紹了,下面就對“選材”這一步驟進行詳細認識吧!
有音質、音色的限制,古琴一般大都為木質,少有其他材料所制(如:故宮博物館中的“音朗號鐘”、“玉泉”皆為銅琴)。
木材:不論音色如何,目前已制成古琴且可彈奏的木材有許多種。
松木:種類繁多,大都木質松軟易于加工。紅松輕軟,與桐木相近,振動良好,不易翹裂。黃花松(落葉松)稍硬,干縮大易裂,油漆性稍差。馬尾松(青松、山松)與黃花松性質相類,含松脂較多,如遇古材亦可斫琴,但最好用火烘烤,以除去部分松脂。
杉木:因生長環境要求較高,生長周期緩慢,100年方可成材,多產于南方,較軟,易加工,不易翹曲開裂。作琴面底板均可。
柳木:稍軟韌,比桐木稍硬,易加工,但有時會變形,須經風化及火燒處理。柳木所斫之琴,發音清亮而厚,散泛按均佳,泛音尤清爽靈敏。
水曲柳:水曲柳材所斫古琴,呈黃褐色,估計為數百年前材,木質稍硬,結構稍粗,有花紋光澤,略有酸味,成琴后發音宏大凝重,亦屬良質。
椴木(紫椴):紋理細膩而軟(比桐木稍硬),木紋有絹絲光澤,易加工,制成一琴,發音清潤圓厚。
桐木:目前諸多品牌所斫古琴所用材料多是桐木,發音潤厚古樸,有金石韻。
柏木(香柏):稍重,香氣濃重,缺點是木節較多,制琴時必須去除,補以桐木或他木,尚易加工,油漆性稍差,柏木屬陰材,耐腐,少見于制琴。
當前市場上最常見的古琴音板(面板)以桐木和杉木為主,而底板則以梓木為主。古琴在木質選材方面已無太大區別,關鍵在斫制的精細上。
一把琴的價值高低,所選用的漆和灰胎有很大影響。
灰胎:有鹿角霜灰胎、八寶灰胎、瓦灰胎以及合成漆灰胎。
鹿角霜灰胎(由生漆與鹿角霜合成):鹿角霜是一種中藥成分,磨成粉與生漆拌合以后上于琴體表面,質地堅固,不易磨損,時間越久,琴的音色越透,故歷來為人所重,鹿角霜胎在傳世古琴中最為多見。
八寶灰胎(八寶灰、瓷粉或瓦灰與生漆合成):八寶灰胎是用金、 銀、珍珠母、孔雀石等數種珍貴寶石粉摻于鹿角霜中與生漆合成,其質地最堅,彌為珍貴。
瓦灰胎:其優點是聲音比較松透,但時間久了,容易成片剝落,難以修理。
合成漆灰胎(腰果漆與石膏、瓦灰或牛骨合成):剛開始與生漆鹿角灰胎的效果區別不大,等古琴的木體充分振通后,非生漆鹿角灰胎的音色就變的疲軟或暗啞。
漆:上的漆又有生漆和合成漆。
生漆又叫國漆、大漆,俗稱土漆,價格極為昂貴。它是從漆樹上采割的乳白色膠裝液體,一旦接觸了空氣就會轉變為褐色,數小時后表面干涸硬化而生成漆皮。生漆具有防腐蝕、耐強酸、耐強堿、防潮、絕緣、耐高溫、耐土抗性等。天然生漆具有世界公認的“涂料之王”美名。
一把全生漆古琴最低都在五六千以上。
腰果漆,也稱之合成漆,性能接近天然漆,硬度大、耐磨性也很好,也耐酸、防水不易氧化,其透明度比天然漆還好,也便宜許多。腰果漆相較于大漆,對制作工藝的要求門檻也低。腰果漆是一種化學合成的氣干型漆,含有甲醛殘留物,雖不會像大漆一樣產生過敏的情況,成膜后,重金屬含量和有機物殘留量均超過GB 9680-1988 食品容器漆酚涂料衛生標準的要求,所以腰果漆不能用于食具和玩具等,且干燥后會長期存在異味。
較低端古琴上合成漆的使用較為廣泛,畢竟對古琴來說,其質量是達標的。
一床好的古琴價格昂貴是因為從選材到工藝,需要斫琴師沿用古法古制,其工期可達一至兩年甚至更久。了解完上面古琴用材的不同之后,小編在此提醒大家:在挑選古琴時除了要對其音色、音質上細細篩選,也要對其制作材料進行仔細拷問。
最后,再次提醒:記得擦亮眼睛,謹防以次充好!買到古琴中的“土坑酸菜”,得知真相后只會傷心傷身又傷神??!
聲明:此文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您可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馬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