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剛才,看到一位剛剛生完孩子的媽媽說:“生完孩子之后,我每天都想把他出去,或者把我自己扔出去。”來自@安徽青年訪談錄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句話,一定是很震驚的。但是,對于生過一個孩子的我來說,真的是感同身受。回想一下,2016年年初,剛生完布瓜,我
剛才,看到一位剛剛生完孩子的媽媽說:“生完孩子之后,我每天都想把他出去,或者把我自己扔出去。”
來自@安徽青年訪談錄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句話,一定是很震驚的。但是,對于生過一個孩子的我來說,真的是感同身受。
回想一下,2016年年初,剛生完布瓜,我也和她現在差不多的年紀,二十四五,因為是順產,加上過新年,所以在醫院待了兩天半就出院了。
但是,直到出院,奶水才剛下來一點。
因為,早上生的,到了晚上,已經12個多小時了,孩子餓得很厲害,我和隊友也不會照顧,護士一開始說,不讓我們喂奶粉。我們兩個就像聽話的學生一樣,等著我的奶水下來,讓孩子能吃頓飽飯。孩子晚上餓得哇哇哭,我當晚實在是太累了,一直在半夢半睡中。
隊友和我媽,他們倆個輪流照顧我和孩子,但孩子當時怎么抱,怎么晃都無濟于事,一直哭。我媽看我醒了,對我說,她要去找護士,問他們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奶粉吃。
我和隊友都覺得,護士強調了好幾遍,不讓喂奶粉,怕喂了奶粉,孩子就不吃母乳了,要不就忍忍。
我媽頓時怒了,覺得孩子都那么餓了,你們還是這么認死理,直接跑出去喊護士。
護士過來,看了一下我,檢查了一下,還是沒有一滴奶下來。然后就讓倒了奶粉,孩子“咚咚咚”,一下子,15ml下肚后,倒頭就睡了。
等到第三天終于出院了,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吃了奶,睡得很香。
次日,醒了發現乳頭皸裂,想了想,就是在醫院里,很著急,一會讓孩子吃兩口,孩子很餓,嘬得很厲害,實在是沒有奶,最后都腫了。
發現時,已經出現局部滲液、滲血,形成小潰瘍,在喂奶的時候,有撕心裂肺的疼痛感,坐臥不安。
兩個媽媽,在旁邊看著我喂奶,也連連搖頭,每次我都是一閉眼,忍著疼痛,讓孩子吃奶。
幸虧,當時提前備上了皸裂膏,孩子吃了也沒有什么影響,慢慢也好了。
前前后后,我媽在北京待了兩個星期,因為弟妹當時也快生了,就回老家了。
當時,有一種很強的失落感,但很快就調整過來了。
之前,一直是我媽陪著我睡,給孩子換換尿不濕,抱孩子過來,讓我喂奶。媽媽回家了,婆婆擔心布瓜爸爸要上班,身體吃不消,就提議晚上她照顧我們娘倆。
由于,這幾天,醫院和家兩邊跑,奶奶很累,晚上她也起不來。我就自己一夜換3~4片尿不濕,4次喂奶這樣,循環往復。
月子里,第三周的一個晚上,我醒來,發現脖子周圍全都是水,把被褥都給浸濕了,一開始感覺很奇怪,后來越想越害怕。
隊友每天早晨吃完飯,就上班了,晚上來了,玩一會就回他自己那個房間去了,沒有什么時間交流。
到了第二天,我就趕緊給隊友說,你能不能以后晚上陪著我們,晚上醒來,發現脖子里全部都是水,有可能身體虛,盜汗很嚴重,奶奶也需要休息一下。
布瓜爸爸和婆婆商量了一下,他決定晚上過來照顧我們娘倆,他來了之后,換尿不濕的任務交給他了,我只負責喂奶,任務一下子減輕了一大半,沒有那么累了。
到了第四周,想了想,終于快出月子了,是不是可以出去走一走,散一散心了。
可是,更讓我崩潰的事情,馬上就來了。
由于,產奶太多,供大于求,孩子吃不完,兩邊都堵奶了,急性乳腺炎發作。發燒,燒到天旋地轉,低的時候38度,高的時候39度,渾身沒勁。
就這樣捱著,等到天亮,飯都不能吃了,直奔醫院。
到了門診樓,在那里等,一秒一秒鐘地數著過,隊友掛了號,需要到8樓去處理室,進行通乳。但是,醫院里面人太多了,兩部電梯,等了很長時間,一直在排隊,最后實在上不去。
隊友拉著我,攙著我,一步一步走到了八樓,每一步都像踩在了棉花上一樣。
中間走到一半的時候,身體真的很難受,很難去忍受那一分一秒的痛,隊友給我開玩笑,想轉移我的注意力。但是,身體上的痛,和發燒后腦袋嗡嗡的不適感,折磨得我,馬上伸出手來,就想打他。
處理完以后,醫生給開了蒲公英顆粒,還有其他一些中成類的消炎藥。醫生多次囑咐堵奶了一定要冷敷,冷敷,不要熱敷。
之前,老人的經驗就是熱敷,然后拿著熱毛巾在那里熱敷,血液循環加快,導致堵奶會更厲害。
之后的日子里,堵奶變成了家常便飯,我一直暗示自己要適應這一切。自己拿著冰袋進行冷敷,基本前三個半月我都是起夜2次,用吸奶器吸奶,冰箱里冷凍層,基本上存的都是孩子的余糧。
孩子晚上吃奶偏少,白天吃得比較多,我的身體的泌乳激素不能一下子去分泌平衡,所以,只要不及時吸奶,就會堵奶很嚴重。
大概過了四個多月的時候,身體的泌乳激素才適應了,達到了供需平衡,晚上只需要起夜一次去吸奶。
這些身體痛苦,來臨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心理也在每天變化著。
媽媽回家后,感覺自己那種依賴感沒有了。孩子依偎在我的身旁,我不是那種帶有母愛地去觀察這個小生命,也不是那種很開心地覺得自己有了寶寶很幸福。
反而,我在一遍遍地去確認,這就是我的孩子了,以后就和我有至親的關系了,在月子里,基本上是一遍遍去確認這件事。
問了一些其他的比我年齡大的寶媽,他們說,他們都是很坦然地面對自己的孩子,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而我,花了很長時間去調整才接受了這一事實,然后感覺到了很幸福。
很多時候,都說媽媽十月懷胎,接受孩子這件事,會比爸爸更容易一些。在我們家,正好相反,布瓜爸爸從孩子出生,就各種給孩子買尿不濕,買奶粉,買奶瓶,給孩子換尿布,沖奶粉,各種護理小知識,真的是事無巨細,很周到。
我反而是被推著走的那個人。
自從有了布瓜后,我發現隊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身上,對我的關心也日漸變少。那種被冷落的感覺,很多時候,讓我覺得為什么要生孩子,還不如之前沒有孩子好,那時候感覺很開心。
但是,事實已經擺在了眼前,你不得不去適應這些,而且還要去調整這些。
我認為的家庭關系,夫妻的關系一定擺在第一位,其他的關系才能理順。很多時候看著老公耐心地給孩子忙活起來的時候,把我冷落在一旁的時候,就很生氣。
我會問,為什么要冷落我?
隊友就會說,你是大人,你能照顧好你自己,他是孩子,他那么小,什么都不會,我想好好保護他,照顧他。
問了很多遍,發現他不會轉移注意力到我這里,我觀察了一下,也看了一些育兒的書,覺得隊友應該是怕當不好這個爸爸,一遍一遍地去練習怎么當一個好爸爸,責任心使然。
一下子我也釋然了很多,但是,我告訴他,我被冷落了,也很不開心。如果我不開心的話,這樣的情緒對孩子也不好,我覺得夫妻之間相處好了,才能更好地撫養孩子。
期間,推薦老公看了很多育兒的書,孩子在慢慢長大,為人父,為人母的兩個人也因為孩子,多出來更多話題,注意力也開始慢慢更多地放到彼此身上。
總結一下,有了娃之后,一年內需要注意的問題,然后怎么解決。
第一,孩子餓了,這種生理性需求,我們父母還是需要本能性地判斷,孩子該吃的時候就吃。
第二,乳頭皸裂,一定要備用一直皸裂膏。
第三,不要省錢,該請一個催乳師到家里,月子里少受罪。
第四,堵奶了,一定要冷敷,不要熱敷。
第五,如果沒有請月嫂,照顧孩子的事情,盡量讓夫妻共同參與,老人年紀大了,體力跟不上了,有可能幫不到。
第六,一個家庭的關系,夫妻關系是第一位的,當然,也要尊重爸爸或者媽媽在這個家庭,承擔新角色的努力。
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