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測試背景:首先普及一下汽油添加劑的3種類型:1、養護型2、清潔型3、動力提升型能夠起到清除積碳的只有養護型和清潔型兩種,所以動力提升型的添加劑不在今天的測評范圍內(多功能型今天也不提,什么5合1、8合1看著就暈)。養護型與清潔型本質上的區別
測試背景:
首先普及一下汽油添加劑的3種類型:
1、養護型 2、清潔型 3、動力提升型
能夠起到清除積碳的只有養護型和清潔型兩種,所以動力提升型的添加劑不在今天的測評范圍內(多功能型今天也不提,什么5合1、8合1看著就暈)。
養護型與清潔型本質上的區別基本在于添加量不同:
l 養護型的添加劑一般都在50-120ml左右,能夠良好起到抑制積碳的產生,長期使用也可以清除沉積物;
l 清潔型的添加劑一般都在200-400ml左右,由于清潔成分較高能夠快速清除燃油系統中的沉積物。
養護型和清潔型的添加劑基本上都是由清潔成分(PEA/PIBA等)+載體油(基礎油/煤油等)+其他成分(破乳、防銹等) 構成。
一般情況下來講,所含清潔成分越多,清除積碳的能力越強。
打個不成熟的比方:同樣是可樂飲料,肯德基的可樂與18元自助餐的可樂口感肯定是不一樣的,一個是純可樂,一個是可樂兌水。
清潔成分PEA(聚醚胺)與PIBA(聚異丁烯胺)的區別我今天不再多說了,PEA比PIBA更適合目前主流的缸內直噴發動機使用。
測試目的:
測試PEA清潔型添加劑的初衷是為了給更多車主提供數據的參考,本來計劃將每款產品都通過實車測試,但由于車源限制與實驗一致性的問題,只能將測試通過這次較為科學并且直觀的實驗方法來闡述。
本編看過很多商家或者品牌方的一些實驗演示,大部分都不嚴謹,漏洞百出,比如某寶的一家熱銷產品,產品演示實驗居然是將2顆比較臟的火花塞分別浸泡在2個盛滿汽油的燒杯中,將其中一個燒杯中加入添加劑,然后神奇的畫面出現,含添加劑的這個燒杯中的火花塞上的積碳逐步溶解將汽油的顏色染的越來越重……然后車主們可勁買買買
稍微懂添加劑的同學只要動動腦子就能想明白,這種演示是在常溫下進行,根本沒有參考意義,添加劑加入汽油后,是要經過發動機的,這環境溫況能一樣么?
目前最具權威代表的試驗方法是國標《GB19592-2004》中的臺架試驗,但是測這么一項就十多萬,本編根本測不起……但是本編根據試驗要求和條件,在結合各路達人、專業人士的指導與建議,總結出一套較為靠譜的演示方法《高溫積碳溶解測試法》。
測試簡述:
《高溫積碳溶解測試法》主要是先將相同的積碳樣本準備好,然后倒入相同容量的汽油,再分別滴入不同品牌的添加劑,將它們同時進行加熱從常溫到300℃左右(模擬燃燒室),觀察每款添加劑對積碳溶解能力的優劣。測試的重點:2個相同,1個同時,1個不同。
測試準備:
本編經過幾個月的樣品收集工作,目前手里的產品有20多款,由于實驗條件所限(加熱鍋一次可以放下5個燒杯),所以本次每次測評5款添加劑為一輪。
在汽車與汽車后市場行業中,由于中國汽車行業起步晚,大部分人都認為國外品牌好,不光汽車是這樣,汽車上的養護用品也如此,舉個栗子,國內的機油品牌中,美嘉殼(美孚、嘉實多、殼牌)妥妥的前三,中石油中石化世界500強一直都是前5名,可是旗下的潤滑油品牌:昆侖和長城的口碑就是不如美嘉殼,先不說產品好不好,大部分國人都有外國和尚會念經的心態,以下兩輪10款產品老徐帶你見證眾多國產進口品牌添加劑到底哪家強
第一輪評測品牌((品牌為:芥末綠、PEAK頂峰、碳無敵、車貝爾、JB)
OK,給大家介紹一下第一輪測試的5款添加劑:
1號、芥末綠-芥末綠排毒液
國內最出色的電商品牌之一,當我買回芥末綠添加劑后拆開包裝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個包裝真好!比很多紅酒包裝還精致~
2號、頂峰-汽油添加劑
美國PEAK品牌被統一潤滑油收購后,將PEAK冠名“頂峰”(其實叫匹克更貼切……)
3號、颶馬-碳無敵
據說在地方上各大廣播電臺經常宣傳這款添加劑,包裝中規中矩,國產品牌的設計水平確實不如老外,就不能挑一款有特色的包裝么,總跟別人撞衫~
4號、車貝爾-汽油添加劑
車貝爾在天貓有旗艦店,可見有一定實力,聽說天貓品牌審核是非常嚴的~
5號、JB-2合1汽油添加劑
美國JB,這個品牌并不陌生,老牌子,據說是做線下業務比較多,難怪沒有天貓旗艦店~
第二輪評測品牌(安索AGA、豪特、雪佛龍TCP、本田、大眾G17)
1號:安索-AGA缸內直噴專用添加劑
安索-國內受歡迎的小眾品牌之一,品牌源自一名噴氣式殲擊機飛行員“ Amatuzio”,不光在添加劑領域有產品,在潤滑油領域更是出眾
2號:豪特-直噴寶
看看本期測試在4S店專用添加劑面前是否能取勝
3號:雪佛龍-TCP汽油添加劑
雪佛龍就不多說了,京東商城銷冠產品,這次測試是經典TCP版本
4號:本田-汽油發動機清潔劑
本田地球夢專用添加劑,自從本田上了地球夢發動機可謂名聲大噪,地球夢技術被水軍夸到天上,仿佛馬自達的創馳藍天、豐田的D4S都不存在,不多說了,這款本田的添加劑算是日系車品牌里比較有代表意義的產品。
5號:大眾-G17汽油添加劑
德國大眾集團旗下大眾、奧迪、斯柯達、西雅特、保時捷專業添加劑,代號G17,德系車品牌里最具代表意義的產品
再次念叨一下評測方法:最有效的測試方法其實有兩種,實車測試和臺架試驗。
車測試也搞過幾期,但是這個實驗受外界條件影響太多了,沒辦法把這么多產品去做橫向對比,甚至有人認為拿內窺鏡看燃燒室是錯誤的方式,要檢測排氣才算數……臺架實驗,據說十幾萬一套,我手里這二十多款產品每個都來一次根本不現實,好多廠家都不舍得給自己產品去弄一套臺架試驗……我也不想說太多,能看懂的繼續看吧,看不懂的只好出門右轉……
第一輪積碳樣本制作中:開始準備積碳樣本,將5瓶25毫升汽油直接放置加熱爐開煮,這樣熬出來的“積碳”(膠質與硫化物等)會是薄薄的一層,不再那么厚。開始加熱至300℃左右。
240℃,汽油即將燒干;辛虧實驗室有排煙設備,不然這個味道絕對能讓你懷疑人生。
積碳樣本制作完畢
廢話不多說,積碳樣本準備好后,將5個燒杯中各倒入50ml汽油
為了攝取每款添加劑相互不受影響,每次將液體收納管都更換,以保證測試的準確性。
1號,產品為400ml,可配比50L汽油,所以根據本次50ml汽油的添加比例應該加入400ul
2號,產品為400ml,可配比60L汽油,所以根據本次50ml汽油的添加比例應該加入330ul
3號,產品為325ml,可配比60L汽油,所以根據本次50ml汽油的添加比例應該加入270ul
4號,產品為300ml,可配比60L汽油,所以根據本次50ml汽油的添加比例應該加入250ul
5號,本款產品很有特點,兩瓶一起倒入一箱油中,所以按照總量118ml+118ml配比60L汽油的比例來看,本次每瓶分別添加100ul
將5個含不同添加劑汽油的燒杯開始加熱
溫度在179℃下,可以肉眼觀察到,1號3號4號燒杯中顏色明細變濃,2號和5號顏色變化不大,根據本編的經驗,基本上可以判定2號和5號效果不如另外3個
OK!5個燒杯中的汽油所剩不多,取下稍后我們一一看看結果吧!
1號,效果非常不錯,只是燒杯中間仍有殘留,
2號,感覺效果還可以……最近貿易戰,不知道美國的添加劑會不會漲價
3號,這款效果也非常不錯,與1號持平
4號,雖然效果不及1號3號,但是能將一大半的積碳都溶解掉已經很厲害啦!
5號,效果要比2號強點~
第二輪:
老樣子,制作積碳樣本
開始加熱
5個薄厚均勻的“積碳”樣本新鮮出爐,
在每個燒杯中加入50ml汽油,然后分別按比例添加每款添加劑,添加1號產品,安索AGA汽油添加劑。本次純手工添加,1ML的滴管,安索AGA汽油添加劑標識上寫著可配比18加侖,換算過來是68L汽油,所以,本次50ml的汽油里需要注入的添加量為0.17ml
為了本次測試的公平性,每款產品都是全新狀態未拆封,2號、豪特的直噴寶本次添加量為0.25ml
為了不相互影響,每個產品都用獨立的滴管
雪佛龍根據英文標識顯示一瓶可配比12加侖,也就是45L汽油,所以對應本次添加投入比例為0.37ml,算是本次添加量最多的產品
4號、本田汽油發動機清潔劑,全新未開封,添加量為0.25ml
5號、大眾G17本次添加量為0.06ml,算是本次添加量最少的產品,這么小一瓶按比例換算下來投入量這么少,有點擔心最終結果
OK,5個燒杯即將上爐
開始加熱
即將燒干,我們可以取下這5個燒杯
將5個測試后的燒杯分別對應擺在相對應的添加劑面前,一會我們將揭開對比結果。
1號,安索的結果令人失望,積碳樣本變化不大
2號,這個結果已經不驚奇了,經過前幾次測試,高溫溶解積碳能力確實令人汗顏
3號,經典版TCP本次測試結果超出了我的預期效果,雖然只有20-30%的PEA含量,但是高溫溶解積碳的能力確實不俗
4號,本田的清潔劑效果還是不錯的,值得稱贊一下,雖然4S店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外包給其他廠家,但本田是為數不多的全程跟進各類供應產品研發的一家車企,從本田的機油到添加劑,非常負責
5號,當我捏起5號燒杯時,我已經預感到要得罪一批德粉了,相信如果產品設計的添加量再多一些,應該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第一輪:
第二輪:
雖然都是大部分是PEA類聚醚胺的產品,但國內品牌的直觀效果明顯更好,想必是國內產品會根據國內的汽油品質會有不同的配方設計,所以效果會明顯。非常開心!中國品牌完敗老美品牌!為國人爭光!
再次聲明:
本測試旨在可行的實驗條件下盡可能模擬每款添加劑在高溫下溶解積碳的能力,雖然本實驗具有可重復性,但是與臺架試驗相差甚遠,結果僅供參考,無法給予定性的結論,望理解。
根據【老徐說車事】整理
馬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