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吳蓓宏,新零售商業評論首席編輯。零售君說近十年是國潮興起的重要窗口期,林清軒抓住這個機會,開創了以山茶花系列為主打的高端護膚品牌,一舉占領國產護膚品的高地。2017年,它與阿里合作,全力投入新零售,當年雙11期間最多的一天增粉超過10
作者:吳蓓宏,新零售商業評論首席編輯。
零售君說
近十年是國潮興起的重要窗口期,林清軒抓住這個機會,開創了以山茶花系列為主打的高端護膚品牌,一舉占領國產護膚品的高地。2017年,它與阿里合作,全力投入新零售,當年雙11期間最多的一天增粉超過10萬。如今它的線上粉絲數已達180多萬,客單價也從原先的兩三百元上升到1300多元,三個月內的復購率達到了27%。因為這些亮眼的業績提升,林清軒被阿里列為首批新零售標桿。新零售特訓營上海站走進了這家標桿企業,學習他們的新零售實戰經驗。林清軒不是國內護膚品的領先品牌嗎?只聽說它有自己的專屬農場,種山茶花,從源頭保證產品品質,什么時候又搞了副業養魚啦?
別誤會,林清軒深得定位理論精髓,強調專注、聚焦。為此它傾盡全力做爆款——山茶花潤膚油(這款產品占公司總銷售額的40%),而把一切與山茶花無關的護膚產品都舍棄,甚至將曾經創造了2億元年銷售額的蘆薈手工皂(公司2018年的總銷售額是6億元)也毫不留情地砍去。
這里的“魚”,其實指的是顧客。林清軒這些年一直在做的就是: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吸引新“魚”進入自己的魚池;同時用優秀的服務把老“魚”維護好,減少流失。
林清軒把新零售工具很好地應用在了經典的消費鏈路模型AIPL中,讓這個魚池越來越興旺。
在新零售特訓營上海站,林清軒新零售總監周磊向我們介紹了數據驅動的新零售打法。他說,未來,數據很殘酷,一定會顛覆你的三觀。與其坐等被顛覆,不如主動擁抱。
下面我們來看看林清軒是怎樣利用數據做好AIPL模型中的各個營銷階段,這個模型跟商家最關心的拉新和老客復購相關。
何為AIPL?
AIPL是英文Awareness(認知)、Interest(興趣)、Purchase(購買)和Loyalty(忠誠)的首字母縮寫,代表著用戶對品牌從陌生,到認知、體驗,再到購買,最終轉為忠實粉絲的過程。
公司都希望所有的拉新動作最終能達成成交轉化,并留住這些老客戶。然而,無論公司多么努力,P和L或多或少都會有流失,所以要想辦法擴大A和I,不斷補充新“魚”。
1、Awareness(認知)
要擴大A,首先就要去往顧客可能會在的任何地方,做品牌的曝光。
我們都知道,流量池越大的地方,“魚”也越多。但這些“魚”是不是愿意進到你的魚池,就需要你根據已知的客戶畫像(比如忠誠客戶的標簽屬性是怎樣的),圈出相匹配的潛在客群,才能做精準地信息觸達和投放。
林清軒有自己的會員體系。
以前在門店里注冊會員,顧客可能只是填個手機號碼,年齡等相關信息是不填的。
而現在掃碼(支付寶或手淘)注冊,后臺的數據系統是打通的,可以知道顧客的地區、年齡等做營銷所需掌握的最基礎的信息,甚至通過數據銀行,還可以知道他們的消費頻次和消費金額。
林清軒因此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客戶長什么樣,也就是25~40歲女性占比80%以上。
有了已知的客戶畫像,林清軒就可以匹配大數據,向精準的人群推介自己的產品。淘寶、天貓的千人千面就不用說了,它們能自動實現買家標簽和產品標簽的匹配。
2、Interest(興趣)
在圈出合適的客群之后,如果直接向他們去推單價五六百元的林清軒產品(其主力產品山茶花潤膚油就屬于這個價位),購買的概率就比較低。
這時,就需要放出一些能打動顧客的權益,比如可以利用天貓的試用平臺U先派樣,讓目標客群先試用,引起他們對產品的興趣。
林清軒按照地區、年齡、消費層次(在天貓消費金額一年五六千元)圈出客群,向這些客群推送1元換購3ml潤膚油的活動。
活動推出一小時,就成交了2萬單。而以往在線下,沒有任何激勵措施、節假日活動的情況下,一個月才拉來3萬名新用戶。
周磊說,一個潛在顧客,從了解品牌開始到最終決定購買,可能會需要在全域接觸品牌6~8次。全域指的是各種能接觸到顧客的渠道,包括淘寶、京東、線下門店等。
所以,在圈到對應人群之后,就要想辦法讓他們能在任何地方看到你的品牌。
林清軒為此做了很多投放,除了常規的鉆展、品牌號、微淘、有好貨等,還會投一些不大常見的,比如京東到家、餓了么、88會員、花唄,等等。只要顧客使用這些App或產品,就能看到林清軒。
旨在激起顧客購買興趣的內容營銷,主要是看內容的沉淀,而不是看一次的效果,而且要會借力,找到流量大的號去推送。網紅的帶貨能力就很強,盡管成本會增加,但曝光量的增加倍數是幾何級的。
3、Purchase(購買)
零售是一個從0到1慢慢積累的過程。周磊坦言,從0到1會很艱難。很多時候,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動作,可能都打動不了潛在顧客,讓他們成交。這時,還是需要耐心,需要堅持。
在林清軒實體店的門口,都會有導購主動營銷。盡管導購100次主動拉客的行為,可能99次都沒效果,但門口有導購,相比沒導購,業績區別還是挺大的。線上也是一樣,不要指望一次觸達就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上面提到林清軒通過派樣活動,可以一個月增加三四十萬的新用戶,這些新用戶未必馬上就會線上成交,因為3ml的產品是無法立即看到效果的,需要每天早晚3滴,28天之后有明顯效果。
由于這時林清軒已經拿到用戶的送貨地址,就可以引導到附近門店體驗,用優質的服務打動她。客戶信息給到門店,由門店導購來做邀約。新零售就是要將這些信息充分利用起來。
經歷過這樣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各大魚塘里的“魚”才真正游到你的魚池。
4、Loyalty(忠誠)
林清軒的顧客自進店起,導購就會讓她用支付寶或手淘掃碼,自動注冊成為會員。促使顧客掃碼的方法可能是給點小恩小惠,比如1元就可以拿一塊潤膚皂。
林清軒貨架上的產品都會標兩個價,一個是原價,一個是會員價。要享受到會員價,自然也需要掃碼。
這個碼是導購在釘釘的專屬顧問二維碼。手淘和釘釘的系統是打通的。顧客一旦加好導購為專屬顧問,無論以后在線上還是線下購買,導購都可以拿到相同的提成。顧客也可以選擇更換專屬顧問。這樣導購就有極大的動力去做好老客戶的維護。
林清軒在釘釘系統的基礎上搭建了新零售工作臺,公司總部有什么推廣活動,都可以及時下發到一線的導購,而導購只需要點擊一下輕松轉發給顧客。
導購有沒有轉發,在釘釘的系統里是一目了然的,不需要像以前那樣由區域主管、區域總經理拉個群,一個一個去追問有沒有發。
顧客往往除了林清軒的產品之外,還會用其他品牌的產品,可能前面兩天還堅持每天早晚3滴林清軒的山茶花潤膚油,后面就忘了用,不能堅持,這樣的用法自然達不到效果,對產品的忠誠度也會大幅下降。
這時,導購就變身為客服,做好提醒服務,在顧客購買后的3天、7天給她發信息,溝通使用情況,給予指導建議。
堅持使用28天,見到效果之后,顧客對林清軒產品品質的信任度就會上升,這時再推廣其他相關產品,就相對容易了,客單價自然就會上升。
最近,林清軒的客單價已經高達1300多元,而雅詩蘭黛的客單價是700多元。
在一個有營養的魚池里,“魚”會變得越來越美麗,而且不離不棄。
林清軒的養“魚”經,就是根據L客群的特征,匹配P和I的人群,給他們相應的權益和觸達,促使他們分別進階到L和P,這樣會產生新的L,根據新的L繼續去圈P和I的人群……如此循環往復,讓魚池生生不息。
周磊說:線上不缺流量,缺的是體驗;線下體驗很好,但就是缺流量。
新零售就是要讓線上線下對流起來,利用整個互聯網的流量,做精準的觸達和投放,幫助品牌拿到更多屬于你的客群,由此形成一個閉環。
只把流量引入,卻沒有思考流量引入后怎么承接、轉化和運營,是做不好新零售的。
- End -
劉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