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墨梅圖王冕在草地上放牛,遭遇一場急雨,雨后日出,照得滿湖通紅,“湖邊山上,青一塊,紫一塊,綠一塊。樹枝上都像水洗過一番的,尤其綠得可愛。湖里有十來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到,古人說人在畫圖中,其實不錯
墨梅圖
王冕在草地上放牛,遭遇一場急雨,雨后日出,照得滿湖通紅,“湖邊山上,青一塊,紫一塊,綠一塊。樹枝上都像水洗過一番的,尤其綠得可愛。湖里有十來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到,古人說人在畫圖中,其實不錯,可惜我這里沒有一個畫工,把這荷花畫他幾枝,也覺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個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畫他幾枝?”
《儒林外史》郵票
這是《儒林外史》的開篇描寫,王冕十歲便輟學給人放牛,一次雨后觀花萌生了學畫的想法,遂勤學苦練,漸漸以畫“沒骨花卉”名揚鄉里。成名后的王冕不慕榮利,不隨流俗,視富貴功名為無物,長年隱居會稽山中。吳敬梓把王冕作為儒林人物的標高,以此與隨后出場的儒生群像作對照,從中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王冕生活于元朝末年,他通過天賦和努力學有所成。元仁宗恢復科舉后,王冕也參加過幾次考試,但未能入榜,這時他便將舉業文章付之一炬,開始了騎牛高歌的宦外人生,他曾言:“我有田可耕,有書可讀,奈何朝夕抱岸立于庭下,以供奴役之使。”于后,王冕歷覽名山大川,走南行北,中年時便隱居會稽九里山,結廬三間,種梅千株,取名耕讀軒,題額梅花屋,自號梅花屋主、煮石山農,白天躬耕,晚上書畫。“去城懸九里,夾地出雙溪。長年無客到,終日有猿啼。”在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村中,王冕創作了大量詩畫作品,尤其是留下了多幅廣為傳頌的《墨梅圖》。
數株梅枝橫穿畫面,長疏短密,前后錯落,枝頭上綴滿秀雅的梅花,有花開正盛,有含苞欲放,有殘英點點,仰偃之間,姿態萬千。王冕為墨梅圖題寫了一首詩:“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畫因詩而顯,詩有畫而彰,詩畫合璧,力傳千秋。
王冕用墨梅表達的人生態度,是一種淡然于天地之間,不獻媚,不求夸,默默地把清香留在人間、流滿乾坤的精神。這種人生,必定是甘于寂寞,必然是咬定青山,他不會被功名利祿所綁架,不會為世俗習尚所左右,窮且益堅,老當益壯,與天地同呼吸,與山河同跳動。
墨梅圖有多個版本流傳,墨梅詩也略有不同。如“個個花開”和“朵朵花開”,詩眼是最后一句中的“流”和“留”字。小學語文課本用的是“只留清氣滿乾坤”,故宮博物院藏畫中是“只流清氣滿乾坤。”這兩種意境都是王冕想表達的,前者是留香,那是“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后者是傳香,那是“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引文出處
吳敬梓《儒林外史》
何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