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們對騎手案件做了一次全國普查,然后把所有發現都放進了「判決博物館」。還記得騎手謎云里的「外賣平臺進化史」嗎?這張圖的背后凝結了我們對全網1907份有效判決的細致分析,但由于信息量過大,騎手謎云所展現的只是冰山一角。為此,我們特意打造了一個
我們對騎手案件做了一次全國普查,然后把所有發現都放進了「判決博物館」。
還記得騎手謎云里的「外賣平臺進化史」嗎?
這張圖的背后凝結了我們對全網1907份有效判決的細致分析,但由于信息量過大,騎手謎云所展現的只是冰山一角。為此,我們特意打造了一個線上博物館,歡迎好奇讀者和嚴肅研究員們踴躍逛展。
01
「判決博物館」里有什么?
目前共有1907份館藏判決,它們涵蓋了自外賣平臺出現以來幾乎所有與騎手認定勞動關系相關的案件。注意,這不是抽樣,而是普查哦。
不信看看美團和餓了么這兩大外賣平臺的案件數量和總體占比(≈90%),基本與市場份額相吻合。
再來看看這些判決的地域分布。騎手案件的管轄地通常是外賣配送地或相關公司所在地,因此判決遍布全國30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但更為集中地出現在江蘇、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廣東等地,前述地區案件總量達971件,占比超過全國50%。
以下是判決時間軸,仔細解讀就會發現外賣平臺用工模式的演變奧秘,可以說是完美驗證了我們的分析框架:
02
靈活用工真的靈活嗎?
當前社會各界對于外賣騎手的勞動狀態存在巨大誤解。重要的話說三遍:「平臺用工并非都是新業態,靈活用工也并不一定真的靈活。」x3
我們把1907份判決一一錄入數據庫,并將每個案件中騎手受到的勞動管理拆解成20多個事實性標簽,包括但不限于:入職管理、工作規則、派單接單、人工調度、預計送達時間、路線規劃、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培訓、離職、監督、懲戒、工作報酬、工作外觀。
,時長00:40
對于專送騎手而言,從傳統模式滾動到專送模式,這20多個勞動管理標簽從未消失,只不過逐漸從外賣平臺分散到配送商、靈活用工平臺等多個公司……這意味著什么呢?
勞動關系明顯存在,但專送騎手卻找不到用人單位。
所以別看新聞界/論文界總在討論「來去自由」的眾包騎手,事實上外賣平臺人數占比達30%-50%的專送騎手才是現實中權益糾紛的重災區。他們的勞動狀態跟固定工沒有區別,但卻因為勞動關系「被人為打碎」而無法得到應有的法律保護——就兩大外賣平臺而言,接近90%的法律糾紛發生在專送騎手身上。
03
各地判決下的「命運分野」
我們按照全國法院針對專送騎手認定勞動關系的比例(認勞率)做了一項排名,發現差異巨大。全國有10個地區認勞率達到90%以上,而排名倒數的5個地區(天津、陜西、新疆、福建及海南)認勞率均未超過50%,其中天津簡直低到塵埃里(23.33%)。
所以對于許多騎手而言,他們的命運其實早在選擇法院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
還記得騎手謎云中邵新銀在重慶法院的連續敗訴嗎?讓我們來看看重慶的排名……唔,倒數第七。不過重慶法院在騎手謎云發布半個月后寫了一篇《平臺用工不能規避勞動關系的認定》并登載于《人民法院報》上,總算彌補上了信息差。
04
勞動關系「日漸迷惑」場景大賞
業內人士曾透露,盡管不能保證精心設計的用工模式一定能幫助企業規避用工風險,但法院的確會被這些操作所迷惑。這是個概率問題——模式越復雜,法院越容易偏離客觀標準,轉而根據「場景」嚴重程度來決定是否認定勞動關系。
什么叫「場景」嚴重程度?錢的問題<命的問題。
在模式7(網絡外包)中,工傷案件認勞率比工作報酬或社保糾紛案件的認勞率高出了16.67%;而到了模式8(個體戶),這一「區別對待」更為顯著,二者認勞率相差35.90%。
05
悄無聲息的「甩鍋」
外賣平臺「甩鍋」的核心操作是通過一系列表面的法律安排以及配合其中的配送商/眾包服務公司和靈活用工平臺,將騎手所帶來的人力成本和用工風險向外剝離、層層區隔。
法律隔離效果可以說是十分顯著了——
外賣平臺由自營(模式2)轉為外包(模式6)后,被認定為用人單位的概率從100%驟降至0.32%,到模式8時則降為0。同樣,配送商通過模式7和模式8也將認勞率從81.62%成功降至46.89%和58.62%。
在侵權類案件中,外賣平臺原本需承擔的雇主責任幾乎全部轉移給配送商和靈活用工平臺,由模式2(平臺自營)和模式3(勞務派遣)的100%降到15%以內。
06
多如「螞蟻」的配送商
有人將配送商市場形容為高度分散且吃力不討好的「螞蟻市場」。上游是外賣平臺利用市場優勢地位對其利潤空間的高度擠壓,下游則是成千上萬的騎手所帶來的日常運營、溝通、管理成本。在夾縫中生存的配送商只能退化成從中抽傭賺錢的「二道販子」,當騎手權益受到侵害時,許多配送商根本無力承擔相應的賠付義務。
我們從判決中提取出了1002家配送商,來看看他們的注冊時間。2016年發生了什么?這正是外賣平臺開始大規模切換用工模式、由平臺自營向直接外包/間接眾包過渡的時間點。可以說,這些配送商正是在平臺用工模式演進過程中「應運而生」的。
這些配送商分布在全國各地,于是就出現了「一名河北騎手被一家重慶公司安排到北京送外賣然后不得不跑到人生地不熟的重慶去打官司」的怪象。
「小、亂、散、差」的配送商市場上「皮包」公司不在少數,它們的責任承擔能力十分堪憂。注冊資本低、實繳資本更低,出了事兒想起訴?抱歉,已經注銷。
07
「個體戶孵化地」藏在哪兒?
我們在知乎回答中詳細披露了有關全國160萬「疑似騎手個體戶」的推理過程,并收到若干業內人士私信回復「親歷屬實」。
「疑似騎手個體戶」的分布非常集中,江蘇省的注冊數量遙遙領先,高達118.11萬。貴州、廣西的注冊數量也分別達到21.03萬、14.21萬。顯然,這與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業務合作存在莫大關聯。上述地區針對共享經濟和靈活用工均提供了豐厚的政策紅利,從而極大地吸引了靈活用工平臺將異地騎手「落戶」當地。
好消息是,騎手謎云發布后兩天內,美團和餓了么紛紛發表聲明禁止誘導騎手注冊個體戶,目前查詢到的全國「疑似騎手個體戶」數量已經不再瘋狂上漲了。
VIP展區
「判決博物館」還有一些珍藏品,例如原始判決分析數據庫、交互式數據可視化系統(來看看部署在阿里云DataV平臺上專供浙江省監管部門使用的版本)等。
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