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談起共同富裕,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對富人加稅。由于貧富分化嚴重,所以大家一說到加稅就有點極端,恨不得把富人的錢全都打劫來分給老百姓。但事實很殘酷,找富人拿錢,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相當難!不說其他的,就說富人各種花式避稅手段就讓人嘆為觀止。看完
談起共同富裕,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對富人加稅。
由于貧富分化嚴重,所以大家一說到加稅就有點極端,恨不得把富人的錢全都打劫來分給老百姓。
但事實很殘酷,找富人拿錢,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相當難!
不說其他的,就說富人各種花式避稅手段就讓人嘆為觀止。
看完這些手段后,您可能對富人加稅這事,心里拔涼拔涼的!
手段一:1塊錢年薪
還記得喬布斯重返蘋果時,只要1塊錢年薪嗎?
很多人都說這是喬布斯為了氣蘋果當年那些傻股東故意開出的薪酬。
但實際上,在富人們的眼里,工資是最不劃算的收入!
假設你拿了年終獎100萬,按照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你得交40多萬的稅!到手只有53萬!
富人才不稀罕這個年薪呢,他要的是股票分紅,股息稅最低只有5%。也就是說同樣是100萬收入,通過股息獲得,就只繳5萬的稅!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對外可以假裝大善人,說自己年薪太低了,才1塊錢。
除此之外,收入還可以是補貼、房地產、汽車、私人飛機、豪華游艇等形式。這全都不用繳稅,是不是很氣人?
舉個例子,阿里花3.5億買下一架飛機,并原價轉給馬爸爸。
馬爸爸再回租給阿里,租金1.5億/年,維護費3000萬,每年1.8億的費用全記在阿里頭上,阿里變可以抵扣企業所得稅4500萬左右!
然后馬爸爸不僅以阿里的名義免費使用這架飛機,還每年套現1.8億。簽的租約是10年,共套現18億。即便按照13%的租賃稅扣除后,還能套現15.66億。減掉買飛機花的3.5億,最終馬爸爸到手12.16億。
如果這18億用工資發給馬爸爸,扣除個稅后,到手不到10億!
另外再提一下,劉強東和王健林等很多富人都買了飛機。
手段二:慈善基金
在美國,遺產稅稅率為18%-50%。假如有100億資產要留給后代,后代到手就只剩50億多一點。
想想就很蛋疼。所以富人會用慈善基金的方式來避稅。
他們首先成立慈善基金,然后把100億交給一個信托機構來搭理。
信托機構的任務就是把這100億用來投資,比如買股票、債券、黃金、不動產等。
假設每年有10%的投資回報率,那么就是10億。
按照規定,他們只需要把10億中的5%(中國是8%),也就是5000萬用于慈善事業就可以了。
剩下的9.5億全部放進富人的家族基金里。而家族基金的受益人就是富人的后代們。
這樣做不僅不用交遺產稅,還可以防止子孫接受大筆遺產后大肆揮霍,敗光家產!
這相當于說,兒子乖,老爸我死后,不給你遺產,但是每年都給你9.5億花,敗光了也沒關系,第二年、第三年還有9.5億...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我們國家還沒開征遺產稅。假如開征的話,富人肯定就會耍手段了。而普通老百姓,該交多少還得交多少!是不是很氣人?
我見過的最奇葩的逃避遺產稅的方式是,兩直男假結婚!
手段三:空殼公司+陰陽合同避稅
比如,A公司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稅率17%。它成立了一家小規模納稅人公司B,每個月給A公司開具大約近10萬元的費用類項目,以此沖減甲公司的利潤,而B公司有每月10萬元的免征增值稅優惠。如果多開幾家,能省不少稅!
還比如,A公司利潤比較大,稅率比較高。便在有稅收優惠的地區成立了一家小企業B,專門給A公司開具費用類項目,沖減A公司的利潤,少繳企業所得稅。
再比如,A公司的稅率高,便在有稅收優惠的地區成立了一家小型商貿公司B。A先把產品以1千塊賣給B,B再按照1萬塊賣給客戶。那么中間的差價9千塊就享受稅收優惠。
至于陰陽合同就不多說了,看看鄭爽翻車的事件就知道了。2019年至2020年未依法申報個人收入1.91億元,偷稅4526.96萬元,其他少繳稅款2652.07萬元!
上面這些手段,處理得好叫做避稅,你拿他們一點招都沒有。處理得不好就是逃稅,最高要被5倍重罰!
咱中產的收入呢?不好意思,該交多少稅,就得交多少。
手段四:去避稅天堂
世界上有些避稅天堂幾乎不對企業征稅。最著名的就是開曼群島!
像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網易,小米,京東,恒大,聯通,聯想,盛大,前程無憂,巨人網絡,奇虎360,新浪,匯源,蒙牛,分眾傳媒,注冊地都在開曼群島。
怎樣避稅呢?舉個例子!
假如國內工廠要與外國客戶做一筆1億的生意。
那么,外國客戶與開曼群島注冊的母公司簽合同,然后打款1億。
母公司把錢從開曼打到國內工廠,但不是1億,而是8000萬。
國內工廠拿到8000萬后就生產,然后直接交貨給客戶。
那么中間的2000萬就可以不用繳稅。幾百萬的稅就這樣省下來了。
手段五:借錢不僅能避稅還能賺錢
假設A、B兩人都有100萬元,他們準備做一個生意,利潤都是10%。
A用自己的100萬去做,B除了自己的100萬,再向銀行借100萬,利率5%。
那么A賺10萬,假設稅率是20%,就要交2萬的稅。最終獲得利潤8萬。
B賺20萬,本來是要交4萬的稅,但銀行利息可以當成費用抵扣。實際交稅(20-5)*20%=3萬。最終賺20-3-5=12萬。
咱們可以這樣理解,富人用100萬賺了10萬,一分錢的稅都沒交,反而通過借貸還多賺了2萬!
普通人是很難這樣玩的,因為我們很難從銀行貸到足夠多的錢,也沒有好的生意項目。
而富人可以抵押房產、股票、證券,輕松地借到錢。
姑且不說借到錢后做生意,疫情期間,美聯儲撒了這么多錢出來,富人低息借走,然后買點金融資產,比如比特幣、股票、基金等等,還包括房子。1年多下來大賺!
而且如果他不賣掉也不用繳稅,每個月隨便在哪搞點錢還銀行利息就可以了。簡直就是拿著銀行的錢免費花,還倒賺一筆!
所以疫情之下,貧富差距更大了!
手段六:買游艇不只是為了炫富
很多人都認為富人買游艇是為了炫富,那就太天真了!
富人在全球購置資產,以便避稅。但各個國家都不希望稅收減少,所以進行了反制。要進行反制就要先知道富人在海外的資產情況,于是就有了CRS(全球稅務交換)。
簡單點說,就是各國相互交換富人在本國的資產信息!
但房產、珠寶首飾、字畫古董、飛機游艇不在CRS交換之列,這就能幫助富人避稅!
此外,游艇不僅可以住人,還可以“第二住所”(Second Home)的名義報稅、抵稅。
第三,買房子住要交房產稅,而游艇沒有;
第四,游艇可以出租賺錢;
第五,游艇升值后賣出,資本利得稅更低。
光靠收富人稅,行不通
富人避稅的手段多得去了,本文只寫了冰山一角。而普通人的稅率比富人多得多。
根據統計,在過去的40年里,美國富人階層的稅后收入增長了400%,而中等收入群體的稅后收入僅僅增長了50%。
2014到2018年間,貝索斯所承擔的真實稅率是0.98%,馬斯克是3.27%,巴菲特只有0.10%!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月均收入在8000-38500元的人占工薪人群的比例僅為8.4%,但卻貢獻了58%的工薪個稅。
月均收入超過38500元的人,對工薪個稅收入的貢獻不到17%。在中國真正交個稅的主力是工薪階層而非富人!
看到這些數字是不是想罵街?
想通過稅收收割富人,現實告訴我們,難!
其實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大工程,方方面面都要改進。最重要的原則是公平。
讓人們付出的勞動、智力能對應相應的收入。
除此之外,普通人也應該了解一些稅收相關的法律,學習如何利用資產來賺錢!畢竟工資是最不劃算的收入來源。
李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