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盡管現在市面上可供選擇的同類產品已經多到離譜,但說到潤喉糖,不少人的第一反應還是——金嗓子。“保護嗓子,請用金嗓子喉片,廣西金嗓子!”這段在央視黃金時段播放的廣告詞,配上國際球星羅納爾多的憨憨笑容,洗腦了一代人。10月29日,金嗓子發布公告
盡管現在市面上可供選擇的同類產品已經多到離譜,但說到潤喉糖,不少人的第一反應還是——金嗓子。
“保護嗓子,請用金嗓子喉片,廣西金嗓子!”這段在央視黃金時段播放的廣告詞,配上國際球星羅納爾多的憨憨笑容,洗腦了一代人。
10月29日,金嗓子發布公告稱,計劃以協議安排方式將金嗓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私有化,并撤銷金嗓子的上市地位。
從“空手套代言”到創始人成老賴,經歷了一系列風波后,上市僅6年的金嗓子選擇了退場。
01 金嗓子“啞火”
從2015年7月15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至今,金嗓子(6896.HK)在港股翻騰了6年。最巔峰時,他們的股價曾達到8.47港元,市值一度超過60億,成為潤喉類非處方藥品企業龍頭。
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金嗓子的股價就開始一路下跌,2018年10月甚至跌到了1港元以下。
此后雖有漲跌,但金嗓子始終未能回到巔峰時期的價格。今天,行將退市的金嗓子股價已降至2.68港元,總市值降至19.81億。
2021年年中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金嗓子的收益約為3.73億元,同比增長83.1%;其中來自銷售金嗓子喉片的收益約為3.33億元,同比增長80%,已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雖然咽喉類非處方藥的市場正穩定增長,但由于同類產品過多,在川貝枇杷膏、西瓜霜含片、急支糖漿等中成藥外還有大量西藥涌入賽道,因此金嗓子的市場正在被逐漸蠶食。
從投資角度來說,金嗓子上市主體私有化計劃屬于正常的市場行為,但不可否認,金嗓子在市場的發展中確實已經面臨重要節點。
02 從“傳奇女人”到“老賴”
說起金嗓子,就必須談談它的創始人——江佩珍。
2003年,江佩珍和俄羅斯科學院兩院院士合影(來源:金嗓子官網)
1946年11月,江佩珍出生在廣西平南一個貧困家庭,因母親生病去世,13歲的她早早輟學去廣西柳州市糖果廠當了一名生產線上的工人。工作很拼的她18歲就當上了副廠長,33歲當上廠長,將企業帶上了年產量近2萬噸、產值9700萬元、10項經濟指標高居全國同行第一的位置。這在當時的環境下,足以稱得上是“草根逆襲”的典型。
但好景不長,在上世紀90年代的假貨潮里,糖果廠受到小成本作坊等山寨產品的沖擊,再加上進口產品的沖擊、原材料的漲價,盈利變得越來越難。
為了自救,江佩珍開始尋找出路。一番努力下來,她在當時還是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王耀發的配方贈與下,將糖果廠轉型,嘗試把藥當糖賣。
1994年,江佩珍與員工自籌資金780萬元,成立廣西金嗓子制藥廠。為了感謝王耀發,金嗓子將他的肖像作為商標印在了包裝盒上。這也就是金嗓子舊包裝上那個男人頭像的由來(下圖)。
1998年,廣西金嗓子制藥廠和柳州市糖果二廠改制成立了金嗓子集團。隨著集團的建成,江佩珍斥巨資在央視打廣告。說到廣告,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世界頂級球星的名字——羅納爾多。
2003年,羅納爾多跟隨西甲豪門皇馬來中國踢商業比賽。這類邀請賽本身競技性不強,更偏重于表演性質,因此球星們的私人行程也比較自由。于是,江佩珍以30萬美元的“出場費”邀請羅納爾多參加了一次私人宴會,并在席間給大羅套上一件印有漢字“金嗓子喉片”的球衣,又遞上一盒金嗓子讓他拿著拍照。
等到皇馬踢完比賽離開中國,羅納爾多手拿金嗓子的廣告便開始鋪天蓋地地推廣,一播就是4年。全國人民幾乎都認為,大羅成了金嗓子的代言人。
當時網絡還不是很發達,等到羅納爾多聽說自己在中國“代言”了一款神秘藥片,已經是2007年了。震驚的大羅迅速開始維權,索賠的價碼高達1000萬歐元。
要知道,大羅2002年率領巴西隊拿到世界杯冠軍,自己勇奪金靴獎,還三獲世界足球先生,那期間他的商業代言基本都在千萬美元左右。對他來說,30萬美元吃頓飯可以,拍照片發廣告——那是另外的價錢啊!
金嗓子并沒被天價索賠嚇倒,他們聲稱與羅納爾多方面簽過形象代言合同,每年還把廣告費付給他在中國指定的商務推廣公司。
無論如何,與大羅的合作是進行不下去了。于是金嗓子2007年宣布簽下羅納爾多的國家隊隊友卡卡做代言人,這一簽就從2007年到了2016年。后來的招股書顯示,金嗓子2012-2014年支付給卡卡的代言費是人民幣1430萬元——確實比白嫖貴多了。
當時頂著世界頂級球星的名頭,再加上央視曝光的影響力,金嗓子迅速占據市場霸主地位,同類型的桂林三金西瓜霜等產品只能望其項背。
近20年來,金嗓子公司還開發了無糖金嗓子喉寶、金嗓子健康糖等相關產品,但除了喉片以外,其他產品都不盡如人意。其中曾作為主推的“金嗓子草本植物飲料”,因怪異的口感一度被網友列為“十大難喝飲料”之一,這款飲料在市場上也早已銷聲匿跡。
不僅如此,金嗓子草本植物飲料還引發了一次法律糾紛。
2016年,為了推廣這款飲料,金嗓子食品與星空傳媒簽訂了廣告代理合同。后續因對廣告公司星空傳媒的廣告效果不滿意,金嗓子公司拒絕支付余下的廣告費,直接被廣告公司告上了法庭。
2019年6月,上海市高院做出終審判決,要求金嗓子向星空傳媒支付剩余廣告費5194.98萬元。但直到同年9月,金嗓子都未履行,因此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而作為公司實控人的江佩珍也被列為限制消費人員。
曾經的傳奇女人,就此淪為老賴。
如今江佩珍的限高令已被解除,但這件事也成了她整個經商生涯里一筆濃墨重彩的黑歷史。
03 結語
如果你在網上搜江佩珍,會發現她最出圈的一張照片——拍攝于金嗓子2015年在港交所敲鑼上市之時。
由于敲鑼姿勢太有霸氣,江佩珍還被P成了表情包。
這一切恍如昨日,如今卻徒留唏噓。
10月8日,金嗓子在官網發布公告,在宣布退市的同時,也對近年來的問題進行了逐一聲明。
總結下來,金嗓子想說的很簡單,基本就是“我不是,我沒有,我沒事,一切正常,活得還好”。
在各大電商的買家評論中可以發現,如今的金嗓子依然能靠情懷吸引一些消費者,但一個品牌只靠情懷終是走不長久。
在幾次失敗后,以單一產品為主打的金嗓子能否真的走出創新的道路,才是他們真正要考慮的問題。而江佩珍退隱二線后,也將這個問題留給了她的兒子曾勇。
金嗓子能否真的成“金”,恐怕需要曾勇好好想想。
張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