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無病之身,不知其樂也;病生,始知無病之樂。——[清]史典2021年6月4日,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的神經外科,接收了一位30歲的腦瘤患者。30歲,正當壯年,卻得了腦瘤,讓人惋惜。好在如今的醫療水平已經大大提升,醫生立馬為患者準備了手術,手術中,
無病之身,不知其樂也;病生,始知無病之樂。——[清]史典
2021年6月4日,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的神經外科,接收了一位30歲的腦瘤患者。
30歲,正當壯年,卻得了腦瘤,讓人惋惜。
好在如今的醫療水平已經大大提升,醫生立馬為患者準備了手術,
手術中,醫生將患者的頭骨切開后,竟喊醒患者做題!
聽到這里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立馬走進醫院,了解事情的原委。
手術中被喊醒
突發癲癇的小伙,檢查后發現是腦瘤
我們的主人公叫車德化,
30歲正當壯年,與同齡人一樣,車德化不論風雨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為了未來的幸福生活而奮斗,
可是命運卻跟這個努力生活、堅強奮斗的男人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工作時,車德化突然開始癲癇,同事發現后立馬撥打120,將其送往醫院治療。
不查不知道,檢查結果出來后,卻驚訝在場所有人,
癲癇背后作祟的主謀竟然是“腦部膠質瘤”!
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人,患有低級別的膠質瘤,突發病癥就是癲癇。
這種情況無疑是需要開顱做手術了。
醫生單獨跟病人家屬(車德化的女友)詳細介紹手術的并發癥,
第一點:手術過程中的大出血
第二點:術后瘤腔滲血的情況
第三點:手術后各項功能的恢復情況
第四點:跨區域的腫瘤使腫瘤病變程度增大,三級腫瘤,復發周期短
此時車德化的女友已經緊張地掰起手指,她只關心一個問題:“手術后,病情還會復發嗎?”
醫生的回答比較中肯的:“絕大部分會復發。”
但是,醫生更希望手術過后,車德化的生活可以自理,順利回歸到工作崗位當中。
據醫生介紹,車德化的大腦左側已經發生了異常,大腦里面病變得不均勻。
有的含水多,有的含水少,最主要的是腦瘤的位置相對廣闊,
至少跨越了三個腦葉(左端額葉、右端額葉直回、左端島葉)。
黃國棟醫生說:"這個腫瘤生長得飛快,不制止的話會爬行到別的腦組織里。"
車德化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已經嚴重到這種地步了,
此時他的心里有些慌張害怕,擔憂自己的性命健康。
醫生提前打了個預防針:“手術時,我們要考慮腦瘤外面的語言中樞,為了腦瘤切除后語言功能不受影響,需要運用到現代的一些手段。”
雖然不知道是什么手段,但是醫生一定是為了病人的健康著想,
車德化與家人、女友思慮再三,最終還是決定接受手術,搏一搏健康的希望。
切瘤手術中喊醒患者回答問題
手術前,車德化早早剃好了光頭,
2021年6月7日12點30分,車德化如期躺在手術床上,等待醫生的下一步動作。
此時,車德化的內心還是十分忐忑的,
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否可以恢復健康,目前他只知道自己的病很嚴重,
手術到底是否能成功?手術后醫生是否能如愿讓車德化回到工作崗位中?
思慮之時,麻醉科副主任陳志聰醫師來到了手術室,
簡單打了招呼之后,陳志聰開始講解需要陳志聰配合的事項:
“一會,我們會馬上讓你睡覺,手術中會讓你清醒過來,但是你的頭被固定了,不要害怕不要動,有任何不舒服的請和我說,我們一起把這個手術做好。”
因為車德化才30歲,未來人生的路還很長,
為了保證患者術后的生活可以自理、保留語言功能、行動功能,
那就必須讓患者在手術中保持清醒。
手術室外,醫生正在為病人家屬講述喚醒手術的種種風險,
風險很多:呼吸不好、血壓偏高、不配合測試最嚴重的就是突發癲癇等等
舉的例子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但是,實戰手術的時候,遇見的問題會更多。
病人家屬在手術室外提心吊膽地等待著,他們只能雙手合十祈禱手術順利。
醫院的手術室外,承載了太多的祈禱和祝愿。
此時,只需等待主刀醫生潘正龍和其他醫生的到來。
達到預定的手術時間后,醫生們紛紛來到了手術室,
此時,醫師采用插管全麻和神經阻滯的聯合麻醉方法,
為了讓患者可以術前安睡,術中清醒。
聽起來,是非常困難的,如何做到讓患者麻醉后成功清醒呢?
醫師已經給患者打好麻醉。
術前準備已經就緒,核對病人信息之后,緊張的(左側額顳葉膠質瘤切除)手術開始了。
第一步就是切開患者頭骨后取下,創造良好的手術視野。
時間已是14點50分,手術即將進入喚醒階段,降低全麻藥物的輸注速度,復蘇患者。
“車德化、車德化……”
車德化仍然沉睡著,沒有一絲要清醒的意思,
如果車德化再不清醒的話,后果不堪設想,醫生沒有放棄,繼續呼喚患者的名字。
“車德化、車德化……”
終于,在醫生一遍遍的呼喚中,車德化蘇醒了,他的手微微抬起又放下,告訴醫生他醒了,
這一動點燃了陳志聰醫生,激動的陳志聰醫生連連說好。
“你叫什么名字?”
車德化的眼睛惺忪,微弱地回答道:“車德化”
醫生讓他大聲一點,車德化深吸一口氣,大聲重復了剛剛的答案!
醫生輔導車德化豎拇指、鼓掌、握手種種跡象都在表明車德化徹底清醒了,
“非常棒!車德化,狀態很好!”
這是求生欲,強烈的求生欲,車德化知道自己還年輕,路還很長,
知道女朋友還在外面等待自己健康歸來,
知道自己還沒結婚、還沒寶寶,
知道自己的后半生不應該永遠躺在床上。
主刀醫生的手術已經進行到硬膜打開的步驟,硬膜下面是腦組織,
為了保留車德化的語言功能,醫生找來測試機器給車德化,上面是一些圖片,需要車德化對著麥克風說出圖片上的物品。
“能看得見嗎?車德化?”
“我都能看得見,這是蘑菇、戒指、瓶子……”
接下來是讀數:“一、二、三、四……二十二、二十三……”
手術中,車德化的語言功能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那么就開始切除腫瘤。
此時黃國棟主任已經上臺,切除部分腫瘤,
手術室里只有醫生們忙碌的身影,和努力存活的車德化,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戰爭勝利車德化活。
時間滴答滴答的一點點流逝,鐘表上的指針飛速旋轉,醫生的頭上掛著大大的汗珠。
額葉腫瘤切除得十分成功,而后手術刀轉移到了島葉上的腫瘤。
腫瘤一塊塊的被剝離出車德化的腦子。
切除的過程中,要由淺入深地進行,此時已經8點40分,手術已然進行了8個多小時。
隨著時間的流逝,車德化的腦瘤已經所剩無幾,
手術即將開始收尾工作。
可就當這時,車德化的心臟突然停止了跳動,
醫生立馬為車德化進行心臟按壓,打水降溫讓患者恢復心率,
經過一系列措施,患者的心率漸漸恢復正常。
顳極腫瘤終于切除完畢,手術進行最后的縫合,在場的醫生全部松了一口氣。
“手術完成了,車德化睜開眼睛看一下。”
此時的車德化還保留著意識,手術的過程只能用驚險二字來總結。
歷經12個多小時的手術,終于順利結束,
結束時已是深夜,車德化被醫生緩緩推出手術室。
手術成功
2021年6月11日,是車德化手術后的第4天,
車德化的各項功能恢復得都十分好,
達成了醫生最初的愿望(保留這個30歲小伙子的語言能力、行動能力、回歸到社會中。)
患難總是見真情,車德化的病沒有嚇走女友,
反而女友是每一步都為車德化考慮,
手術前的迫切詢問、手術室外的焦心等待、手術后的精心照顧。
10天后,車德化出院了,他說等他完全康復了就跟女友結婚。
“大難不死,必有后福。”相信車德化康復后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幸福。
醫院里總能見證許多情感,生離死別的痛、大病治愈的喜悅……
白衣天使突破層層難關,幫患者建立重生的希望,用雙手延續一條又一條的生命。
醫生說:“病人康復出院的那一刻,是我學醫后感到最幸福的時刻!”
結尾
在生活中,我們應當多加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因為健康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財富。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人生有兩種很真實的罪過:后悔和生病,唯一的好事是沒有這兩種罪過。”
疾病是伴隨我們一生的敵人,它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周圍,威脅著我們的健康,
只有我們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鍛煉,養成良好習慣,多喝水少熬夜,
才能有效抵抗疾病的侵襲。
生病后也要即使就醫,不要錯過救治的最佳時間!
在此,希望大家都沒有這兩種罪過,同時希望大家身體安康、闔家歡樂、幸福美滿!
高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