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余秀華,給李健又寫了一首詩,在剛剛發布的這首詩下方,第一條熱門評論將其和賈淺淺的詩對比,稱“比賈淺淺的詩好多了”,余秀華回復道:“請你不要拿別人來褻瀆我。”
看了之后,有一種莫名的悲傷,悲傷這個時代的詩人,還有所謂的詩歌。
900多年前,在東京汴梁,一首“如夢令”,橫空出世: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讓無數詞人大叔,紛紛醉倒在地,恨自己做不出如此佳作,一個個像掉在醋缸里的蘿卜,酸到了心里。
這個明眸皓齒,醉意微醺,嬌憨呆萌的少女,就是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
也許,此時將她們的名字,寫在一起,褻瀆了,李清照。
不過,李清照,不輸于男兒的氣質,應該會一笑了之。
出身書香世家,自少年便有詩名,喜好杯中之物的才情少女
李清照,生于北宋年間,1084年3月13日,老家是齊州濟南,今天的山東省濟南市章丘人。
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大文豪蘇軾的學生。現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東齋的北墻南起第一方石碣刻,還有他父親的題字。
李清照的母親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也是一位才女。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學氛圍十分濃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學熏陶,加之聰慧穎悟,才華過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詩名,蘇軾的大弟子晁補之對這個小才女也是大力稱贊。
十五六歲的少女,一直在父親的寵溺下,生活在優雅的東京汴梁,接觸的都是一些文人墨客。
在一次醉酒后,終于做出了,后世廣為傳誦的《如夢令》,即使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此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
只是不知道李老爺子,看到自己的閨女,宿醉一宿,是如何苦惱。
可憐的李老爺子,估計得一直苦惱下去,這個小才女,就是喜歡這杯中之物。
在李清照的五十八首詞中,共二十八首提到了酒,可見千古第一才女對于酒的喜愛。
引用自搜索百科
嬌羞少女,佳人遇才子,最好的年紀,最美的自己,遇到喜歡的你
1101年,李清照18歲,趙明誠21歲。
二人的初次相遇,像極了無數人的初戀。
那一天,趙明誠被老趙帶到老李家提親,老李家的閨女,就在院子里的秋千上,慢慢地晃啊晃,想著老趙家的傻兒子是什么樣子,心中還有些惴惴不安。
突然,大門“吱呀”一聲開了,一位玉樹臨風,目若朗星的男子迎面走來。
李大小姐,瞬間有了種不一樣的感覺。
她捂著發燙的臉頰,跳下秋千,提起裙子,就往屋子里跑。可她的腳步還是慢了下來,帶著好奇、憧憬、慌張……
初次悸動的少女,一顆懵懂的心,推著她走向院里的青梅樹,鼻子聞著青梅的香味,眼睛卻不住地看向走過的趙明誠。
后來李清照把這段美好的邂逅,寫成了《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最好的婚姻就是:你來了,恰好我也在等你。
兩個人既是門當戶對,又是才子佳人,婚后的生活,也是讓人艷羨不已。
兩個人,彼此欣賞,又有共同的喜好,新婚燕爾,是你儂我儂。
還在太學讀書的趙明誠,每當初一、十五便休假回家,與妻子團聚。
因為兩個人都沒有經濟來源,趙明誠就會先到當鋪當幾件衣物,換一點錢,然后再去相國寺市場,買回他們所喜愛的古玩,和一些水果零食之類。
回到家,兩口子,一邊把玩著新收集到的古玩,一邊吃著零食。
兩個人的生活,簡樸而又富足。
就這樣,過了2年,趙明誠入仕做官,兩個人有了收入,更是不計成本地去收集名人字畫,金石碑文等。
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畫家徐熙的《牡丹圖》在出售,要價20萬文。夫婦兩人費盡心思,才把這幅畫留在家中,欣賞了兩天兩夜,愛不釋手。但是,是在囊中羞澀,太貴了買不起,最后也只好戀戀不舍地,歸還了人家。
就為這事,夫婦兩個人,傷心,惆悵了好長一段時間。
兩個人的婚后生活,雖然清貧、樸素,但安靜和諧,高雅有趣,充滿著幸福與歡樂。
十八年的鄉間生活,恬淡幸福,當然還有李大小姐的三大愛好 ,喝酒、打牌、賞古玩
好景不長,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卷入了朝廷內部的新舊黨爭,不久后便被罷官,李格非只好帶著一家老小回到了老家。
1104年,李清照20歲的時候,也是她和趙明誠結婚的第四年,她父親李格非“元祐黨人”的罪名,竟牽連到李清照身上,最終她和趙明誠被迫分開,她也回到了老家。
直到1106年,李清照才有機會,回到汴京與趙明誠團聚。團聚的第二年,趙明誠的父親,受蔡京迫害,丟官后不久就病死了,趙明誠也受到株連,難以繼續留在汴京,最后,只能帶著李清照,一同回到了青州老家。
1108年,李清照 25歲,她把她與趙明誠的小屋,命名為“歸來堂”,取義于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自己則自號易安居士。
一直到1126年,李清照和趙明誠就在青州、萊州、淄州等地,慢慢度過了最美好的18年。
這期間,兩人還發明了一個小游戲,就是李清照說一段詩詞文章,然后說出是哪部書的哪一頁,讓趙明誠判斷對與錯,如果說對了就是李清照喝酒或者喝茶,錯了則趙明誠喝酒或者喝茶。
李清照有過目不忘的本領,而趙明誠則沒有這種天賦,結果可想而知,每次得勝歸來的,李清照就會開心不已,而趙明誠看著開心的妻子,心中也是充滿了幸福。
李大小姐,除了和趙明誠玩兩個人的游戲外,還酷愛賭博,北宋的娛樂業也是十分豐富的,李清照憑借過目不忘的天賦,以其極高智商,在賭博打牌方面,也是個中好手。
于是,李清照也湊齊了她人生的三大愛好,喝酒、打牌、賞古玩。
夫婦兩人,雖然沒有了昔日在京師的優裕生活,卻擁有了一段平靜安寧的鄉村生活。他們相互支持,共同進行創作,搜集金石古籍,度過了一段平生少有的美好時光。
痛失良人,故國無望,顛沛流離,凄苦半生,掩不住巾幗氣質,耗不盡千古才情
1127年,李清照44歲的時候,仿佛耗盡了上天賜予的幸運,她開啟了顛沛流離,孤單寂寞的下半生。
那一年,金人大舉南侵,“靖康之變”后,北宋朝廷崩潰,趙明誠開始不斷地調整,到各地任職,而李清照就帶著兩人的收集的金石字畫,十幾大車,一路跟隨。
1129年,李清照,乘船路過烏江楚霸王自刎處,有感而作“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在那個“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的時代,李清照讓無數大宋男人汗顏。
更不幸的是,同年8月,李清照45歲的時候,趙明誠因病撒手而去,扔下了李清照一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
李清照,就這樣孤單一人,帶著兩人的金石字畫,被難逃的人群,一路裹挾,一路漂泊。
終于,1132年,李清照來到了杭州,隨身帶的金石字畫,金銀首飾,也都在顛沛流離的逃難之路中,損失殆盡。
孤單、困苦的李清照,遇到了他一生中第二個男人,一個無恥的渣男張汝舟。
他利用李清照孤獨無依的處境,乘虛而入,騙取了李清照的信任。
張汝舟并非是喜歡李清照,或者欣賞李清照的才情,只是想得到李清照畢生收集的古玩字畫。
然而,婚后的張汝舟,發現李清照已經沒有一樣值錢之物后,就暴露了渣男本質,對李清照是輕則打罵,重則拳打腳踢。
李清照是誰,是那個吊打大宋男兒,寫下“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女中豪杰。
雖然,宋代法律規定,妻子狀告丈夫要判處3年徒刑,但李清照仍然將張汝舟報官告發,自己也被了抓進監獄。
不久,經過朋友的營救,關押了九天之后,就被放了出來。
此后,十二年間,李清照一直孤獨一人,她將所有的精力和才情,都用在了詩詞,以及她與趙明誠未完成的事業上。
1143年前后,李清照60歲那年,終于將趙明誠遺作《金石錄》校勘整理,奉獻朝廷。
1155年,李清照懷著對死去親人的綿綿思念,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在極度孤苦、凄涼中,悄然辭世,享年至少73歲。
因篇幅有限,未能將喜歡的一些詩詞,一一寫下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讀一讀。
古代詩人,做的詩詞,如同清晨里的露珠,又如陳年的老酒。
今日詩人,做的詩詞,如同廁所里的屎尿,又如嘩眾的哀嚎。
引用自搜索百科
感謝您讀到這篇內容,寫得不好,請您見諒,如果有一點小小的感興趣,麻煩您點個贊和關注,謝謝啦。
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