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金小洣
如果要評選國民最重視的養生器官,腎一定是名列前茅的。很多人身體不舒服,第一反應就是“我的腎是不是出現問題了?”“我的腎虛了”……
為此,記者特別采訪了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腎病科副主任中醫師雷天香,讓她就腎病患者最關心的問題進行答疑。
圖/視覺中國
答:不一定。如果尿道中的分泌物較多、尿液濃縮、小便位置高,且排尿急;進食過多肉類、大量喝酒、熬夜疲憊等情況下也會出現泡沫尿。
偶爾尿中有泡沫,但排尿后泡沫很快消失,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不必過于擔心。但如果尿液中的泡沫細小而持久不滅,就要當心是不是腎臟出現了問題。
答:并不能。想通過以形補形并不現實。動物內臟腰子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跟嘌呤,長期吃容易誘發高脂血癥和高尿酸血癥;此外,內臟中含有一定的金屬“鎘”,大量進食可能會導致男性生殖功能減弱。所以,腰子吃多了不僅不補腎,反而有損健康。
答:不一定。很多原因都會造成腰疼,比如腰椎及骶骨的病變(腰椎間盤突出、骨刺);神經病變(坐骨神經痛);婦科疾病(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都有可能引發腰疼。
腎臟其實是沒有痛覺神經分布的,多數腎病患者都不會有腰痛的癥狀,一般只有在炎癥急性期,或者因為腎臟囊腫、腫瘤、積水等,使腎臟變大的時候,會產生腰痛、腰酸、腰脹的感覺。
答:并不是。排尿的多少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天氣熱、大量運動出汗多,那排尿就會少;而大量喝水,排尿次數就會增多。一般尿多的現象會在腎功能發生急性腎損傷時短暫出現。
少尿一般是腎不好的表現,如果尿少到不能滿足人體需求時,抽血檢查就會發現腎功能異常。此外,像糖尿病、尿崩癥也可能會造成排尿次數增多現象。
圖/視覺中國
答:不一定。壓力大、久站久坐、甲狀腺功能低下、心衰、肝硬化、營養不良,或者靜脈回流障礙、炎癥等都可能引發水腫。因此,水腫了不一定是腎臟出了問題,需要做相關檢查才能明確。
答:不一定。正常人在某種生理狀態下也可能出現“一過性尿蛋白”(暫時性),如劇烈運動、大魚大肉、發熱、精神緊張等,使腎臟的濾過膜通透性增加,從而出現尿蛋白,但當上述情況糾正后,尿蛋白就會消失。出現尿蛋白別慌張,記得到專業腎科就診,做個檢查就清晰了。
答:并不是。腎虛是中醫的概念,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所以出現頭發早白,骨質疏松,精神不佳、尿頻尿多或尿少分叉等都有可能和腎虛有關。
腎病是西醫概念,腎臟病是西醫中僅指腎臟器官的疾病和損傷,包括腎炎、腎病綜合征、腎衰竭等內科性腎臟實質性疾病,也包括腎臟結石、腫瘤、創傷等外科性疾病。
簡單來說,腎虛就是依靠癥狀的判斷,而腎病則依靠的是檢查指標來判斷。
了解更多何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