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這是毛澤東主席作于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的1961年的一首詞。這首詞,意在鼓勵我四萬萬人民眾志成城,排除萬難,戰勝時艱。毛主席在這首詞的創作上,借用了陸游《卜算子·詠梅》的原調原題,反其意而用之。
陸游原詞是這樣寫的:
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他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寫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雖終生坎坷卻堅貞不屈本質,可以說是詠梅詞中的絕唱。
然而陸游也只是詠梅以泄胸中抑郁,感嘆人生的失意坎坷,借梅花自況。毛主席的詠梅卻是為新時代特殊時期的共產黨人畫了一個英雄群像。
風雨中,梅,默默地送走了春天。飛雪里,還是獨自開放的梅花,靜靜地怒放,等待迎接春天的到來。雖然此時寒雪掛川,百丈冰成,這一枝獨俏的梅花依然嬌艷可人,分外醒目,難能可貴。這是毛主席借冰雪來襯托風骨錚錚的梅花。暗喻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革命英雄主義,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大無畏的戰斗精神。
禮贊無私無欲、俏麗的梅花開放于寒冬之時,它也是春之信使,預報春天就要到來,當春天真正到來時,她已經凋零了?!扒我膊粻幋褐话汛簛韴蟆?,“俏”字濃縮了千種生機萬般氣概,正是新時代梅花精神的完美詮釋?!扒巍弊忠渤蔀榱诉@首詞上下闋的橋梁紐帶,通過“俏”來過渡,整詞的境界渾然天成。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春天繁花似錦時,梅花已然盡落,而她依舊在百花的爭芳斗艷中,一面飄零,一面會心的微笑。一個“笑”字不僅寫出了梅花俏麗的身姿,還盡顯了梅花超凡脫俗的崇高精神境界。更“笑”出了豁達大度的精神風采。象征了新時代共產黨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