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 | 顧天嬌
閱讀所需約7分鐘
越來越多的果鏈公司將目標瞄準手機代工業務。前有立訊精密(002475.SZ)通過收購獲得蘋果手機代工能力;后有領益智造(002600.SZ)與華為的手機組裝廠商深科技合資成立公司;再到3月中旬,藍思科技(300433.SZ)為小米代工的首臺智能手機正式下線生產。
目前頭部的手機代工廠主要包括以富士康為首的OEM代工廠,以及聞泰科技、華勤、龍旗等ODM代工廠。在全球手機出貨量已連續3年下滑的背景下,以高工藝、高技術水平著稱的果鏈公司開始做代工業務,是否會對聞泰科技(600745.SH)等ODM廠構成威脅?
此前,有機構預測隨著手機ODM滲透率繼續提高,出貨量增速在40%-50%之間,然而作為ODM龍頭的聞泰科技2020年通訊業務收入為417.95億元,相比2019年僅增長了5.05%。是機構過于樂觀,還是聞泰科技發展遭遇瓶頸?
另外,在年報中,聞泰科技還提到過去一年“通訊業務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大刀闊斧地展開架構改革…推動公司從ODM服務公司向產品公司轉變。”這一段文字透露了聞泰科技不滿足于做代工的野心,那么它的轉型究竟發展如何?
失落的ODM業務
ODM手機出貨量被華勤反超,龍頭地位不保。
2020年聞泰科技實現營收517.07億元,同比增長24.36%;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21.13億元,同比增長91.13%;經營現金流凈額達66.14億元,同比增長43.17%。
如此“亮眼”業績卻沒有獲得投資者青睞,截至5月10日,聞泰科技股價相比年報公布日下跌約7%,市值為1001億,到達近一年最低點。
聞泰科技目前主要有兩大業務——通訊業務和半導體業務。通訊業務是提供智能手機、平板、筆電、IoT、TWS耳機等產品ODM服務,半導體業務運營主體為旗下安世集團,提供如小信號分立器件、功率分立器件、ESD保護器件,以及模擬與邏輯IC等產品。
而聞泰科技之所以凈利潤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2020年將安世集團全年業績納入合并范圍,而2019年只包含了后者11月、12月的業績。單獨來看,2020年聞泰科技的通訊業務的增速僅5%,相比2018年從166.19億元增至2019年的397.86億元,增幅達139%而言,已經明顯放緩。
為什么會出現巨大的反差?
手機ODM是聞泰科技最大的營收來源。ODM是指原創設計制造商,即這些廠商設計并制造智能手機,這樣的手機會交給品牌方,貼上品牌方的標,品牌方拿來賣。
聞泰科技過去兩年開發了OPPO和三星兩個重要客戶,這兩個客戶此前手機都是自己研發、自己生產的,所以放開代工業務后,一下子訂單量就起來了,聞泰科技這塊收入就有了爆發式的增長。
那么三星等公司為何開始愿意將部分機型交由ODM廠商生產?最主要還是為了節約成本。在高端機型上,手機廠商需要塑造品牌形象,會選擇自行設計與生產,到了低端機型,自行設計耗費的精力和金錢就得不償失,這時候交給有設計能力的ODM廠商設計與生產是很好的辦法,而大型ODM廠由于出色的供應鏈管理能力,能夠使得手機廠商的成本大規模下降。
因此,雖然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8%左右,隨著頭部手機廠商釋放低端機型的代工訂單,ODM廠商的業務迅速擴張。根據IDC數據預測,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中ODM機型同比增長43%。
這樣來看,“果鏈公司做手機代工會不會對聞泰科技造成威脅?”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明晰了,事實上,因為定位差異的原因,這些公司不會與ODM公司正面競爭。比如立訊精密未來將圍繞蘋果做組裝業務;領益智造接手珠海偉創力,偉創力是美系代工廠,曾是華為的手機代工廠之一,領益智造會選擇從高端手機/旗艦手機切入做代工;藍思科技則是和蘋果、華為、VIVO、OPPO等共同成立了研發團隊,同樣針對高端機型。
聞泰科技當前最大的對手還是ODM的公司。
三星、OPPO等公司熟知“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的道理,在與聞泰合作的同時,也和華勤、龍旗等有合作。
目前ODM市場集中度較高,2019年,聞泰、華勤、龍旗市占率分別為28%、22%、17%,合計67%,且CR3市占率有進一步提升的趨勢。調研機構賽諾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CR3市占率合計達74%。
值得關注的是,從目前各家ODM廠商的出貨量情況預估,華勤在2020年反超聞泰成為市場第一,也就是說ODM滲透率增長的紅利下,華勤吃到了最大的蛋糕。
從公開資料中我們無從得知聞泰和華勤在技術、供應鏈等方面孰強孰弱,不過單從出貨量的變動趨勢來看,聞泰科技存在龍頭地位不保的可能性,這是一個負面信號。
轉型的野心
通訊業務從量變到質變,從ODM公司變為產品公司。
盡管手機市場因為5G技術出現還存在增長空間,但是從中國信通院近日公布的數據來看,國內市場1-4月5G手機出貨量為2142萬部,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8%,5G手機滲透速度可見一斑,這意味著增量空間很快就會被抹平,手機市場在不久的將來會再次陷入存量廝殺階段,產業鏈中的ODM廠商也不例外。
聞泰科技也認識到ODM業務存在的局限性,并試圖做業務轉型。
在年報中,聞泰科技提到,報告期內通訊業務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公司從ODM 服務公司(PROFESSIonAL SOLUTIONS)向產品公司(GREAT PRODUCT COMPANY)轉變。目前已有產品成功開拓了代表行業最高標準的北美運營商客戶和其他新客戶。
ODM公司相比OEM公司來說,在對市場的嗅覺和供應鏈的把控能力方面顯然更加敏銳,轉型做產品公司確實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如果想做自己的產品,需要跨越從To B到To C之間的鴻溝,難點在于品牌和銷售渠道的問題。
如果聞泰科技確實有志于成為一家“偉大的產品公司”,未來可以關注其自有品牌的發展情況。
除了通訊業務轉型以外,聞泰科技在半導體業務上也做了新的探索。
或許是受聞泰科技ODM基因的影響,安世集團被收購以后在汽車產業鏈中的定位也發生了變化,原來它通過TIER1(車廠一級供應商)向整車廠提供相關部件的,現在則直接跟汽車廠商合作,比如已經和小鵬汽車、蔚來汽車建立合作關系。
短期看,合作帶來的變化可能是聞泰科技車規半導體產品迭代速度、毛利率獲得提升。
延伸看,智能汽車被看做“四個輪子上的一部超級手機”,新進入者攪動了汽車產業的市場,與此同時,產業鏈上的各個參與勢力也在面臨洗牌。就代工而言,對于戰略定位廣、實力全面的企業可能會選擇像蘋果一樣,將組裝制造服務外包,而戰略定位偏向于提供服務的企業或者想在低端車型減少研發所用的時間精力的車企,則可能希望代工廠作為ODM的角色,深入參與到產品研發階段。聞泰科技在智能手機上的設計制造能力,未來能否會改變它在汽車產業鏈上的定位,又能與汽車客戶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高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