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的大門上掛著一只門鈴。有人想把這只門鈴?fù)祷丶胰ァUl用手一觸門鈴,它就會“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仨懫饋恚砸邓呛懿环奖愕摹_@個想偷門鈴的人也很懂得這點(diǎn),站在門外猶疑不決。忽然,他想出一一個辦法來了:鈴響所以會惹出禍來,只因?yàn)槎渎牭靡姡偃绨讯溲谄饋恚虑椴痪秃棉k了么?想到就做,他先把自己的耳朵掩起來,就放大膽子去偷那門鈴。可是他剛一動手,門內(nèi)就有人跑出來大賊捉賊,因?yàn)殚T內(nèi)的人并沒有掩耳朵,還是聽得見鈴聲的。
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fù)而走,則鍾大不可負(fù),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闊之雨奪己也,逮拖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已自聞之。《呂氏春秋》
編者:把自己的耳朵掩起來,聽不見鈴(原文“錘”,后演為“鈴&34;)聲,就以為別人也一樣聽不見,這自然是極愚蠢的想法。他竟連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都不知道:門鈴的響聲,是客觀實(shí)在。不管你愛不愛聽,它總是要響的。凡是客觀實(shí)在的東西,無論你怎樣掩起耳朵、團(tuán)起眼睛,它們都不會因此就不存在。有些人以為只要自己的感覺不存在,那么,世界上的一切也都不存在,這和“掩耳盜鈴”一樣,都是主觀唯心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