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當選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有六位,分別是: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和高崗。這六位副主席中三位出自中國共產黨,三位是民主人士。民主人士中,宋慶齡是“國母”,威望極高,張瀾也是眾望所歸,然而當毛主席提名李濟深為副主席時,臺下一片嘩然,反對聲陣陣。李濟深為何備受爭議,毛主席是如何解決此事的呢?
毛主席劇照
參與“清黨”,李濟深埋下禍根
李濟深是中國近現代史中一位極具影響力的人物。辛亥革命爆發時,清軍乘坐火車南下鎮壓革命。李濟深為保武裝暴動順利進行,聯合20多名同志,炸掉了漕河運橋,清軍在保定受阻,延誤了去武昌的時間,這才保住了武昌起義的成果。
辛亥革命后,李濟深加入國民黨,備受孫中山先生重用,曾擔任第一軍第一師師長,是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師。黃埔軍校成立后,李濟深擔任教練部部長,是黃埔四巨頭之一。1926年北伐戰爭,蔣介石作為北伐軍總司令指揮全局,李濟深則負責后方支援前線,立下了大功。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李濟深的人生背上了污點。
李濟深
中山艦事件爆發后,蔣介石推行“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反動政策,對中國共產黨下手。李濟深堅決反對這一做法,致電蔣介石“只將共產黨請出去即可,不用大費周章“。然而蔣介石一意孤行,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李濟深身不由己,被裹入反革命潮流中,在廣州發動“四·一五”政變,2000多名共產黨人和進步群眾成刀下亡魂。事件發生后,許多共產黨人立誓: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19路軍
被國民黨開除,總理感概:若聽他的不用長征
李濟深與共產黨的和解,是在福建事變之后。
由于與蔣介石政見不合,李濟深在國民黨內部漸漸失去了實權。1932年,李濟深被任命為鄂豫皖“剿匪”副總司令,進攻蘇區的紅軍。李濟深委派三名黃埔學生外出視察工作,蔣介石竟派“藍衣社”暗殺。學生死訊傳來,李濟深悲痛不已,大罵蔣介石并與之絕交,兩人徹底分道揚鑣。
1933年11月,李濟深聯合19路軍蔣光鼐、蔡廷鍇,在福建通電反蔣,成立中華共和國。福建事變后,李濟深曾派人到中央蘇區,希望福建、江西合作反蔣。可惜當時的中央蘇區由王明主政,認為李濟深是軍閥、投機派,拒絕了李濟深。在蔣介石的鎮壓下,福建起義軍遭遇失敗,中央蘇區的紅軍也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毛主席曾評價此事說:“痛失良機,良機痛失。”周恩來總理則嘆息到:“若聽李濟深的,長征都能避免。”
李濟深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福建事變后,李濟深被開除出國民黨,不過蔣介石并沒有對他趕盡殺絕。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曾秘密接觸李濟深,希望他可以和日本合作,出任華南政府的領袖。李濟深大罵日本人:“我不是汪精衛,不會做賣國求榮的事!”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節節敗退,蔣介石提出劃江而治,將中國一分為二。李濟深聞訊憤慨不已,當即離開大陸前往香港。1948年1月,李濟深聯合宋慶齡、何香凝等人成立國民政府革命委員會,號召革命者和無黨派人士聯合起來,實現建立新中國的光榮使命。12月,李濟深應中共中央要求到東北解放區參觀。看到解放區的新氣象,李濟深大為震動,積極組織南方各地的愛國同胞進行敵后武裝活動,瓦解蔣氏的獨裁統治。
毛主席和李濟深
也正是因為李濟深做出的貢獻,毛主席給了他極高的禮遇,邀請他與其他民主黨派人士一道參加在北京舉行的第一次政協會議。在會議上,毛主席提名李濟深為國家副主席。毛主席講話結束后,臺下一片嘩然,認為李濟深手上沾滿共產黨人的鮮血,不應該當選,甚至連李濟深本人也沒有想到。
周總理對此解釋說,知錯能改,就是我們的好同志,不要總是計較他的錯誤,何況他當時也是身不由己。
在周總理語重心長地勸說下,所有人放下成見,投票通過李濟深擔任國家副主席。在會議上,李濟深作了大會發言,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李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