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就像你永遠也不懂你家領導的行為想法一樣,對于珊瑚是否具有自我行為,海水圈可謂是眾說紛紜,大家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珊瑚較低等應該是沒有行為的,但是從很多跡象來看,珊瑚肯定是有行為的!
它們跟魚一樣具有生命而且非常地活躍,如果你仔細觀察它們,很快就會發現它們確實有自己的行為。
盡管珊瑚沒辦法像魚兒那樣游來游去,但它們也是個合格的獵手。無法挪動的它們會使用刺絲囊這種帶刺的細胞來捕獲并殺死獵物。
它們里面有一個儲存毒液的刺絲囊,每一個刺絲囊都是一個施加了壓力的細胞,當它們受到刺激就會在利用刺針將毒液注入對方的體內。
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也是食物采集者。因為在建造珊瑚礁的過程中,它們會逐漸上升,并在此過程中收集了原本無法獲得的營養物質。
最值得注意的是,珊瑚們也是勤勞的農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在它們的組織中培育光合生物(蟲黃藻),這是典型的單細胞藻類,稱為鞭毛藻。
珊瑚也表現出社會性和繁殖行為。它們的領土占有欲很強,會試圖殺死生長在它們周圍的珊瑚。單個的珊瑚蟲可能很小,但它們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建造最壯觀的自然景觀。
珊瑚的繁殖行為也可以是引人注目和戲劇性的,最著名的是與月相有關的同步產卵事件。
珊瑚礁的形成需要幾百年的時間,這為珊瑚生物學設定了一個像我們這樣平均壽命7、80歲的人類不一定能理解的時間框架。
珊瑚礁是由無數代珊瑚蟲的生長和死亡形成的,這為下一代珊瑚蟲的生長奠定了基礎。
在接下來幾百年的時間里,雖然一個珊瑚蟲個體可能活不了那么久,但在一個群體中,所有的珊瑚蟲都是克隆體,因此珊瑚本身的生長過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足足可以持續幾個世紀。
海水圈為了好區分從非科學專業性上通常把珊瑚分為幾類。
第一類是LPS(Large Polyp Stony Corals)大水螅體硬珊瑚,它們通常有一個石質骨架和五顏六色大的褶邊并延伸到水體中。
然后是SPS(Small Polyp Stony Corals)小水螅體硬珊瑚。它們的珊瑚蟲通常生活在骨架上,外形多為枝狀或盤狀結構。
最后是軟珊瑚Soft Corals,顧名思義,它們通常身體都很柔軟,沒有堅硬的骨骼,只有細小的骨針分散在組織里面,它們的群體由肥厚的組織構成,柔軟而有彈性。
讓我們先以SPS珊瑚為例,它們特別重要,因為它們是建造珊瑚礁的基礎。雖然它們看起來很漂亮,但實際上非常危險,甚至是有致命性的,它們會對任何靠它們太近的珊瑚表現出攻擊行為。
瓦片Montipora capricornis以其高度的攻擊性行為是SPS珊瑚里面最“臭名昭著”的一個例子。它們會為繁榮發展所需要的陽光充足的居住地而展開激烈的競爭。
為了阻礙附近珊瑚的生長,瓦片珊瑚會長得足夠高大,從而阻止陽光照射到其他珊瑚。它們還會用魚叉狀刺絲囊抓住附近的珊瑚將毒素注入競爭對手珊瑚體內,損害其脆弱的皮膚組織,有時甚至會直接殺死它。
下面要說的是珊瑚的捕獵和采集行為。以LPS珊瑚為例,雖然所有珊瑚都有水螅體,但LPS珊瑚的水螅體較大,因此可以比較清晰和容易的觀察它們的采集行為。珊瑚的水螅體越大,珊瑚就能捕捉和食用的食物就越大,反之亦然。
以提子珊瑚為例Euphyllia cristata,它有時被新魚友誤稱為蛙卵珊瑚。這種動物的骨骼中有許多直徑約2.5cm的綠色觸手圍繞著每個分杈,這構成了相當大的珊瑚蟲頭,考慮到大多數珊瑚蟲觸手的直徑都不到1mm,這就很驚人了。
可以看到從骨架上延伸出一些直徑大約2-4cm左右看起來像意面一樣粗的綠色觸手。觸手的頭部有著看起來像白色提子狀的東西,而在觸手中間就是所謂的口器了。珊瑚群落的每一個分支都有自己的口器用來進食。
當珊瑚感到饑餓或感覺到附近的水里有食物時,觸手就會伸出來等待捕捉食物。我們以糠蝦為例,這是一種珊瑚覺得很美味的小甲殼類動物。當這些蝦進入提子珊瑚的領地時,它就會把觸手伸到它能到達的地方。
除了這些觸手,還有一些特殊的觸手被稱為清掃觸手。它們伸出的距離比其他大多數觸手都要遠。它有許多刺狀的觸須,坐在那里就像一個獵人,等待著蝦接觸到它們。
一旦蝦接觸到觸須,就會被珊瑚皮膚中含有的毒素以及有毒的刺絲囊刺痛,被捕獲的獵物會被送到口器消化,然后再次伸出去尋找下一個食物。
幾乎所有的珊瑚都有小得多的珊瑚蟲,以浮游植物或動物為食,這兩種都屬于非常微小的食物。大多數以這些浮游生物為食的珊瑚同樣以上面描述的方式捕食,但規模要小得多。
雖然這些珊瑚有能力捕獵食物,但這種行為只是為它們提供了一種補充營養的來源。事實上對大多數珊瑚礁珊瑚來說,它們的主要營養來源是生活在它們體內的共生藻類產生的糖分。
珊瑚可以無性繁殖,比如通過分裂繁殖。有時候珊瑚可能意外地被從其他地方落下的東西擊中后折斷成許多斷枝,有些會落在太深或太暗的地方,不適合生存。但水流可能會把幸運的斷枝帶到有利的地方,在那里它們可以開始另一個珊瑚群落的繁衍。
颶風和猛烈的風暴是造成各種物理破壞的特別重要的原因,這些物理破壞可以破壞珊瑚群,從而把它們分散到珊瑚礁各處。
而珊瑚分裂的另一種方式是自殘,這種行為在軟珊瑚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當一個成熟的珊瑚群體在它生活的地方達到了成長極限時,它有時會把自己勒成兩半。
就像在傷口上纏上止血帶一樣,被勒掉的那部分珊瑚會漂到珊瑚礁的另一部分,希望能在某個適合它生存的地方定居下來,長成一個基因完全相同的新群體。
現在,我們都在等待的部分是通過戲劇性的產卵過程來構思新的小珊瑚寶寶!珊瑚在這個時候將卵子和精子釋放到水柱中,這屬于有性繁殖。
珊瑚允許來自不同群體的基因混合,并將多樣性引入基因庫。很多魚友都知道,這些產卵過程都是同步發生的,所以珊瑚礁上所有特定物種的群落都在同一時間排出卵和精子。珊瑚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了不起了。
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無數遠洋魚類能夠預測這些產卵事件將在何時發生,并及時趕到珊瑚礁享用這美味的珊瑚魚子醬自助餐。
科學家們還沒有弄清楚這些魚是如何知道這一切發生的,但它們確實知道,看著它們從開闊的海洋家園移動到珊瑚礁,等待一頓盛宴,真是不可思議!
一旦珊瑚開始將它們的卵子和精子釋放到水中,水就會變得乳白色,以至于你無法看透它。這時瘋狂的進食盛宴開始了,只有少數的受精卵可以逃過捕食者的圍攻發育成珊瑚幼蟲。定居在合適的基質上逐漸發展成一個新的群體。
我們對于這種現象知之甚少,但是對這一事件的了解卻很有趣。例如我們確實知道它與月相相吻合。并且由于多年來的觀測記錄,我們現在至少可以預測它何時發生精確到小時。
這使得科學家可以收集活的珊瑚卵和精子,以便研究珊瑚生命周期中鮮為人知的部分。
大堡礁的有趣之處在于,整個大堡礁的珊瑚似乎每年一次都在同一時間產卵,但我們發現世界上其他熱帶珊瑚礁似乎都以同樣的方式產卵。另一方面我們也發現了夜間產卵的深水珊瑚物種。
珊瑚在我們家里的海缸中產卵很罕見,但確實偶爾會發生,這些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珊瑚的繁殖行為。
以上僅僅是簡單地聊了一下珊瑚活動的幾種不同方式中的一小部分,我相信如果是一篇全面的綜述很容易就能寫滿一本書了。海精靈希望是通過這些可以鼓勵你去發現玩海水更深入,更有趣的東西。
陳書華